第7章 灵隐禅音(2/2)
我心中微震。来自现代的灵魂与这古代躯壳的格格不入,对已知命运的惶恐,对眼前温情的不舍……种种情绪交织,岂止是困惑二字可以概括。
“大师,”我斟酌着词句,望着亭外被泉水浸润得碧绿的青苔,“人若知晓前路坎坷,甚至……结局已然注定,是该奋力抗争,还是……顺其自然?”
老僧的目光也投向那一片青苔,良久,才道:“佛法讲因果,前世因,今生果。然,因果并非铁板一块。一念之间,可种善因;一步之行,可改微末。执着于已知的‘结局’,如同只盯着远方的山峰,却错过了脚下的路,路边的花,耳畔的风声、泉声。”
他顿了顿,又道:“你看这冷泉之水,日夜奔流,看似一去不返,实则滋养山林,汇入江河,蒸腾为云,降落为雨,何曾真正消逝?形态变幻而已。众生亦然,一期生命,不过是一段旅程。重要的,并非终点的模样,而是旅途中的见闻、感受与领悟。”
他的话,如同暮鼓晨钟,敲在我心头。我执着于苏小小的“结局”,却险些忘了,林晓成为苏小小,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一段独一无二的旅程。结局是墓碑,但过程,是活生生的、充满未知的每一天。
“可是……若路途注定短暂,所见风景,所遇之人,最终都会失去,这一切,又有何意义?”我想起了贾姨,心头泛起酸楚。
老僧的脸上露出更深的慈悲:“正因为短暂,才更显珍贵。如同这春日山花,朝开暮落,但其绽放时的美丽,沁人的芬芳,曾予人片刻欢愉,这本身,就是意义。执着于‘拥有’,便是痛苦的根源。体会‘经过’,方能得自在。”
他拾起地上一片被风吹落的嫩叶,叶脉清晰,颜色鲜翠。“叶落归根,是它的归宿。但在枝头迎风舒展,承接雨露阳光时,它真切地活过。施主,你此刻,不正是在‘枝头’么?”
我怔怔地看着那片树叶,心中翻腾的迷雾,似乎被这清泉般的智慧冲开了一道缝隙。是啊,我现在就是苏小小,呼吸着千年前的空气,看着贾姨为我忙碌,听着陈老先生讲书,跟着顾嬷嬷学步,伴着云娘子的琵琶声……这一切,难道不比那个已知的“结局”更为真实吗?
“多谢大师点拨。”我起身,郑重地行了一礼。
老僧合十还礼,笑容平和:“施主慧根深种,何须老僧多言。随心而行,珍惜当下便是。”
这时,贾姨寻了过来,见到老僧,也连忙行礼问好,称其为“慧觉师父”。看来这位老僧在寺中颇受尊敬。
离开灵隐寺,坐回马车上,我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山水田舍,心境已与来时不同。暮色开始四合,远山如黛,近水含烟。
慧觉师父的话在我心中回荡。结局早已写在史书上,但我成为苏小小的这段“经过”,却是史书未曾记录的。我可以选择沉浸在对于悲剧结局的恐惧里,也可以选择,好好地、真切地活过苏小小生命中的每一天。
马车摇晃,如同命运的摇篮。我闭上眼睛,感受着这暮春傍晚的风,带着湖水的微腥和野花的淡香,拂过面颊。
顺其自然,并非消极认命,而是接纳当下,全心投入。
那么,就从珍惜眼前人,感受眼前景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