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我在八零搞事业 > 第42章 扩大生产

第42章 扩大生产(1/2)

目录

展销会带来的兴奋劲儿,像夏天午后的雷阵雨,来得猛,去得也快。两块多钱的收入,实实在在揣进了贴身的衣兜,但回到炊烟袅袅的新房,面对依旧空荡的四壁和明日田里的活计,那份激动便渐渐沉淀下来,化成了更具体、也更沉重的思量。

“东西还是太少了。”晚上,就着油灯昏黄的光,苏宁把卖剩的几件样品和那些皱巴巴的毛票分币摊在炕桌上,一边清点,一边对正在门口磨锄头的陆信说,“样式也得再多些。光靠我一个人编,忙死也供不上。”

陆信磨锄头的动作没停,砂石摩擦发出规律的沙沙声。他头也没抬,只“嗯”了一声,表示在听。

“我想着,”苏宁继续道,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跟他商量,“能不能请个人帮忙?也不用全天的,就农闲时候,帮着处理处理材料,或者编点简单的边角。工钱按件算,或者一天管两顿饭给点粮食……”

这是个大着胆子的想法。请人,就意味着要支出,要管理,不再是关起门来自己捣鼓的小打小闹了。

陆信磨锄头的动作慢了下来。他抬起眼皮,看了苏宁一眼,油灯的光在他深邃的眼底跳跃:“你想请谁?”

“张嫂子……或者她家闺女秀儿?手脚都麻利,人也本分。”苏宁早就想过人选。张嫂子男人是队里会计,家境相对好些,不至于眼皮子浅为点小利闹出事,秀儿那姑娘也老实肯干。

陆信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权衡。砂石声又响了起来,比刚才更急促些。“张嫂子家……行。你先去问问,看人家愿不愿意。工钱……一天先按一毛五,管晌午饭,你看咋样?”

一毛五,在这个一个壮劳力一天挣不到三毛工分的年代,算是公道价,尤其还管一顿饭。苏宁心里有了底,点点头:“好,我明天抽空去问问。”

事情有了眉目,心里却并不轻松。请人意味着责任,也意味着他们的“小生意”暴露在更多人眼前,是福是祸,难说。

接下来的几天,生活仿佛又被拉回了原来的轨道。春播扫尾,秧田管理,样样耽误不得。陆信依旧是天不亮就下地,一身汗水一身泥地回来。苏宁除了下地,所有零碎时间都扑在了草编上,手指被竹篾划了好几道口子,也顾不上疼。展销会的成功像一剂强心针,让她看到了这条路能走通,也逼着她必须走得更快、更稳。

她抽空去了趟张嫂子家。张嫂子正在院里纳鞋底,听明白苏宁的来意,有些惊讶,又有些犹豫。倒是旁边帮着绕线的秀儿,眼睛亮了一下。

“这事儿……我得跟你张哥商量商量。”张嫂子没一口回绝,但也没立刻答应,“现在地里活正忙,秀儿也得挣工分。等忙过这阵儿,再说?”

苏宁知道这是托词,但也能理解。毕竟给个体户帮忙,说出去不算什么光彩事,工钱也不稳定。她没强求,客气了几句便回来了。

跟陆信一说,陆信脸上没什么意外表情,只道:“正常。再看看吧。”

请工的事暂时搁浅,扩大生产的想法却像野草,在苏宁心里疯长。她开始更疯狂地压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晚上油灯点的时辰越来越长,有次甚至熬到后半夜,被起夜的陆信发现,硬是把灯吹了,塞回被窝里。

“钱慢慢挣,命要紧。”他声音带着睡意,却不容置疑。

苏宁在黑暗里睁着眼,听着身边人平稳的呼吸,心里那点焦躁才慢慢平复下来。是啊,路要一步一步走。

转机出现在几天后。苏宁去公社供销社交货,顺口跟李干事提了句想扩大生产但找不到可靠帮手的事。李干事推了推眼镜,想了想说:“你要信得过,我倒知道个人。是我们供销社一个退休老会计的闺女,叫春苗,手脚特别巧,以前在县里服装厂做过临时工,后来厂子效益不好回来了。人挺老实,就是命不好,男人前年修水库没了,带着个五六岁的娃,日子紧巴。你要是需要,我可以帮你问问。”

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帮手!有手艺,知根底,又是寡母带娃需要钱!苏宁喜出望外,连忙谢过李干事。

回去跟陆信一说,陆信沉吟了一下:“寡妇门前是非多。你想清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