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我在八零搞事业 > 第41章 摆摊

第41章 摆摊(1/2)

目录

六月初八,天刚蒙蒙亮,新房的烟囱就冒起了炊烟。苏宁把昨晚就发好的二合面蒸成馒头,又炒了一碗金黄的鸡蛋,切了碟咸菜。这顿饭吃得比往常早,也格外安静,两人心里都揣着事——今天,是去公社展销会的日子。

陆信检查了好几遍那辆借来的、除了铃不响哪儿都响的旧自行车,给车胎打了足气。苏宁则把连夜整理好的草编品仔细装进两个大竹筐里,用干净的包袱皮盖好。野餐篮、菜篮子、粉笔盒、装饰挂件、彩色小动物……林林总总,塞得满满当当。每拿起一件,她都下意识地摩挲一下,像是给即将上战场的士兵整理戎装。

太阳跳出地平线时,两人出发了。陆信骑着车,苏宁侧坐在后座,怀里紧紧抱着一个竹筐,另一个筐绑在车后架上。土路颠簸,自行车发出各种抗议的声响,但两人都顾不上这些。晨风带着露水的清新吹在脸上,路两旁的玉米地绿得晃眼,苏宁的心也跟着车子一起,忽上忽下,既紧张又期盼。

公社比往常热闹十倍不止!土路两边拉起了红色的横幅,写着“搞活经济,勤劳致富”之类的标语。空地上支起了密密麻麻的简易摊位,卖啥的都有:自家种的蔬菜瓜果、编的箩筐簸箕、做的扫帚炊帚、甚至还有卖小鸡小鸭、兔子崽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熟人见面打招呼声,混成一片嗡嗡的声浪,空气里弥漫着各种农产品和汗水的味道。

苏宁和陆信找到分配给他们的一个小摊位,把竹筐卸下来。旁边是个卖土布的老太太,对面是个吆喝着“祖传秘方膏药”的赤脚医生。他们的摊位毫不起眼,但当苏宁把那些色彩鲜艳、样式新颖的草编品一件件摆出来时,立刻吸引了不少目光。

“哟,这篮子编得巧!还带个盖儿!”

“这小蛤蟆编得真像!给孩子玩正好!”

“这玩意儿咋卖?”

围观的人七嘴八舌,问价的居多,真掏钱的却少。这年头,大家手头都紧,买东西首先讲究个实用。苏宁心里打鼓,面上却努力保持着镇定,一一回答着问题,报着早就想好的价钱:实用的筐篮一毛五到三毛,精巧的小玩意儿五分到一毛。

陆信没怎么说话,只是站在她身后半步远的地方,像一堵沉默的墙,警惕地扫视着周围,偶尔帮腔一句:“结实,耐用。”

开张比预想的难。眼看日头升高,摊位上还没进账几分钱,苏宁鼻尖沁出了汗。旁边卖土布的老太太已经成交了好几笔,对面卖膏药的更是唾沫横飞。

正当苏宁有些气馁时,一个穿着蓝色干部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停在了摊位前,拿起那个带提梁的野餐篮仔细端详。是供销社的李干事!

“苏同志,你也来摆摊了?”李干事笑着打招呼,又对旁边的陆信点了点头,“陆信同志也来了。”

“李干事!”苏宁像是见到了救星,连忙应道,“我们来试试。”

“东西不错,比交到供销社的样品还好。”李干事掂量着篮子,声音不大,但周围几个看热闹的人都听见了,“这个篮子,给我包起来。还有那个装粉笔的盒子,也来两个,公社小学正好缺。”

说着,他爽快地掏出了钱。

第一笔“大”生意!足足六毛钱!苏宁强压着激动,手脚麻利地把东西包好。李干事拿着东西,又鼓励了两句:“好好干!政策支持,就有奔头!”这才走了。

李干事这一买,像给摊位开了光。周围观望的人顿时觉得这东西“靠谱”,连供销社的干部都买账!问价的人多了起来,也开始有人掏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