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刘邦穿三国?朕让大汉再次伟大 > 第121章 调兵

第121章 调兵(1/2)

目录

兖州之围暂解,中牟大营内一派繁忙却有序的景象,士卒们修缮兵甲,清点缴获,医护伤兵,空气中弥漫着硝烟渐散后的疲惫与一丝胜利的松弛。

曹操处理完紧急军务,终于得以片刻喘息,但心中一事却萦绕不去。

他唤来亲信侍从,取出一早便命人精心准备的一领锦袍。此袍乃用西川进贡的上等蜀锦缝制,色泽鲜亮,纹路精美,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看便知价值不菲。

曹操手持锦袍,沉吟片刻,还是决定亲自前往关羽的营帐。

关羽此刻正在帐外擦拭他那柄青龙偃月刀,刀刃上似乎还残留着斩杀颜良、文丑时的凛冽寒光。

见曹操亲自到来,他放下手中布帛,拱手为礼:“见过曹兖州。”

曹操笑容和煦,将手中锦袍递上,语气真诚地说道:“云长啊,此番连斩河北名将,解我兖州倒悬之危,操感激不尽!”

“陛下与前将军处,自有朝廷封赏。操见云长征战辛苦,袍甲多有磨损,特寻得此领西川锦袍,虽非罕物,也算一番心意,聊表谢忱,还望云长切勿推辞。”

关羽目光落在那华美的锦袍上,确实精致非常。

然而,他并未立即接过,而是轻轻抚了抚自己身上那件已洗得发白、边缘甚至有些破损的旧绿战袍,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情与坚定。

他再次拱手,声音沉稳而清晰:“曹兖州厚意,关某心领。然此身旧袍,乃是我兄前将军刘玄德,昔日于微末之时所赠。”

“关某穿着它,历经大小数十战,虽旧,却不敢或忘兄长知遇之恩、兄弟结义之情。穿衣如做人,岂敢因华美而弃旧义?兖州美意,关某实在愧不敢受。”

曹操闻言,脸上期待的笑容微微一僵,眼底闪过一丝极深的失望,但旋即被他用更爽朗的笑声掩盖过去:

“哈哈,云长真乃义薄云天之大丈夫!是操考虑不周了,竟忘了这一层。玄德公与云长之情谊,确非俗物可比,佩服,佩服!”

他话锋一转,似是不经意地又道:“既然如此,此袍云长不穿,放着也是可惜。不若就转赠予弟妹,也算操对功臣家眷的一点心意,这回云长可不能再推辞了!”

话语间带着几分不容拒绝的亲切。

关羽见曹操如此说,若再坚拒,反倒显得不近人情,略一沉吟,便躬身接过锦袍:“如此……关某代内子,谢过曹兖州厚赠。”

曹操脸上笑容依旧,又寒暄几句,叮嘱关羽好生休养,便转身离去。

走出关羽营帐不远,曹操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脚步也放缓下来。

他独自踱步至校场一角,望着远处操练的士卒,目光变得幽深复杂,最终化为一声几不可闻的长叹,带着浓浓的惋惜与一丝不甘,喃喃自语:

“唉……又是刘玄德!云长这般忠勇无双、义重如山的虎将,若能早相识于微时,若能先得此良将何愁大事不成?真乃……时也,命也!”

他摇了摇头,将那份求而不得的怅惘深深埋入心底,重新挺直了腰背,目光恢复了作为一方诸侯的锐利与冷静,大步向中军帐走去。

眼下,还有更多紧要的军国大事,等待他这位兖州牧去决断,陛下交给他对付袁绍,他必须得有个足够的答复。

而关羽,手捧那领华美的锦袍回到帐中,只是将其妥善收起,并未多看。

对他而言,金银珠玉、锦绣华服,终究不及身上那件旧袍所承载的誓言与情义来得厚重。

他继续擦拭着手中的青龙偃月刀,心中所念,仍是远在淮南前线的兄长刘备,以及朝廷扫平逆贼、匡扶汉室的大业。

……

邺城,大将军府,袁绍已自领大将军,正准备另立原幽州牧之子刘和为帝,结果就出了颜良文丑殒命的消息。

正堂之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袁绍高踞主位,面色铁青,手中紧紧攥着那份来自白马前线的紧急军报。

颜良、文丑双双阵亡,数万先锋精锐或溃或降,延津、白马得而复失……这一连串的噩耗,如同重锤般狠狠砸在他的心头!

“废物!一群废物!”袁绍猛地将绢帛狠狠摔在地上,胸膛剧烈起伏,怒吼声震得梁上灰尘簌簌而下,“颜良!文丑!枉称河北名将!竟如此不堪一击!还有那曹操!还有那不知从哪冒出来的关羽!安敢如此折辱于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