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威震华夏(1/2)
中牟大营内,曹操正与几位谋士及留守将领议事,眉宇间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焦虑。
尽管朝廷有作战方略,但此举毕竟是行险,且完全出于朝廷的远距离规划和关羽的大胆决断。
他内心深处不免担忧,万一关羽这员将领有失,自己身为东道主和协同作战的方面大员,该如何向陛下和前将军刘备交代?
正当他思虑万千之际,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于禁大步走入,面带振奋之色,拱手禀报:
“明公!诸位将军得胜归来!关校尉、张镇南、张将军已率军回营,不仅阵斩颜良,更趁势一举夺回了延津渡口,河北军已然溃退!”
曹操闻言,心中巨石落地,豁然起身,喜形于色:“好!好!快请诸位功臣入帐!”
片刻,帐帘掀开,数人鱼贯而入。曹操的目光第一时间便被其中一人牢牢吸引——
但见此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正是荡寇校尉关羽关云长!
其人身姿雄壮,气度沉静中隐含凛然之威,令人心折。
曹操连忙迎上前,笑容满面,言辞恳切:
“诸位将军辛苦了!尤其是关校尉,勇冠三军,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真乃天神下凡!操钦佩之至!快请入座!”
他亲自引关羽坐在张绣之下、张辽之上的尊位,言语间极为客气亲近。
当晚,曹操于中牟大营设下盛宴,为关羽、张绣、张辽等将庆功。
席间,曹操多次向关羽敬酒,极尽赞誉。关羽却始终保持着谦逊,抚髯道:
“曹兖州过誉了。关某此番微功,全赖陛下天威浩荡,前将军调度有方,三军将士用命,更有张镇南、文远将军并力合击,云长不过适逢其会,听命行事而已,岂敢独居其功?”
其言谈举止,更显大将之风。
曹营众将如曹仁、夏侯渊等,见其如此武勇而又谦逊,大多心生钦服。
唯有曹洪,因颜良之战中未立大功,见关羽备受礼遇,心中暗自有些不忿,却也不好表露。
次日清晨,驿马飞驰传来紧急军报。
河北大将文丑,闻知结义兄弟颜良被杀,勃然大怒,亲提数万精锐,猛攻白马渡口!守将于禁部将奋力抵抗,终因兵力悬殊,渡口失守!文丑大军正乘胜追击,向曹军设在白马津以南的主力大营扑来!
军情如火!
曹操立刻点齐兵马,留曹仁、夏侯渊守延津,自率曹洪、关羽、张绣、张辽、乐进等将,尽起精锐,火速驰援白马。
大军疾行至白马以南约二十里处,正遇上文丑的先锋部队。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文丑得知对面军中有斩杀颜良的关羽,更是怒发冲冠,不等全军列阵完毕,便挥军猛攻过来!
文丑武艺不在颜良之下,此刻含愤出击,更是势如疯虎,勇不可当!
曹操急令于禁、乐进二将率部迎战。于禁治军严谨,乐进骁勇善战,二人皆是沙场宿将,指挥士卒结阵死战。
然而,文丑军挟新胜之威,士气正盛,加之文丑本人身先士卒,冲杀在前,所向披靡!
于禁、乐进虽奋力抵挡,但阵线仍被冲击得摇摇欲坠,渐渐落于下风。
曹操在后方高坡上观战,见形势不利,眉头紧锁。他看向身旁的关羽,沉声道:
“文丑骁勇,锐气正盛,于、乐二将军恐难久持。关校尉,你看……”
关羽丹凤微眯,手抚长髯,冷静地观察着战场形势,缓缓道:“吾观之,乃插标卖首之徒也。”
曹操闻言,眼中精光一闪,点头道:“云长可愿斩此獠立功?”
关羽微微颔首,丹凤眼中锐芒乍现:“固所愿也,不敢请耳!”说罢,便欲催动黄骠马。
曹操立刻传令诸将:“诸军听令!稍作退却,诱敌深入,为关校尉创造战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