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帮倒忙的嘉靖(1/2)
正德五年的朝贡,因宋素卿这个“意外因素”的干扰,导致明廷没能及时收回“弘治勘合”。
直接造就了,在嘉靖二年的新一轮朝贡贸易到来时。
倭国大名中,同时存在两份明廷颁发的合法勘合。
“正德勘合”在大内氏,“弘治勘合”则在细川氏。
十年过去,大内氏愈发强盛。
从二十年前的“小老弟”,进化为大哥大的大内氏。或许是对正德年间,被细川氏摆了一道的愤恨,也或许是绝对的实力碾压。
总之,在嘉靖二年时,大内氏直接撇开了细川氏。以宗设谦道为正使,独自组织了三艘贡船,持“正德勘合”赴明。
而在细川氏那边,曾经让大内氏占多数,它都受不了。这回大内氏直接撇开自己,想要独吞朝贡之利,细川氏如何能忍?
于是乎,其连忙又组织了另一支使团,以鸾冈瑞佐和宋素卿为使者,持“弘治勘合”,匆忙赴明。
再然后,宁波市舶司的官员傻眼了。
两个使团,两个勘合,非要较真的说,这两份勘合,还特么都是真的!
这种情况,历史上从来没出现过。
毕竟,之前弘治八年时,那个使团虽然也拿了两份不同朝代的勘合,但毕竟人家是一个使团。只要勘合是真的,放他们进来也就是了。
而眼下,使团却有两个...
这时,宋素卿或许是在正德五年时,通过贿赂太监尝到了甜头。于是故技重施,再次以重金贿赂提督市舶太监赖恩,并在赖恩的帮助下,到真让其率领的细川氏使团,得以入城。
这一下,可给大内氏使团气得不轻。
明明他们才是合法的使团,凭什么让细川氏这帮狗娘养的鸠占鹊巢?!
前有被夺入京资格的旧仇,现有被抢占朝贡之利的新恨。
这种愤懑的情绪,在宁波招待使团的宴席上,因座位排序问题,被彻底引爆。
当发现自家这个正规使团的座位,被排在细川氏使团之后时。宗设谦道那是退一步越想越气,干脆直接带人,袭击细川氏使团驻地,就此,引发争贡之役。
时至如今,细川氏正使,倭人鸾冈瑞佐当场被杀;仓皇出逃的宋素卿也被明廷逮捕。
宗设谦道虽逃回了日本,但其使团成员,却多半被洋流吹到了朝鲜,如今也已被朝鲜缉拿,并扭送明廷。
事实的真相,早已还原。
非要追究责任的话,破坏程序规范的宋素卿,固然难逃一死。
但这最主要的责任,不应该在那些受贿以乱制的人身上吗?
一场本应该是“拨乱反正”的规则修补,诏令今后必须及时收回勘合就完了的事情,愣是被朝中君臣玩成了政治斗争。
随着宋素卿服诛,一同传来宁波的,还有一道诏令:“敕谕提督市舶太监兼提督海道,遇警得调官军...”
...
...
“哎哟,我的李大人诶。您老赶紧想想辙啊,这...这事咱家也没做过,朝中夏给事中那些群人,闹得也凶。”
“陛下给了咱家这提督海道之权,若是不能肃清海道,以绩堵嘴。那这事...这事...”
李府,花厅内。
一绯色袍服的太监,坐在一青袍文官的下首。
此千年难见之景,正在上演。
突如其来的变动,直接打乱了李斌的布局谋划。
市舶司一事,早在嘉靖二年时,李斌就听到了风声。但那会,奏请关停市舶司的声量还算可控。
主要就是闽、浙之地的地方官员上奏。
嘉靖不想同意,直接留中不发,暂时搁置。等到闽、浙之地的官员一、两个月后发现朝中没有回音,知道嘉靖在玩留中不发的把戏,再度上疏...
一来一回,几个月时间随随便便就拖过去了。
那地方官员就是不满嘉靖的做派,想和嘉靖“打嘴仗”,这时间成本他们也耗不起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