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帮倒忙的嘉靖(2/2)
可现在呢?
随着宋素卿的罪责审明,市舶司的事,再度被摆上了明面。
也不知道嘉靖到底是哪根神经没搭对,居然借着海防有隐患的名义,给市舶司中官加权。
这一下,可算是捅了马蜂窝。
一贯以反对阉宦为政治正确的外朝官,岂能容忍皇帝再次将触手伸进江南?
以给事中夏言为首的一大票京官,纷纷叫嚷:市舶司就是祸乱之源。
与其增加市舶司太监的权柄,不如干脆关罢。如此,才是一劳永逸的真办法。
与地方官不同,这群人就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沟通成本趋近于零不说;嘉靖的这一步动作,也引得很多原本对江南之事并不感冒的大员,纷纷下场。
原因无他:今日皇帝给市舶太监加权,还特么是加兵权,我不说话。那日后,皇帝给什么矿监加权时,又有谁会为我发声?!
直接将“个人矛盾”升级成“群体矛盾”了属于是。
“莫急莫急,让我好好想想。”
李斌抬起手,敷衍地摆了摆后,便痛苦地揉起了自己的脑仁。
再一次!再一次!
李斌想骂人...
这嘉靖,好好当你的躺赢狗不好吗?非要给自己加戏,纯特么帮倒忙!
眼瞅着书院将立、王琼即将抵达宁波...
江南的局面刚刚打开,自己的脚跟也才刚要站稳之际。
嘉靖这一道诏令下来,顿时又吸引了无数眼睛,聚焦在李斌,还有身边这位刘公公身上。
李斌猜想,嘉靖本意或许是好的。
不说是为了帮助自己,在江南拿到兵权吧。毕竟,太监才是他皇帝的自己人。
需要自己做事时,授意太监配合自己,自己就有兵权;想收拾自己了,只要那太监不配合,自己便仍是那孤家寡人一个。
可以说,既给自己行事的便利,又确保风险可控。
从政治风控的角度来说,嘉靖此番做法没问题。
实际上,这兼领提督海道的兵权一给,也确实给了自己更大的操作空间。
但时机,时机啊!
且不说国内了,倭国那边啥情况,李斌还是了解些的。
如今才是嘉靖初期,日本的“战国时代”还未开启。或者说,这细川氏和大内氏,因争贡而起的矛盾激化,是催生日本战乱的引子。
但催生归催生,它成熟,需要时间啊!
在这还没有倭寇大规模入侵的时代,自己上哪去找“功绩”?!
人奏罢市舶司的理由,现成的“争贡之役”摆在这。因市舶司而起的争贡之役,死了一个指挥、一个千户。
可发挥的由头简直不要太多...
而想要证明,市舶司引起的祸乱,提督海道可以镇住。
那你总得拿出一份,能和争贡之役造成的损失相差不大的成绩出来证明吧?比如也砍死几个日本的大名什么的?
结果呢?
清军清军没来得及清、练兵那就更是不谈。
最要命的是,此时的东海上,压根就没有足够分量的大倭。
一边赶着要成绩证明皇帝的决策英明神武,不容质疑;另一边,却没倭寇来送人头...
你这不尬住了吗?
偏偏,这事李斌还不能不管,这刘公公也不能不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