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宋神宗的新宋 > 第129章 熙宁二年上元节下

第129章 熙宁二年上元节下(1/2)

目录

今天,赵顼亲临,就是要看一看,这套“笨办法”,究竟有无成效。

场地中央,摆放着三堆用油纸包裹、标识着“甲”、“乙”、“丙”字样的火药包,旁边是同样制式的“霹雳火球”外壳。

火药作提举官跪奏:“陛下,此三批火药,均按新法记录。

甲号,用晋地硝,配比七五二(硝七、硫五、炭二);乙号,用川地硝,配比七五三;丙号,用晋地硝,配比同乙号。均已严格记录物料来源、加工时辰。”

“开始。”赵顼的声音平静无波。

命令下达。三名精选的军士,同时将火把凑近引线。

“嗤——”

引线燃烧,白烟冒起。

紧接着——

“轰!!!”“轰!!”“轰!!!”

三声几乎同时响起,却又清晰可辨的巨响,猛然炸裂!声音的洪亮程度和持续时间,有着明显的差异!爆炸激起的尘土高度和范围,也肉眼可见地区分开来!

尤其是“乙”号火药,其爆炸声格外猛烈清脆,尘土飞扬,远超另外两批。连赵顼身旁的吕公弼,都下意识地微微后退了半步,眼中闪过震惊之色。

硝烟散去,现场一片死寂。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皇帝。

赵顼缓缓站起身,走到场边,仔细看了看三个爆炸坑的深浅和散落物的痕迹。然后,他转头,目光锐利地看向火药作提举官和军器监少监:

“数据,记下了吗?”

“回……回陛下,均已详实记录在案!”提举官声音发颤,是激动,也是恐惧。

“好。”赵顼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极淡却意味深长的笑容,“以往尔等争论不休,都说自家秘方好。今日,数据自会说话。是乙号,胜出。”

他环视在场所有官员和工匠首领,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自即日起,火药配制,不惟祖训,不徇私秘。一切,以这般对照试验的数据为准!”

“将乙号火药之物料来源、制备工艺、详细配比,列为‘标准式样’,抄录存档,各作依样仿制,并继续试验,寻求更优之解!”

“此法,不仅用于火药,军器监所属各作,弓弩、甲胄、攻城器械,皆可仿效!朕要的,是可知、可控、可精进之利器,而非撞大运之产物!”

赵顼离开时,火药作上下跪送,但气氛已然不同。工匠们看皇帝的眼神,充满了敬畏与一种新的希望。

皇帝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他们:功劳和认可,不再依赖于口耳相传的、玄而又秘的“祖传手艺”,而是可以通过一套公正、透明的“数据比较”来获得。

这极大地激发了工匠们通过改进工艺、优化配比来竞争的动力。

回宫的路上,赵顼心中了然。他无法点开科技树,但他成功地为北宋的军工体系,植入了一种名为“数据驱动”和“实验验证”的基因。

这簇星星之火,或许无法立刻带来跨越时代的火药武器,但它确确实实地将火药技术的发展,从模糊的经验主义,推向了一条基于实证、可以积累和迭代的科学轨道。

这看似微小的一步,在熙宁二年的这个冬天,其意义,或许不亚于一场局部的军事胜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