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再提高薪之事!为百官考虑啊,老朱!(1/2)
而这之后于正就退下了,朱棣那边藩王的眼神非常难看,他们甚至不由的有些愤然。
不过叶言并不在乎,虽然此路数对藩王很不公平,但是先苦后甜的道理,其实朱棣和朱?也是经过这封建王朝精英培训的,他们自然也清楚,只是更知道这苦是避免不了吃了。
分身于正几步就退了回去,至此这早朝若是无意外,那也就退朝了。
不过呢,叶言内心觉得宗室问题算是改变,可是最初高薪的事,那可还没完呢。
朱元璋这边还兴高采烈,看着李魁都缩回去,感觉自己也是很有成就感……
嗯,估计是被怼怕了。
他或许也终于明白,那前朝唐太宗面对魏征到底是何等感觉,那是心里恨不得马上宰杀对方,但是脑袋里的素养却告诉自己,人家是真正的忠臣,人家是真正在帮你治国的能臣。
“今日此事既然已定,那么就此退朝也就……”
朱元璋话都没讲完,熟悉的一幕出现了。
“陛下,臣有本奏!”
这声音对洪武时期的官吏来讲很熟悉啊,不是李魁,不是叶言,更不是郝建和于正。
但!
百官头皮都是一麻,齐刷刷扭头,目光越过刚刚退下的于正,落在文官队列中段,代表三品官吏的行内,出声者的竟是王彦!
这位宁可九族尽死,同时也不惧任何危险的极端思想官吏。
他最近掌握人册后是稳定很多,平日里也深得这皇帝的心儿,也是以实干著称的人物,此刻却骤然打断退朝?
莫非?
朱元璋一口气差点没上来,这王彦怎么突然搞这出?
而且他倒不是生气有人说话,朱元璋是诧异王彦多少天没表现过了,今日一出,恐怕不是简单事。
他马上坐回刚刚起立的龙椅,此刻转头盯着王彦,足足数秒才开口:“王卿……你又有何事?”
那语气里的疲惫和一种你出列,准没好事的恼火,几乎不加掩饰。
叶言都差点乐出来,不过这一次他必须要干下去。
只见王彦恍若未觉,只是在躬身后,起身严肃的注视对方:“陛下,宗室永额之制已定,确乃社稷之福。然臣斗胆,旧事重提,日前朝议,韩给事中血溅丹墀所谏‘高薪养廉’之源,陛下曾问钱从何来?”
刷!
朱元璋表情都白了,好啊好啊,王彦你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专挑难听的讲。
而且王彦还反问:“如今,陛下可或见一线曙光?”
朱元璋都沉默了,不过他觉得难听的不是高薪养廉之策,而是当初引出宗室问题时,他毫不犹豫弄死叶言韩给事中分身这事。
不过……
朱元璋微微点头,嘴里在数秒后才说:“确有曙光。”
此话一出,王彦也微微点头,目光扫过那些刚刚算计怎么处理宗室永额制度,脸上还莫名带着些许轻松之色准备出大殿去办公的户部、兵部官员们。
“既然陛下已经明白臣之深意,那么坦白讲,宗室用度,现若依新制,长远而言,所省几何?”
那些官吏都停下本该走出奉天殿的脚步,此刻一个个你看我,我看你,虽然没有言语,但所省那可太多了。
王彦看没人反驳,又笑道:“看来所省很多啊,那么根据臣的粗略匡算,即便算上首批永额支出,二十年,至多三十年,国库岁省之巨,恐不下百万石!此巨资,若截留部分,转用于……”
他话未说尽,但意思昭然若揭。
殿内刚刚缓和的气氛瞬间又绷紧了!
高薪养廉!
这四个字像幽灵一样又飘了回来……
不少官员眼神闪烁,心跳莫名快了半拍。
谁不想俸禄高些?但谁又敢轻易接这个话茬?
朱元璋此刻也清楚宗室问题一改,这钱确实省出来了,可他的顾虑也很清楚,他上次不改是因为没钱,但现在洪武四年地方反动势力太多,他的北伐也要钱粮维持。
说实话,高薪养廉的道理,上次叶言分身说的也很清楚,高薪未必养廉,但杀贪官则更加名正言顺了。
可这笔省下来的钱……
朱元璋可不想真的养肥他手下的官吏。
所以叶言此言所出确实有必要,他现在也懂朱元璋到底在想什么,但这件事不能不做啊。
而朱元璋的表情也显露了一些问题,有的官吏一看,马上就跳了出来。
仍是此前那位礼部的侍郎,他似乎打定主意要当保守派的喉舌,立刻出列高声道:“陛下!王提督此言差矣啊!宗室所省,乃为纾解国库倒悬之急,岂能转眼便挪作他用?”
“何况高薪养廉在臣看来,即使当初韩给事中所言也非虚,可依旧不过空谈!前元俸禄不可谓不厚,然贪墨少乎?人心之贪欲,又岂是俸禄所能填满?”
“虽然此策确实有道理,然则,也要考虑当前地方状况也!”
他说的振振有词,引得好几个守旧老臣暗暗点头。
朱元璋表情依旧没变,这帮守旧派在他眼里虽然过于守旧,但他现在不想改也是没办法的事,在他看来钱就是要花在大明各地政务的刀刃之上。
而此前反驳过叶言分身的宋濂,他肯定是赞同此言论的,而此刻他注视王彦的侧脸,那都不由摇了摇头。
这洪武时期真是能吏颇多,王彦这等性格激烈之辈,明明清楚圣上在想什么,可居然还要为那位死去的给事中说话,还要完成人家的遗愿?
但这能做到吗?!
朱元璋的不说话也代表了他不想现在就改的心思,也是又有人马上出来帮皇帝定调子。
一名都察院的老御史是颤巍巍的出了列,声音因为老迈而嘶哑,但却依旧有针对分身的锋锐之色:“陛下!王提督之言,看似有理,实则祸国之论!前元殷鉴不远,岂可重蹈覆辙?”
“彼时官俸正如这位侍郎所讲,不可谓不厚,然贪墨之风何曾稍减?纵然那位给事中所说也无错,然其若为正道杀吏,此高薪之策不用急也,用也啊。”
这话就很关键了,说白了这老东西就是挑朱元璋想听的说,什么改不改,他说的对不对,帮皇帝推迟就对了,另一位户部的侍郎也马上出来讲了更重要的内容。
“陛下!御史所说不假,王大人所言截留宗室所省之资,是为高薪并非有错,但万万不可!”
他直接转身面对王彦,开口也不是空话,就是他户部目前都在面临的实际问题。
“王提督,本官所言不可并非否认你之谏言,而是我大明此刻北征大军耗饷如山,各地水旱频仍待赈,河工待修,边墙待筑……处处皆是无底深渊!宗室所省,与其高薪,为何不能用于此等要害之处?此非用于民也!”
可以说现在的洪武四年,没能力的官吏都不敢出来讲话。
而能出来反驳叶言的,这帮人官职是越来越高,说话也越发不是空谈,人家讲的也是大明目前确实存在的实务困难。
也因为他此言,殿内一时议论纷纷,几乎也是一边倒地反对之声。
高薪养廉虽然对于所有官吏都是益处,但要知道朱元璋是个什么样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