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百谏成圣下,大明死谏官! > 第154章 群臣赞赏,补丁打完!

第154章 群臣赞赏,补丁打完!(2/2)

目录

此事嘛……

胡惟庸的目光又在于正身上停留片刻,眼神里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审度,随即转向朱元璋,语气平淡地补充道:“陛下,臣是认为于主事今日能献此良策,已经足见其才识卓绝,心系社稷。此等干才,若仅屈就于兵部一主事之位,恐……恐未尽其用。”

“臣斗胆!请陛下量才擢用,使其能为国效力,尽其所能。”

这一次胡惟庸可不是上次在科举改革中那般争夺利益而推荐,此刻他说的是轻描淡写,实际上也真就是随口一提。

还是那句话……

老胡啊,他就是洪武初期最了解朱元璋的人。

此前科举革新,他推了李魁一把,朱元璋事后未提,他胡惟庸也便绝口不再提,也仿佛从未发生过。

而至于此刻推举于正,也并非他真有多么爱才,更非指望于正感恩或陛下记他功劳。

这纯粹是顺势而为!

朱元璋明显欣赏此人,他便递个台阶,让陛下顺理成章地施恩,既全了圣意,也显得自己这个做臣子的公心为国,毫无私念。

至于于正是否真能上去,上去后是福是祸,与他胡惟庸何干?

老朱其实也不会在乎结果,他胡惟庸做的也只是顺着朱元璋不能说,是需要臣子说的意,他给表达出来。

这是其他官吏没有第一时间反应出来的。

而胡惟庸要的,也只是在陛下心中留下一个保持到他死都稳定的“识大体、无私心”的印象,这就足够了。

在洪武朝做官,尤其是做到他这个位置,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谨慎地顺着陛下的心思说话做事,才是长久之道。

回报?

那是陛下给的,不是臣子能要的。

叶言也在此时猜到了这点为官之道,虽然对他而言也不是什么不清楚的事,不过倒也有意思,比看历史电视剧爽多了,毕竟亲历者啊!

不过老胡的心思算白瞎了,他懂归懂,但未来他也没保持住本心,加上朱元璋是一个要彻底中央集权的猛兽,这胡惟庸再聪明,他也算不到朱元璋内心的想法居然是废除丞相制度。

可惜……

由此最后啊,朱元璋还真抬了分身于正一手,简单的给了一个顺手管理宗室额度的事。

另一点。

他听着群臣纷纷赞同,思索了片刻,最终就决断道:“好!如此安排之下,既然诸卿也皆以为此策更佳,那便如此定下!宗室永额,非就藩考成后不得轻授!未就藩者,用度皆由宫中定额支取,禁绝奢靡!”

“着宗人府、兵部、户部、礼部,即刻依此议,详定皇子历练、考核、永额拨付之细则!给朕把规矩立得清清楚楚,铁板钉钉!”

“至于樉儿……”

朱元璋还是不满的轻拍御案,此刻冷哼一声:“他所挥霍之银钱,记在账上!于正不得为他添补,他若是块朽木,咱看也就那样了。”

唉?

你别说。

朱元璋反应过来了?

不能给这秦王再加钱?

不过叶言推断,大概率是因为他刚操控李魁准备迈出一步详谈此事。

朱元璋一眼扫来才立刻反应过来,可不能给这胡闹的老二加钱啊,这李魁的嘴能把他气死。

因此这旨意一下,乾坤才终于定矣。

满朝文武,包括刚才出言反驳的官员,都心悦诚服地躬身:“陛下圣明!”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