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千年一吻 > 第1047章 余音绕梁

第1047章 余音绕梁(1/1)

目录

七日赐酺的喧嚣,如同潮水般退去,留下的是长安城街巷间残留的酒气与万民称颂的余音。金吾卫撤去了临时增设的哨卡,酒肆旗亭恢复了往日的营生,只是人们茶余饭后,依旧津津乐道于那七日的狂欢与天家的恩典。然而,在这片看似重归平静的表象之下,大明宫深处,权力的空气却沉淀得愈发粘稠。

紫宸殿在夜色中显得格外空旷寂寥。琉璃宫灯将昏黄的光线投在光洁的金砖地面上,映出李治独自徘徊的、略显佝偻的身影。白日的强撑与庆典的喧闹抽干了他最后一丝精力。他停在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幕,手中无意识地摩挲着一份关于“乾封”元年首次郊祀安排的奏疏。

成功了么?改元大典隆重圆满,万民欢呼,四海皆知。他李治的名字,已然与“乾封”这个象征着他巅峰功业的年号联系在一起。可为何,心中没有预期中的豪情万丈,反而被一种更深沉的疲惫与虚空所填满?那泰山之巅需要内侍搀扶的步履,那祭坛之上中气不足的祝文,以及……以及凤辇中那道始终从容、甚至在亚献时光芒夺目的身影,如同冰冷的针刺,在他最志得意满的时刻,提醒着他某种不堪回首的现实。

“乾封……乾封……”他低声咀嚼着这两个字,仿佛想从中汲取力量,却只觉得舌尖泛起一丝苦涩。这盛大的昭告,这竭尽全力的粉饰,终究掩盖不了龙椅上那具病体的孱弱,更阻挡不了权力如同沙漏般,不可逆转地流向那个与他并肩而立的身影。一种被时代洪流裹挟、却无力主导的悲凉,在这一刻,将他深深淹没。

与此相对的,是蓬莱殿烛火下的沉静。武媚并未沉浸在庆典成功的虚浮喜悦中。她屏退了左右,只留一两心腹宫女在一旁伺候笔墨。案头堆积的,是更为重要的各地奏报与官员考绩记录。

“赐酺已毕,人心稍安。然,‘乾封’新局,方启其端。”她放下朱笔,对侍立的女官淡然道,目光锐利如常,“陛下需静养,外朝诸事,我等更需尽心,不可使陛下劳神。”

她的话语,一如既往地冠冕堂皇,充满了对帝王的关切与辅政的尽责。但在这背后,是她对局势越发清晰的掌控。李治对政务的力不从心,朝臣们悄然转变的风向,都让她知道,“二圣”并尊已不再是名义上的口号,而是正在日常政务运作中一步步化为坚实的现实。“乾封”这个年号,于她而言,是一道完美的屏风,遮蔽了权力转移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非议与动荡,让她得以在“辅佐”的名义下,更为顺畅地织就属于自己的权力之网。

她或许会拿起一份关于门下省给事中人选的奏请,沉吟片刻,在其上勾勒出属意的名字;又或许,会仔细审阅一份来自边境的军报,思考着如何借此进一步安插亲信,将帝国的军事神经,也逐步纳入自己的感知与影响范围之内。她的每一个决策,都在不动声色地加深着“凤隐于乾元之后”这一既成事实。

历史的洪流奔腾向前,从不为个人的意志停留。麟德三年就此落幕,乾封元年正式开启。在后世的史官笔下,这或许只是帝王纪年中寻常的一次更迭。但唯有置身于那段时空漩涡中心的人,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这看似辉煌的改元,在其盛大的帷幕落下之后,回荡在帝国权力核心的,并非新时代昂扬的号角,而是一曲旧格局悄然崩解、新秩序潜滋暗长的复杂余音。

乾元之下,龙影困顿,凤翼已丰。这曲“余音”,注定将绕梁不绝,直至下一个更为剧烈的变奏轰然来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