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东去沧州(1/2)
辽使催促一日频过一日,李长安终于动了。
出行之日,官家赵顼给配了两千精锐做本阵,苏轼塞了五千厢军当随从,架势之大,比狄青南征也不差许多。
随着队伍走的,还有四百多家供应商。
这么多人,全靠自己生火做饭、洗衣补鞋、寻医问药,那还得配上一个巨型后勤团不可。
李长安觉得太麻烦,干脆直接招标,外包给了商人。
辽国特使随军,正是那个夜里私会李长安,要让他到南京府去做宰相的人。
如此长的队伍,先头前锋已经出去二十里了,队尾还没有动。
李长安,不急不躁,他安坐中军,有两千精锐保护,悠哉悠哉的听着侍女给他读欧阳修的大作《新唐书》。
不得不说,欧阳修的文才比司马光是要强上那么一点点的。
以他的听感,新唐书的句子,要比资治通鉴有韵律的多。
出门第一日,一共走了二十里,回头还能看见开封铁塔呢。
傍晚吃饭的时候,特使一副火燎腚的急样儿,请见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催促李长安加快行进速度。
“快不得!”李长安摇摇头。
“兵贵神速之理,李学士不懂么?你既然已知有人要截杀,却偏慢吞吞,岂不是让人好整以暇,守株待兔?”
李长安笑而不语,只是抓着羊排啃。
老子就是饵啊,虽然是块安全的饵,可我要是跑快了,那安不安全就不知道了。
第二日,多行了五里,依然早早安营下寨。
以这支部队骡马化的程度,好道儿好天气,一日六十里都没问题,可李长安就是不紧不慢,惹烦了好些人。
咱们可别误了工期啊,到时候搞坏宋辽邦交,那是要受责罚的。
你李长安倒是不怕了,可我们呢,谁替我们顶着?
第三日,又多行了五里。
只是一直不过河,让大家有些纳闷。你可是河北两路巡阅使,老呆在京畿路、京东路干什么?
今天,李长安遇到了一处黄河泛滥形成的湖泽。
“走,去钓鱼!”
藏了两天,苏辙终于在车厢里待够了,经李长安一诱惑,立马跳下车,换了马匹,跟着前去钓鱼。
“长安,你真觉得有人敢来截杀你的车驾?以禁军之强,非三五倍厢军不能阻挡。世家所拉拢的山匪草寇,我看十倍也动不了前锋营,咱们到底是等什么呢?”
“先钓鱼,钓鱼之乐,连姜太公都忍不了,你好好体会体会吧。”
开封,韩琦府邸。
“竖子到哪儿了?”
“八九十里,应该到宛亭或者济阴了。”
“还没过河?”
“并无过河之意!”
韩琦难受了,这竖子到底晃悠什么呢,河北巡阅使不去上任,搁京东路瞎转悠,也不怕被弹劾?
哦,那他倒是真不怕。
不对,这竖子一向诡计多端,难不成,他已经发现了我布置的人马?
不能啊,三衙秘密调兵,一路乔装南下,连个耗子都没让它走漏消息,怎么会让李长安得知呢?
“再探再报!”
“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