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崇祯:接下去该“四保复州,三下大(1/2)
崇祯四年的六月初,沈阳城里的暑气还没完全上来,汗宫里更是阴凉。
可宫里宫外,却热闹得跟开了锅似的。
锣鼓家伙敲得震天响,宫里的大宴摆了一桌又一桌。
黄台吉红光满面,端着金杯,看着底下那些个贝勒、大臣们。
“诸位!满饮此杯!贺我大金将士,全取锦州!”
底下顿时一片山呼海啸般的应和声。
“大汗洪福!八旗万胜!”
刚刚从锦州前线回来的多尔衮、阿济格等几个立在最前头,脸上笑着,心里却有点嘀咕。一座空城,也算全取?
黄台吉像是看穿了他们的心思,放下酒杯,走到那幅巨大的舆图前头。
“锦州!辽西走廊的门户!以前是崇祯小儿卡在咱们喉咙里的一根刺!现在呢?”
他手指重重点在锦州上,声音扬了起来。
“现在是咱大金钉死辽西明军的一颗钉子!一把大锁!”
他环视众人,眼神亮得吓人。
“崇祯为啥弃城?他怕了!他知道守不住!所以他收缩兵力,想玩一手东西呼应,骚扰咱的后路。”
“可他打错了算盘!”黄台吉猛地一拍地图,“他让出了锦州,就是把战场主动权,拱手让给了孤!”
“孤,不会给他机会翻盘!”
宴席散后,几个核心的贝勒和范文程、宁完我这些汉臣,被留了下来。
屋子里的气氛,顿时就变了。刚才的喧闹没了,只剩下凝重。
“好了,喜庆话说完,该说正事了。”黄台吉脸上没了笑,手指从锦州慢慢向南划,划过辽河,最后钉在了辽东半岛南端的那个尖上——旅顺。
“崇祯弃锦州,退守宁远、塔山,又占住小凌河谷地,摆明了是要用空间换时间,跟咱打持久战。他的底气在哪儿?”
他自问自答,声音沉静却带着杀意。
“就在这儿,旅顺!这是他伸进辽东肚子里的一只脚!有旅顺在,他的水师就能随时上来踹咱们一脚,毛文龙、黄得功那些疥癣之疾就除不尽!”
“所以,咱们下一步,不是西进去碰卢象升在宁远的硬钉子。”
他目光扫过多尔衮和阿济格。
“老十四,老十二,你们俩带着两白旗精锐,给朕钉在锦州、义州!卢象升不动,你们也别动。但他要是敢伸头,就给朕狠狠地打!还要不停地派兵去撩拨辽西那些山沟沟,做出大军仍在辽西的架势!”
“嗻!”多尔衮和阿济格利索地打了个千儿,心里却有点不是滋味。主攻的活儿,看来是没了。
黄台吉没理会他们那点心思,目光转向地图上的辽南。
“孤,要亲率两黄旗主力南下!直扑复州!”
他看向范文程:“告诉朝鲜那边,多派绿营兵来!朕要用他们打头阵!”
范文程明白这是要拿朝鲜兵当炮灰耗明军的实力啊,嘴上赶紧送上马屁:“大汗圣明,奴才马上拟旨!”
“孤的战略,就四个字:关门打狗!”黄台吉抱着胳膊,一脸得意,“西边,多尔衮给朕把门关死,锁住卢象升。东边,朕亲自去,把旅顺这扇后门给他彻底钉死!到时候,辽东就是咱家的铁桶江山!”
……
六月中旬。
崇祯在乾清宫暖阁里,对着蓟辽督师卢象升送来的几份军报,眉头拧着。
“辽西那边,多尔衮的两白旗有什么动静?”他问本兵王在晋。
王在晋躬身回道:“陛下,蹊跷就在这儿。锦州易手后,建奴并未向我宁远、塔山一线施压,只是频频派出小队人马,窜犯辽西各山口隘路,攻势虽烈,却似……似在牵制。”
他顿了顿,又道:“倒是辽南毛文龙最新急报,盖州、海州方向的建奴调动频繁,恐有大举南下的迹象。”
崇祯走到舆图前,目光在锦州和辽南之间来回移动。
忽然,他冷笑一声:“好,四保临江,三下江南”
王在晋听得一头雾水,愣在当场:“万岁爷,您说什么临江.江南这,这辽南战事,与江南何干啊?”
崇祯自知失言,那是几百年后的历史,他如何能懂?便笑了笑,摆手道:“朕是说,黄台吉这套声东击西的把戏,朕熟得很!他想关门打狗,朕便给他来个釜底抽薪!”
多学了四百年的历史就是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