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惊变(2/2)
自从中标拿到这个合资项目以后,厂里的情绪一直很高涨,全厂都在等着这个项目落在厂里那一天。
现在突然告诉他们,这个项目不给电子管厂了,对于厂里好不容易恢复起来的士气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而且,811工程已经不顺利了,现在合资项目也不能在电子管厂顺利落地,电子管厂的处境更加艰难了。
刚刚出现的两个希望转眼间就熄灭了,张克祥内心十分痛苦。
张克祥垂头丧气地在走廊里往外走,准备回厂。
马处长看到张克祥的样子,走了上去,叫住了张克祥。
“张厂长。”
看着张克祥一脸失落的神色,马处长皱着眉,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想来想去,还是安慰地说道:“张厂长,这个事你也不用太沮丧。项目不给你们,但是你们还有股份啊,到时候你们厂还是该分钱分钱,也不用替这个项目操心了,不也挺好的嘛。”
张克祥看着马处长,说道:“马处长,我不明白。我们以前是部属企业,项目你们不给我们,我们可以理解。我们现在都已经下放到你们北华了,项目还不给我们。我想不通。”
马处长是想说些什么的,可是想来想去,还是欲言又止,只是叹息一声,拍了拍张克祥的肩膀,便走开了。
张克祥走出了市政府大楼,当时已是深冬,虽然阳光明媚,但是空气中还是透着刺骨的寒冷。
他没有坐上车返回厂里,而是在市政府的院子里站了好久。
无奈和沮丧的情绪交织在他的内心,对于电子管厂未来的担忧让他更加痛苦。
他无奈地叹息一声,一团白烟从他口中喷出,转眼就烟消云散了。
马处长其实是想告诉张克祥原因的。但是这背后真正的原因,以他所处的位置,确实不应该说这些话,便只好沉默。
北华市政府真正的顾虑其实是担心电子管厂被部里再次收回去。
电子管厂三次下放北华,两次都被收了回去。没有人能保证这一次不会。如果这个项目落在了电子管厂,而电子管厂最终又被部里收了回去,那么这个好不容易到手的彩管项目就相当于飞了。北华真正不愿冒险的地方,其实在这里。
霍司长一开始就猜出了北华市背后的顾虑,他试图再为电子管厂争取一下。实事求是地说,这个项目落在电子管厂确实是很好的结果。不光项目可以得到妥善的处理,还可以省去大笔的场地费,又能帮助电子管厂摆脱困境。奈何北华政府不愿如此。
其实北华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因为几年后,部里真地打算把所有下放企业又都收回去。
张克祥回到厂里后,就通知了众人这个消息。
众人都不理解北华市委的这个决定,心中更加气愤市政府的突然变卦,但是他们也没有办法。
而这个合资项目对于电子管厂的打击并没有结束。
与柏上在关键岗位的谈判只谈了三轮就结束了。
最终,中方拿到了董事长和副总经理的位置。
合资企业的董事长将由北华市秦副市长亲自担任,而副总经理的位置则决定由张克祥担任。
副总经理的人选其实是中日双方共同决定的。
当柏上拿到了总经理的位置之后,就提议副总经理由中方的人员担任,并且要求只接受中方的谈判代表张克祥。
也许是长期接触下来柏上觉得张克祥会是一个不错的合作对象,如果换一个陌生人来双方又需要磨合,而且还不能保证合作顺利。
这个想法与北华市政府其实不谋而合。
副总经理需要一个懂技术的人来担任,张克祥自然再适合不过了。
这个结果倒是没有很让张克祥吃惊。
既然是双方合资企业,电子管厂是中方的主要参与单位,没理由不出人在合资企业任职的。
原本张克祥是准备让张卫东去的,最初并没有考虑副总经理这个位置,而是希望为他争取到副技术总监这个位置。
但是没有想到张卫东半道会被部里调走。而李思学作为总工,厂里是离不开他的。唯一合适的人选,其实只有他了。
1985年只剩下了几天,张克祥把张卫东叫到了办公室。
看着坐在办公桌后,神色阴郁一言不发的张克祥,张卫东知道有事。
“咋啦?”
“市里面,打算从咱厂抽调一部分技术人员去合资厂。”
“哦……要抽调多少?”
“初步估计,一百多人吧。”
“一百多人?!支援三线呢这是。”
“别这么说,毕竟是咱们跟人家合资,肯定要出人的。”
“行吧……人你选好了吗?”
“还没有,我打算跟各个车间主任都商量一下看看,毕竟是与日方合资,还是要考虑咱们人的感受的。”
“项目不给咱,现在还要抽调我们的技术人员,他们是算计的明明白白了。”
张克祥不吭声。
张卫东看向张克祥,发现张克祥还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还有别的事?”
张克祥想了想,似乎在考虑怎么开口。
“跟柏上的谈判,我们拿到了副总经理的位置。市里准备调我去合资企业当副总经理。”
张卫东瞬间睁大了双眼,一副吃惊的神色从他的脸上快速地掠过,但是很快他又恢复了平静。
他笑着说:“那不是挺好嘛,你本来就是技术出身,咱厂现在半死不活的,与其待在咱厂,去合资企业更能施展你的能力。”
张克祥没说话。
两人片刻的沉默之后,张克祥再次开口。
“厂里……”
“你放心。”
男人之间有些事是从来不需要多言的。
这场托付就这样在这五个字当中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