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惊变(1/2)
自从上次谈判双方吃过饭后,与柏上中断了四个月的谈判终于重启,并且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双方在继续拉扯了几轮之后,最终敲定。
中日双方各占50%的股权。
但是由于中方的股权分散,柏上还是第一大股东。
股权占比敲定了以后,双方之间就只剩下一个关键问题需要协商了,就是合资企业的关键岗位分配上。
关键岗位无非就是那几个,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和技术总监。这几个岗位要安排哪一方的人,就是双方要协商的地方。
技术总监的位置无疑是要用柏上的人,中方要争取的是剩下的几个位置。但是既然是合资企业,不可能全用中方的人,所以剩下的三个位置最多只能拿到两个。
十二月初的时候,市里再次召集谈判班子开会。
张克祥以为是商讨合资企业的关键岗位安排,但是结果却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市政府会议室内,谈判班子所有成员已经全都到了,陈市长因为上一个会议还没有结束,其他人都在等他。
目前的情况,中方至少必须拿到董事长或者总经理当中的一个位置。关键是这个位置由谁来担任,是由市政府直接出人还是由北华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代替北华市政府出人。
(我国当时还没有限制政府官员在企业中担任职务,政府官员是可以在公司中任职的。)
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打开,陈市长急匆匆地走进来。
众人见陈市长来到,赶紧起身。
“都坐吧。”陈市长摆摆手说道。
众人纷纷落座。
“今天召集大家来,还是为了合资项目的事情。现在各项合作细节都已经敲定,就剩下几个关键职务我们还要跟柏上继续谈判。把大家都叫来,就是研究一下我们后面怎么争取这几个关键职位,这是其一。其二呢……”
陈市长有意无意地看了张克祥一眼。
他继续说道:“与柏上合资的这个项目,市里决定不落在电子管厂了,要落在其他地方。”
众人闻言,纷纷脸色惊变。很明显,他们所有人事先都不知情。
其他几人纷纷偷瞄了一眼张克祥。
张克祥以为自己听错了,他愣怔地看着陈市长。
“陈市长,您刚才的意思是,这个项目不给我们了吗?”
“市里研究了一下,你们厂现在不适合接手这个项目,市里另有安排。”
张克祥情绪有些激动,他满脸委屈地站了起来:“我们不适合还有谁能适合呢?而且这个项目的竞标本来就是我们赢来的。”
“你们能赢是因为背后有北华的支持。这个项目本来就是北华的。”
张克祥闻言大吃一惊,目瞪口呆看着陈市长,半天没有说出话来。
“那市里面的意思,这个合资项目不给我们电子管厂,要给其他厂,是这样吗?”
“市里研究决定这个项目不能落在你们电子管厂。但是也并不是落在北华其他的厂。市里准备为这个合资项目单独建厂。”
张克祥准备说些什么,他似乎有一堆问题要问,在嘴里捣鼓半天,但终究没有问出口。
最后他只无力地说了句:“陈市长,这跟咱一开始说好的不一样啊,这个项目不是说要给我们的嘛。”
“本来确实是打算给你们的,但是现在情况有变化,市里还是决定重新为这个合资项目盖一个新厂。这次呢,你们就先算了,以后再有机会的。”
电子管厂被下放以后,北华市政府就是她的上级主管单位。
上级的决定,电子管厂是无力反驳的。
张克祥脸上难过的神色已经遮掩不住,他几乎快要哭出来。他坐在座位上就像一个战败的将军一样,无可奈何地面对着既定的结局。
我回去怎么跟厂里交代,张克祥在心里想着。
张克祥垂头丧气地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
为之努力了一年的项目,就这么被北华市拿走了。电子管厂毫无办法。
霍司长打量着陈市长,对于这个决定也有些吃惊。
为什么北华市政府会在这个关口做出这个决定?单独建厂成本巨大,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使得北华不惜如此也不能把这个项目交给电子管厂呢?
但是片刻之后他就猜到了北华这么做的动机。
霍司长又看了一样张克祥。
他决定为电子管厂争取一下。
“陈市长,这个合资项目虽然你们跟电子管厂共同参与竞标,但是部里主要还是看重电子管厂的技术实力,才把这个项目给你们的。当然了,北华市在背后的支持肯定也是你们能中标的原因之一。不过这个项目,部里其实也希望能落在电子管厂,毕竟以他们的技术能力,这样还是比较稳妥的。前一阵子,王部长还跟我说起了,说等这个项目在电子管厂落地以后,他想来参观一下。”
面对霍司长突然的施压,陈市长表情没有一丝波澜。
“电子管厂的实力当然是不用多说的。我们其实也很明白,这次我们能中标,电子管厂的参与起了主要作用。但是我说句不太中听的话,电子管厂目前的情况确实不太适合承接这个项目。他们的工厂和设备都太陈旧了。把这么一座现代化的合资企业放在现在的电子管厂,两者总有些格格不入嘛。这个合资企业我们北华是准备当做重点来扶持的,是奔着国际一流企业的方向去的,在建设上总要弄得像个样子才行,也好不辜负国家的信任。”
面对陈市长站在了国家层面上的反驳,霍司长微微一笑。
“落后也好,先进也罢,其实都是相对的。这个项目如果能落在他们厂,我相信,他们也很快就能摆脱现在的局面。况且,建设新厂花费巨大,如果能直接落在电子管厂,省下来的场地费用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这笔费用如果用在电子管厂的建设上,不是双赢的一个局面吗?”
落在电子管厂其实不光可以省去一大笔场地费,电子管厂还可以用自身的场地直接计入股份,对于北华和电子管厂来说确实是双赢的局面。
陈市长说道:“建设新厂确实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虽然说费用是由我们和日方共同承担,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依旧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但是即便如此,北华还是决定另外建立新厂,这也说明了我市对于这个项目足够地重视。我们愿意为此承担巨大的成本,就为了这个项目以后能更好的发展。”
“落在电子管厂,这个项目未必就不能有好的发展。”
“确实,但是我们不能冒险。”
霍司长看着陈市长,不再说什么。
电子管厂已经不属于部里,他确实只能做到这里了。
“这件事就这么决定了。方案还是同时争取董事长和总经理两个岗位。总经理和董事长都是我们的人,即便日方是第一大股东,我们也能制衡他们。”
“日方恐怕不会那么痛快地答应。”
“你们尽量争取嘛。如果实在没办法,也要保证拿到董事长的位置。管理的高层要都还是他们的人,我们的处境就更被动了。”
会议上又另外研究了两套备选方案,然后就结束了。
自从知道合资项目不会落在电子管厂以后,张克祥的心思已经不在会上。他脑子里想的全都是回去怎么跟厂里人解释这件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