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定军制,立根基(2/2)
王善,牛五专门带四百重骑兵,乌维领一百重步兵。
鲁真和张大胆一起管五百重骑兵,是决定胜负的冲击力量。
王良专门带两百亲兵,都是精锐骑兵,保护中军。
卫戍营额定一千五百人,以防守为主。
秦大壮带四百步兵,重点练长枪阵对付骑兵,另外配一百骑兵。
李山管三百刀盾兵,兼管两百骑兵。
常勇专门带五百骑兵,当寨子里的机动支援力量。
除此之外,另设八百辅兵,由诸葛风总体安排,韩勇具体负责,负责守卫营地和管粮食物资。
还有三百人的劳改营,由张龙、张虎严格看管。
所有新招的兵和编外人员,统一由秦大壮、李山、刘铁柱这些将领定计划,轮流抓紧训练。
现在各个将领手下的人都没满编,这是眼下最大的问题,只能等开春后,多招些壮实的人慢慢补上。
事儿都商量完,将领们个个精神振奋,纷纷告辞,各自回营整顿手下。
官署里只剩秦猛和诸葛风两人。
炭火盆里添了新炭,火苗窜得更高,把两人的脸映得一亮一暗。
秦猛揉了揉眉心,沉声道:“军制改革与兵员、规矩都在完善中,接下来该办学堂的事了。军寨要长远发展,不能只靠刀枪打打杀杀。
得让弟兄们及他们的孩子认字算术,寨里流民的孩子也得有学上,将来才能有人撑起军寨的根基。”
诸葛风点头赞同,从袖子里掏出一卷写好的学堂规矩,递过去:“大人想得对,我大致拟了学堂的章程,分蒙学和武学两部分
——蒙学教认字算数,普及知识如边塞生存之道。武学就挑些资质不错的少年,教点基础武艺和打仗的常识。就是教授不足,还得好好琢磨。”
秦猛接过章程,一边翻看,一边笑着开口:“教员的事不用愁,我已经让人去幽州聘请教书先生。
不过有件事我得跟你商量——现在用的繁体字笔画太多,不管是孩子还是军卒,学起来都费劲,我想简化之后再教,你觉得怎么样?”
“简化之后字体?”诸葛风眉头微蹙,显然没听明白。
“子壑先别急着反对,你看。”秦猛笑着起身,指尖蘸了点茶盏里的水,在案几上一笔一划写起来:“就说这个‘鳳’字,简化后直接写成‘凤’。
还有‘養’字,去掉复杂的笔画写成‘养’,是不是一眼就能看清?”
诸葛风凑过去,目光紧紧盯着案上的字,原本皱着的眉头渐渐舒展开,眼神里满是震惊。
他读了十几年的书,深知初学文字时,繁难的笔画有多磨人,可从来没想过还能这么改!
别说他自己,就算是京城那些饱读诗书的大学士,声名赫赫的文人,怕是也没动过这念头。
秦猛见他神色松动,继续说道:“我知道简化字少了原字的韵味,可咱们办学堂不是培养文人雅士,是让普通人能认字、会写字。
先教他们简体字,把底子打牢,之后再学繁体就容易多了。
而且真到了紧急时刻,写军情报告时,用这简体字,能省不少时间,说不定还能救急。”
“妙!实在是妙啊!”诸葛风猛地一拍大腿,起身朝秦猛拱手,语气里满是敬佩:“大人这法子,乃神来之笔,是真真正正的为民着想。
要是能推广开,不知能让多少人摆脱文盲之苦,说您是救世之才,文学巨匠,一点都不为过!”
“别捧我了,我就是借了前人的巧劲。”秦猛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摆着手笑道:“咱们还是赶紧琢磨琢磨,哪些字简化之后更方便。”
两人当即凑在案前,对着章程上的字一个个研究。
时不时争论两句,气氛热烈。
可就在这时,堂外突然传来“噔噔噔”的急促脚步声,还夹杂着甲胄碰撞的“哗啦”脆响。
紧接着,一名亲兵浑身裹着雪,连门帘都没来得及掀,就撞了进来,朝秦猛行礼,扯着嗓子喊道:“大人!大喜事!韩副使送来了密信,幽州那边又派来一批人,这会儿快到军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