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幽州舆论风波(1/2)
幽州城,风雪从早晨,渐渐大了起来。
风雪朦胧,城中石板路已被马蹄踏得作响。韩勇勒住缰绳,玄色短打外罩着件半旧的羊皮坎肩,目光扫过身后二十多个挑着货担的汉子。
——刘三正弯腰检查最后一箱药材,货担底层的夹层里,藏着给各据点传递隐蔽消息的账本。
“动作快点,城里铺面等着卸货,别耽误了时辰。”韩勇低声叮嘱,刘三点头应着,挥手让队伍跟上。
皮货的腥气混着药材的苦香在巷子里散开,他们先到南市的“和记皮货行”,掌柜老周接过货单时,指节在柜台下敲了三下。
——这是暗部据点的接应信号。
韩勇趁机递过一张折叠的纸条,上面写着“午后申时,西街老槐树”。
接连走了五家铺面,从布庄到药铺,每个掌柜都心照不宣地收下货物,又悄悄递回些零碎消息:
杨家公子前日在酒楼被泼了一身泥浆,昨晚苏家二爷出门时,刚到巷口就被人兜头倒了桶馊水。
“城里都在传,说杨大人私通山贼,前段时间还欲剿灭山贼灭口,苏家粮仓里藏着鞑子的马匹。”
最后一家药材铺的伙计压低声音,眼里闪着兴奋的光,“现在消息传遍全城,谁见着杨、苏两家的人,都绕着走,那眼神跟看脏东西似的。”
韩勇嘴角勾起一丝冷笑,这段时间,他让弟兄们混在茶肆、酒楼,甚至赌坊里散播消息。如今总算见了成效,幽州百姓的怒火悄然酝酿。
他正打算回住处,却听见前方传来嘈杂的喊声,顺着人流挤过去,只见刺史府门前围了数百人,老的少的都有,手里举着粗糙的木牌。
上面写着“还我夫君”“还我儿子”“求抚恤”的字样。
“我儿子是杨统制麾下什长,月前跟着去剿冷艳山寨,至今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官府就给一句‘失踪’,连半文钱抚恤都没有,这日子没法过了。”
一个老妇人披头散发地坐在地上哭喊,声音嘶哑。来往名人驻足,跟着附和,骂声此起彼伏。
“就是,我家三伢子也不见了,官府说被贼人杀了。”
“呸,冷艳山寨早就被边军剿灭,是来糊弄鬼呢!”
“我听说是杨家大队要灭口,反而误杀了边军。双方当场就打了起来,两营地方军被杀败。”
“城南的陈家,吴大户俱送钱送粮,去边军赎人了。”
“对对对,我也听说了这件事。”
“那杨全,周翔两个指挥好久不见人。”
“他娘的,这群家伙坏透了,狗官!还我儿命来。”
在有心人的鼓动下,人们议论纷纷,越说越气愤,许多急性子更是嘴巴不饶人,跳脚大骂。
驻足和聚拢的百姓是越来越多,几乎堵住了刺史府。石块乱飞,骂声不断,场面一片混乱。
府衙的军卒握着刀柄,却不敢上前驱赶民众。这些人都是失去亲人的军民,真要是动了手,舆论只会更糟,他们可担不起百姓哗变的责任。
人群外,韩勇看着守门士兵眼中闪过的慌乱,撇撇嘴表示不屑。耍些小手段,谁还不会了?
他深知,要动摇官府威信,单靠一时的聚集还不够,必须要有持续冲击官府公信力的事件。
最好是有恶劣事件加剧矛盾!
突然,一个伙计打扮的汉子小跑过来,汇报:“掌柜的,前几日,带头来刺史府外闹事的张三,宋宝被抓了,那群官差偷偷摸想从后门进。”
“哼,偷摸?他们也就敢趁着人少的时候抓捕,韩某偏偏就不让了。”韩勇听了,冷笑连连。
随即在伙计耳边说了几句,吩咐他如何如何做。这正符合煽动中加剧矛盾以制造对立的手法。
伙计点头,不动声色地退到了人群中。
“不好了,官府胡乱抓人啦!”
就在这骂声不断的时候,一声杀猪般的惨叫响彻。
这声呼喊瞬间就让场面为之一静。
“快去后门,官府恼羞成怒,这是要杀人灭口。”韩勇身边几个亲随早就散开,此起彼伏地呼喊。
“大家要是不团结起来,也要被他们抓入大牢受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