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位10(1/1)
音像店试营业的清晨,老街区的阳光比往常更暖些,巷口的老槐树叶子被风吹得沙沙响,古浪天没亮就来了,把前晚连夜贴好的老电影海报又捋了一遍——《地道战》的海报边角被他用透明胶仔细粘牢,《红色娘子军》的海报摆在最显眼的位置,旁边还放着李丽一早送来的向日葵,花瓣上的露水还没干,映着阳光亮闪闪的。
“李哥,张叔带孙子来了!”古浪的声音透着雀跃,我刚搬着最后一箱正版碟片进门,就看见张叔牵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手里还攥着个布兜,“听说你这儿试营业,带娃来选碟片,昨天跟他说《小兵张嘎》,这小子闹了一晚上要来看。”
小男孩扑到货架前,指着《小兵张嘎》的碟片直跺脚,古浪赶紧拿下来,还蹲下来跟他讲“这片子里的嘎子可机灵了”,张叔在旁边笑:“以前我带你爸看的就是这个,现在轮到我带孙子看,也算念想。”老街坊们渐渐多了起来,有来买碟片的,有来凑热闹的,王舒拿着个小本子记账,笔尖飞快,时不时跟客人搭话:“阿姨您要的《林海雪原》在第三排,我帮您找。”
母亲坐在门口的小凳上,手里还拿着那半朵菊花的刺绣绷子,阳光落在她的白发上,柔和得很。她看见路过的老人,就笑着招呼“进来歇歇脚”,有人夸她绣得好,她就不好意思地说“丽丽教我的,还没绣完呢”。没过多久,李丽也来了,手里捧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几支茉莉:“花店刚到的新鲜茉莉,放你这儿,客人一进门就闻见香。”她一边摆花瓶,一边跟我念叨“今天花店卖了好多向日葵,我跟老板说以后每周都给你这儿送一束”。
正忙着,侯师傅推着三轮车来了,车斗里装着几摞旧报纸包着的东西。“给你们带的正版碟片补货,之前联系的供货商,特意给留的老片子。”他把报纸拆开,里面是《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这些经典片子,古浪眼睛都亮了,急忙接过来往货架上摆,“侯师傅,您咋知道我正缺这些?”侯师傅笑了:“上次你说客人问得多,我就帮你留意着,做生意得有存货,才留得住人。”
午后的阳光正暖,突然听见巷口传来吵嚷声。我抬头一看,是之前在旧厂房跑掉的那个胖子,带着两个穿黑夹克的人,正往音像店这边走,嘴里还骂骂咧咧的。古浪拿着碟片的手顿了一下,我拍了拍他的肩“别慌”——早上侯师傅去派出所报备了情况,说这几个人可能会来捣乱,民警说会多巡逻几趟。
胖子走到店门口,伸手就要掀货架上的碟片,张叔第一个站出来拦住他:“你想干啥?光天化日的耍横?”老街坊们也围了过来,有说“上次就是你调包碟片”的,有喊“我们都能作证”的,胖子被围在中间,脸涨得通红,刚要动手,就看见民警从巷口过来了。
“就是他们!”民警认出胖子,上前就亮了证件,“上次城郊厂房的事还没跟你们算账,又来闹事?”胖子带来的人想跑,却被老街坊们堵住了路,没一会儿就被民警带走了。古浪松了口气,擦了擦头上的汗:“幸好有大家帮忙,不然今天又得乱。”侯师傅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不是你一个人,是大家都在帮你,——把店开好就行!。”
傍晚收摊时,古浪数着钱,嘴角都合不拢:“今天卖了三十多张碟片,还有好几个预定的!”他非要请我们吃饭,就在巷口的小饭馆,点了红烧肉、炒青菜,还有一盆疙瘩汤。饭桌上,李丽说花店老板想跟音像店合作,以后买花满一定钱就送老电影碟片的优惠券;王舒说培训机构的学生家长听说了音像店,想组团来买碟片给孩子看;张叔说以后每周都来帮着看店,反正他退休没事。
母亲喝了小半碗疙瘩汤,笑着说:“以前总担心你日子过不稳,现在看你这样,我就放心了。”晚上回到住所,我翻开侯师傅给的炒股笔记,在“势要等,位要守”旁边,又写了一行字:“身边人齐,日子就稳。”月光透过窗户洒在纸上,落在母亲绣好的菊花绷子上,那朵菊花终于绣完了,花瓣上还带着淡淡的线香。我知道,杨玉君或许还没露面,以后或许还有坎,但只要我们都在,都守着自己的位置,就没有迈不过去的路。
第二天一早,我去给联系了几天的仓库租户送合同,看见仓库门口摆着一盆茉莉,风一吹,茉莉花香飘得很远,像极了现在的日子,踏实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