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认证问题(1/2)
彭县对手率先取得“绿色食品”认证的消息,像一块巨石压在了合作社每个人的心头。
之前的竞争,无论是价格战还是恶意举报,总让人觉得有法可想,有路可走。
但这次对手凭借一纸证书,似乎就要在规则层面将他们远远甩开,这种无力感更让人窒息。
认证准备工作在高压下加速推进,但内部遇到的阻力也愈发明显。
几个老把式虽然嘴上不再抱怨,但执行起来总是磕磕绊绊。
记录本上的字迹歪歪扭扭,数据时有时无,关键信息缺失是常事。
一次陈逸飞抽查记录,发现同一块地同一天竟然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施肥量记录。
追问之下负责记录的人支支吾吾,最后才承认是“大概估摸着写的”。
“王经理,这样不行!”陈逸飞拿着那本漏洞百出的记录本找到王建安,“认证审查极其严格,尤其是过程记录,要求真实、可追溯。
我们现在这种状态,别说通过审查,连前期考察都很难过关。
必须下猛药,彻底扭转大家的观念和习惯!”
王建安看着记录本脸色阴沉。
他知道光靠讲大道理和行政命令,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一群习惯了凭经验做事的人。
王建安沉声道:“开个现场会!把所有种植骨干,包括各组组长,都叫到记录出问题的那块大棚去!泽安舅舅,你也参加。”
很快大棚里站满了人,气氛有些凝重。
王建安没急着发火,而是指着那片长势参差不齐的黄瓜,对张春城说:“春城,你看看这片黄瓜,为啥子有的结得好,有的就蔫头耷脑?”
张春城蹲下身子仔细看了看,又捏了把土,迟疑地说:“可能是水肥没跟上?或者这块地底子差点?”
“可能?差点?
如果我们有准确的记录,就能知道这块地到底施了多少肥,浇了多少水,什么时候打的药。
就能分析出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靠猜,靠估计!”
王建安扬了扬手中的记录本:“就因为这上面记的是糊涂账,我们可能就白白损失了产量,浪费了肥料!
这丢的不是别个的钱,是你们自己的钱!
以前我们小打小闹,靠经验,靠感觉,没问题。
但现在我们合作社大了,要跟大超市、大单位打交道,要跟彭县那样有证的对手竞争!
人家凭啥信你?就凭你嘴上说‘我的菜好’?
人家要看证据,看记录,没有这个‘金刚钻’,我们就揽不了那个‘瓷器活’!
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市场被抢走,看着大家的辛苦打水漂。”
王建安的话像锤子一样敲在每个人心上。
涉及到切身利益,大家的脸色都变得严肃起来。
张泽安适时站了出来,厉声道:“都听见建安说的了吧?以后谁再在记录上糊弄事,那就是跟的钱过不去!
哪家人的记录出问题,以后不收哪家人的菜!
春城,你是生产负责人,你再管不好,我第一个找你算账!”
张春城脸上火辣辣的,梗着脖子保证:“建安,你们放心!以后哪个龟儿子再不好好记录,不用你们说,我第一个把他撵出种植队!从今天起,我亲自盯着,一组一组地查!”
这次现场会起到了震慑作用。
随后王建安又采纳陈逸飞的建议,推出了“记录质量评比”,将记录准确性与蔬菜收购价格相挂钩。
重压之下,加上利益引导,记录工作的质量终于开始有了明显改善。
与此同时,尹彬那边的外部联络也取得了关键突破。
在他的多方奔走和坚持不懈的沟通下,市农业局负责绿色食品认证的科长终于答应尽快安排专家进行前期考察。
而陈逸飞负责的“人才计划”,也迎来了转机。
他通过省农科院的关系,联系到了一位刚从沪市一所重点农业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名叫杨振宇。
这个小伙子家就在本省邻市,对农业有热情,在校期间成绩优异,还参与过一些农业企业的调研项目。
因为是农家子弟,深知基层农业的现状和潜力,并不排斥到农村发展。
陈逸飞与他进行了几次深入的电话沟通,向他详细介绍了李家沟合作社的发展情况、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王建安的为人和魄力。
杨振宇也被这个扎根农村、敢于创新、有清晰规划的合作社所吸引。
尤其是王建安力排众议搞认证、买冷链车的魄力,让他看到了这里与传统农业合作社的不同,他同意过来看看。
几天后,杨振宇背着简单的行囊,坐长途车来到了李家沟。
王建安和陈逸飞亲自到村口迎接。
小伙子个子不高,戴着眼镜,看起来有些书卷气,但眼神透着股精明。
王建安没有带他去办公室,而是直接领着他参观了草莓组培实验室、高标准大棚、分级车间、养猪场和屠宰场。
一边看一边介绍合作社的发展历程、现状和遇到的困难,尤其是认证和人才方面的迫切需求。
杨振宇看得很仔细,问的问题也很专业,涉及到生产成本控制、市场细分、品牌差异化、甚至合作社的股权结构和决策机制。
王建安都一一坦诚回答,不回避问题,也不夸大成绩。
参观完后杨振宇推了推眼镜说道:““王总,陈老师。说实话,来之前我还有些犹豫。
但看了听了之后,我很受震撼。
你们在做的,不仅仅是赚钱,而是在探索一条中国小农经济走向现代化、品牌化的路子,这很有意义。
这里的平台和机会,比我想象的要大得多。”
王建安心中一动,问道:“那小杨,你愿意留下来,跟我们一起干吗?
我们这里条件肯定比不上大城市,刚开始工资可能也不高。
但我们正在快速发展,急需像你这样有专业知识的年轻人。
这里能给你施展才华的空间。”
杨振宇几乎没有犹豫,点了点头:“王总,我愿意试试,我觉得这里能学到很多东西,也能真正做点事情。
工资待遇按你说的办,我相信只要合作社发展好了,不会亏待任何一个真心干事的人。”
王建安大喜过望,用力拍了拍杨振宇的肩膀:“好!欢迎你加入李家沟合作社!
暂时你先跟着陈老师,担任他的助理,同时协助我处理一些日常管理和规划工作,尽快熟悉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