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 第241章 王敢问政天下,学子敢落笔作答

第241章 王敢问政天下,学子敢落笔作答(1/2)

目录

公子桉目光凝聚,极为坚定道:“赏一世,是因为功绩所致,财富已经积累够了,后人的起点也比寻常百姓之子高,若是再索取,就是乱国,吸食百姓鲜血,大兴给你,你可以拿,大兴不给你,你不能索要,连宗室都如此,何人敢忤逆,后来者想要重利,万国在侧,自可取之。”

“世子高见。”

荀谌压住心底的骇然。

公子桉,简直就是第二个宁辰。

生性睿智,可以善待大兴百姓,可是也足够铁血。

哪怕是幼子之龄,已经开始展露这种风姿,日后必然更甚。

“世子。”

荀彧突兀说道:“可曾想过公子恒,公子平。”

公子桉淡笑道:“大兴宗室子弟,生来不会平凡,男儿如同阿爹一样提笔可以安天下,上马可定乾坤,女子如同诸位姨娘一样,擅公输,行商业,亦如阿母般刚烈睿智,他们会接受大兴的制度,因为我们生便是生于大兴治下,从小接受的思想便是如此。”

“是吗?”

荀彧陷入了沉思。

公子桉看向北宫,说道:“长子为继是为了稳定,不受采邑是为了稳定,生在大兴宗室,注定要成为天下表率,肩负这份重则,因为天下百姓可以平衡,唯独宗室不可以,若是有一日这种稳定被打破,便又是一场令天地换颜的革新,那时的诸夏,必将更加强大。”

“咳咳。”

荀彧,荀谌连忙干咳不已。

他们怎么也无法确信,一个幼子会说出这么有深意的话。

常闻曹操之子曹植极富才情,年幼时便让杨修等人为之钦佩,幼子曹冲更是聪慧至极,堪称天生开智的存在。

那么,大兴公子桉又怎么来形容,聪慧?亦或者妖孽。

“大兴。”

“太不一样了。”

荀彧抿了口茶,心中古怪至极。

大兴好似间于秦汉王朝体制与尧舜之治中间。

王权握于宗室,可是又有这种极为平衡的制度,也不怕引起宗室之乱?

“论封建。”

“问政天下。”

“问国,问臣,还是问宗室。”

此时,这是所有学子脑海中浮现的疑惑。

封建之制,其利,在于宗室,在于王卿,弊在于百姓。

他们若是畏惧大兴臣卿,大兴宗室子弟的记恨,今日此笔难落。

“铛。”

已时,大兴宫钟鸣。

殿试正式开始,考场亦不得再喧哗。

“刺啦。”

骤然,寂静的殿试场地发出研磨声。

熊善提着衣袖,开始提起墨条研磨,动作干脆而坚定。

不过几十个呼吸的时间,便重新放下墨条,而后提笔沾墨。

“问政封建。”

“国与疆,疆与民。”

“从来割舍不开,宗室亦是如此。”

“殷,周不革新者,是大势所驱而不得已。”

“秦之郡县,虽亡,但非不可取。”

“汉推周制,不制王侯,奸利浚财,怙势作威,苛责于民,故国乱。”

“大兴承民而立天下,可取郡县,不可兴封建,此为定国策。”

熊善目光坚定,开始提笔落在白纸上,写下【大兴国策论】五个大字,并且在左侧书下其名。

光是对自己的策论之名,都足以见他的胆魄。

“落笔了。”

“好大的胆魄。”

摘星阁上,荀彧瞳孔一缩。

论封建,他早些天就知道了。

还以为大兴学子根本不敢落笔,没想到已时初至,便真的有人落笔。

“落笔是必然。”

“他们受大兴之治,思想激昂。”

“他们的笔触,是大兴源于登临天下之巅的底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