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 第240章 稚子言论,大兴只赏一世

第240章 稚子言论,大兴只赏一世(1/2)

目录

“何名?”

宁辰抬眸问道。

鲁肃恭敬道:“熊善,臣曾招其入内史省问询,此人说当年王上言募兵不募幼子,故而他入了豫章学府,现在来寻当年之愿,从政从戎。”

“熊善。”

“孤认识吗?”

宁辰眉头顿时紧锁道。

鲁肃作揖道:“据悉,是王上当年伐刘氏宗部之际。”

“是他?”

宁辰顿时陷入了沉思。

王虎张了张口,失神道:“当年,我们兵伐刘氏宗部,王上领军出海昏之时,有一个幼子走出屋舍,言我们大胜,他便加入江东军!”

“呵。”

宁辰摇头失笑道:“曾经点燃灯烛,第一个在海昏喊出要加入江东军的少年,俨然已经成了拟写治西土之政的人才。”

鲁肃颔首道:“不过此人年岁已大,二十有五,据悉是因为迟读书,故而才缓慢升入南学府,参与了这次科考,臣已经从大兴学府中调取了其课考,确实才能出众,而且为人也极为敦厚,十分讲述原则。”

“熊善。”

“古之大姓。”

宁辰深吸了口气,沉声道:“将此策论先拟为大兴辑报,若是此人可在殿试中入三甲之列,可以刊印发售。”

“喏。”

刘晔,司马徽恭敬道。

荀攸翻看着刊印出来的论策,沉声道:“熊善将西土分割成数地,商业,矿产,农业,畜牧,还要种树治沙,修缮水利,此举固然是大善,乃至比六部拟定更加清晰,可如此下来恐怕代价不俗,而且极易出现分化,农利不如商利,恐伤西土根系啊!”

“因地制宜而已。”

“大兴可以补贴农业。”

宁辰淡笑道:“你们将这份策书,加上六部之章程,便是治理西土最为完善的善政,公子桉都知户籍统一,百业不分贵贱,百姓择取什么,取多少利,让百姓去选择,不是吗?”

“喏。”

荀攸恭敬道。

宁辰摇头失笑道:“孤只是没想到,寻常的百姓之子,已经成长到了如此地步,大兴司业之功,已经开始显现了,孤只希望你们能继续深究其法,大兴不止为政从戎两条出路。”

“喏。”

司马徽,庞德公恭敬道。

宁辰目光落在众人身上,沉声道:“九月初九,大兴宫万国广场殿试,孤亲自拟题,礼部,大兴司业负责统计落榜学子,将他们送回各州学府,他们还年少,孤希望他们不折锐气,不要因为一时失利,便一蹶不振。”

“喏。”

刘晔,司马徽应道。

九月,丰收之季。

大兴学子也朝着各州反乡。

诚如宁辰所言,一时失利,并没有让他们折了锐气。

大兴有肉眼可见的广袤大道,他们不会就这样沉沦,毕竟能参与会试,已经是很多人不可及了。

数日时间,不少参与殿试的学子提心吊胆。

殿试,地点设于大兴宫,万国广场之上,而出题之人是大兴之主,千万百姓之王上,纵然底气在身,还是忍不住忐忑。

九月初九。

天还未大亮之时。

大兴王卿,大兴司业入宫。

千余学子也陆陆续续的越过三道宫门,进入万国广场开始排座次。

荀彧,荀谌二人被邀请入宫,摘星阁上摆下席位,可以俯瞰整座殿试地。

时间一点点过去。

整个大兴宫内寂静的可怕。

不少学子神情紧张而又振奋,目光灼灼的看向泰阶方向。

辰时中。

陡然,宫内传出一声钟鸣。

大量密集厚重的脚步声从泰阶上方传来。

仅仅呼吸之间,便有内政六部,军议司,大兴司业之人行至前方。

无数学子考生抬头凝望,眼中满是炽热与钦佩,更多的是一众感谢,以及向往之色。

“啪嗒。”

“啪嗒。”

宁辰面色肃然,牵着公子桉行至此地。

九章冕服,头戴冕旒,以及公子桉稚嫩的面容,映现无数人眼中。

“王上万年。”

“大兴万年。”

千余考生起身作揖而拜道。

荀攸,鲁肃,张昭等人亦是看向宁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