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恰如天上月 > 第099章 第 99 章

第099章 第 99 章(1/2)

目录

第099章第99章

从会稽到建康最短也有几百里,李勖沿途换了三次马,一口气未歇,终于在夜半时分抵达东府城外,一路上接连经过建春门和清明门,俱都静得可疑,直令李勖怀疑是不是德明设下的空城计。

直到绕过丹阳郡城,一路畅通无阻地抵达乌衣巷口,李勖方才确定,建康城里已经没有一兵一卒。

夜色下的建康城不似白日喧嚣,到处都是静悄悄地,千家万户沉睡正酣,丝毫未觉禁卫军和皇帝都已经离开了都城。

李勖在一瞬间想到了各种可能,永安帝外奔,可能是司马德明的主张,也可能是王氏的主意,唯独不可能是谢家。

禁卫六军没有一只在谢家手里,依照谢太傅的一贯作为,他不可能铤而走险。

那么,如果韶音果真不在建康,她会被带到哪去?

这个念头一经浮现,李勖心里的恼恨便如岩浆上涌,将五脏六腑都灼成一片滚烫的灰烬:若非他托大,寄望于谢太傅能将韶音送回,事情何至于如此!

谢府留守的奴仆印证了他的猜测,是王微之带着右卫将军顾词的营兵和殿中监王悯之的宿卫兵劫走了韶音和永安帝。

挟天子以令诸侯就罢了,王微之吃了雄心豹子胆,敢劫李勖的夫人!

“去广陵!”

李勖怒喝一声,当先飞马出城,至于新亭渡口才发现,码头上的舟楫全都被凿穿了底,应该是为了防止追兵故意而为。无奈之下,他们不得不向南迂回了十几里,从淮口守军处夺得一艘快舟,这才得以入江。

所幸建康到广陵有上游之利,加之顺风行舟,竟然很快便抵达中途的罗落桥。便是在那里,温衡派出的斥候认出了李勖,告知他夫人日前曾往京口送过信,命京口守军在沪渎口备战。

李勖得知这个消息真是又喜又惊,韶音既能提前派人到京口送信,那么这次出奔就并非全然被动,她心里有了准备,一路上受的惊吓想必会少上一些。

——可她既能往京口送信,为何不直接往会稽知会于他?

若是受制于人,那么对方意欲何为?

李勖带兵打仗这么多年,头一次猜不透对方的意图。

猜不透,便是脱离掌控,这种感觉令人不安,将军对抗不安的本能是杀戮,这样的本能比箭在弦上的情谷欠更煎熬百倍,也更难以忍受。

快舟虽已疾如飞马,将滚滚江流落在桨棹之后,李勖仍恨不得一头跳入江水之中,立刻出现在她身边。

万幸,他到的还算不晚。

冯军果然已经从上游陆续撤下来,一只百来人的先锋队伍率先开往广陵,预备在半途劫人,因韶音的一封信,温衡早有准备,已经率领京口守军将敌军团团围住,另一只快舟营则往上游而去,将后续追赶过来的冯军拦腰截断。

王家楼船上的禁卫军没有多少战斗经验,眼见着冯军不敌,仍不知以弓箭掩护,依旧死守在船上警戒。李勖的快舟已经咬上了楼船的船舷,禁卫军这才蜂拥过来,毫无章法地阻止他们登舟。

禁军所用的武器多是短刀,上官云、祖坤等人却都带着长矛,又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悍将,两下里一经交手,禁卫军即刻被撕出一道豁口。

李勖一跃攀住船墙,猿猱一般跳上甲板,立刻有禁军围拦在前,大声呵斥,“陛下在此,再敢进前一步视同谋逆!”

李勖沉默地向前走,环首刀代他答话,刀锋过处无一存者,骇得一众禁军连连后退,竟然没有一个敢再上前。

这楼船共有五层,舱室百十来间,李勖从第一层寻到第五层,一间间找过去,始终不见心里那人。

“韶音,你在哪?我来接你了!”

他心里的焦灼和怒意几乎压抑不住,一刀劈开开南面最宽敞的那间舱室,里头躲着个冕旒衮服的白脸小儿,他盯着滴血的环首刀,哆哆嗦嗦地回答说:“阿纨表妹在、在九郎房里,最、最头上那间!”

李勖欣喜若狂,一时间来不及觉得他们两个在一处有什么不对,只是勉力控制自己,不敢流露出丝毫喜色——不到将敌军彻底打败的一刻不得有丝毫松懈,这是刻在骨子里的用兵之道。

他便在这样折磨人的期待中大步如飞地来到了王微之的门外,一脚踹开紧闭的房门,终于,那个心心念念的人活脱脱地出现在他的眼前。

——她正与王微之拥吻在一处,吻得两眼水汪汪,小脸红扑扑,玲珑而饱满的嘴唇因肿胀而显得愈发娇艳。

她看到他时只是慌乱了很短的一瞬,紧接着便换上了一张理直气壮的冷脸,冷冰冰地问:“你怎么来了?”

一瞬间,李勖心底翻滚的岩浆凉透,四肢百骸冰得发麻。

守在舱门口的禁卫军早被他那柄环首刀杀得惊惧四散,此刻见他忽然驻足不动,人像是被什么封印住了,便又都悄悄地自后头合围上来。

一人已至近前,双手将钢刀高高擎过头顶,慑于他周身凛冽之气,竟然又畏畏缩缩地不敢往下劈;另一侧又有一人蹑足过来,咬紧了牙关,照着他的头颅一刀砍下!

可惜,他生得比寻常男子高大许多,这人握刀的又手太紧,落下时便失了准头,没有砍中头颅,只深深地劈入距颈侧大脉三寸许的肩部。

剧烈的疼痛唤醒了李勖的血性,腾腾杀气灌入四肢百骸,“找死!”他暴喝一声,转头朝那禁卫瞋目而视。

他的目光不像是人,像是嗜血的猛兽,那人顿时被骇得倒退了一大步,只觉得眼睛一晃,手中刀已为人所夺。

刀锋闪过,空气中尚余残影,一颗新鲜的头颅已经滚落到船板之上。先头举刀犹豫之人慌得转身就跑,却是不小心将上半截和下半截跑分了家。

余下几个禁卫军吓得腿软,正犹豫是跑是战,上官云的长枪已当胸刺来,连挑数人。

“主公没事吧?”

上官云问,转头掠了一眼船舱,看见梨花带雨的夫人和站得僵直的主公之间竟还横卧着一个不知死活的王九郎,他心里顿时一惊,回手便将舱门关了个严严实实。

褚恭杀出包围,过来道:“夫人可、可找到了?”

上官云点头,“主公还有要事处理,咱们先将这几个人料理了!”

褚恭不知想到了什么,竟然大笑起来,“那、那就好,包在老、老褚身上!”

……

船舱之中,李勖提着刀,盯着那只娇艳欲滴的红唇,步步靠近。血顺着肩胛骨淌过手臂,沿着刀身蜿蜒而下,汇聚在刀尖,淅沥如注。

一步一印。

韶音先一步挡在王微之前面,“你要干什么?”质问的语气,防备里透着不耐。

“你在干什么!”

“如你所见!”她毫不退让,大言不惭。

李勖这一刻的怒气只有兵刀可解,“让开!”他朝她怒喝,一夜未歇的双目暴出道道血丝。

他这一声自浑厚的胸膛发出,雷鸣一般直震得韶音头皮发麻,浑身上下每一根绒毛都悚然而立,鸡皮疙瘩起了一身。

他从未以这样的面目示于她前,韶音本能地感到害怕,没有一个活着的人比她更清楚,他一身的力气到底有多大。

他可以轻而易举地弄死她。

可是韶音依旧纹丝不动地挡在他身前,仰起脸,挑衅地看着他,“我不让。”

她胆大包天,不知死活,在他盛怒之下,竟还敢贴得这么近,近得能教李勖清晰地看见她唇上未消的齿痕。

那是另一个男子留下的,就在刚刚,他们拥在一起唇齿交缠!

她那双琥珀色的大眼含着泪,水光里映出的分明是自己,却为何要如此行事!

李勖真想和她同归于尽。

“韶音,我做错什么了?岳父一声不吭地将你带走,我发觉之后急忙追赶,已经来不及了;我心急如焚,焦灼地思索对策,之后便遣冬郎回家捎信,希望岳父能将你送回来;昨夜西录府来人,我这才知道你已被德明软禁,我一刻未停地赶到建康,却发现你已经不在了琼英阁;我猜你是为人胁迫,一想到你可能落入冯毅和王微之手中,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我的大意,我便恨不能自刎谢世!我顺着水路追赶过来,不敢想若是再晚上个一时半刻会不会就永远失去了你!”

李勖深深地看着她,生平第一次觉得自己可怜又可笑,“我终于找到了你,可你却与他在一处。你告诉我,我哪里做错了,竟教你如此相待。”

“你哪里错了?”

韶音气极反笑,觉得他简直无可救药,“真是劳烦你了,我何德何能,值得你这么大费周章地追赶。大丈夫何患无妻,我死了,你大可另娶一房妻室,娇妻美妾,坐拥天下,岂不美哉?”

李勖怔住,随即气急败坏道:“那话岂能当真!我若流露出一丝软弱之意,岳父便会继续以你相威胁,绝不会放你回来!阿纨,你那般聪明,怎会为了一句假话气恼至此,我以为你会明白我的心!”

“世上再没有比我更蠢的人了!”

失望教韶音顾不上伪装,所有的委屈和愤怒都明明白白写在脸上,“否则我怎么会相信你的话,你答应过我,只收缴谢家多占的田地和僮仆,仅此而已!可你是怎么做的,你要斩草除根,要我谢家声名扫地,要我阿父和兄长做贰臣!敢问李将军,这也是你的假话?你说的话到底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我早就说过,你是你,谢家是谢家!”

他理屈词穷,索性承认了。

“我姓谢,我身体里流着谢氏的血,我是谢韶音!”

“可你如今是我的,韶音,我只有你,我可以为你豁出性命,可以把我的心完完整整地给你,可以陪你一辈子!可他们不能!我说过,我们才是这世上最亲近的人,你当时没有否认!”

“你、你怎么如此冥顽不灵!”

韶音被他气得发疯,拾起金蛇信便在他身上狠狠抽了一鞭,他没有躲,脖子上顿时出现一道血淋淋的长痕。

“你自私透顶,只想着你自己,可曾有半分顾及过我?”韶音牙关都在发抖,“我自幼丧母,是阿父一人将我带大,若无阿父便无今日之我!我的兄长宽仁、阿弟友悌,他们都是我的家人,你怎能忍心教我割舍!”

韶音声嘶而力竭,觉得疲惫极了,不管他明不明白,她只能淡淡地告诉他:“李勖,我不是谁的人,我就是我,我不会只为了一个人而活,哪怕那个人是你。我爱你,也爱我的家人,这两种爱不能比较,也没法取舍。你若是非要逼我取舍,那便一刀给我个痛快吧,除了刀锋,没有谁能将谢韶音一分为二。”

李勖胸中巨震,她说的每个字都很清晰,连在一起却令他倍感疑惑。

为何不能取舍,爱与爱难道不能比较么?怎么他就可以!

火辣辣的鞭伤教他注意到那把金蛇信,他蓦地看向倒在地上的王微之,忽然想到了什么。

“怪不得那伙鲜卑人自送入建康之后就销声匿迹了,原来是他在搞鬼!”李勖义愤填膺,“阿纨,他勾结胡人,我今天必须除此国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