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 > 第177章 争执

第177章 争执(1/2)

目录

第177章争执

皇长孙的满月酒那自然是要大办的。

更何况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整个大恒都沉浸在欢快的气氛之中。

哪怕只是普通百姓,在得知了消息之后也会忍不住在九月十五日这一天将家里的吃食都寻出来,做上一顿大餐以表庆祝。

百姓家中都已是这般模样,宫中的满月酒更是办得盛大。

秦蒙好不容易把西疆此次战役的收尾工作做完,紧赶慢赶的,终于在小皇孙满月酒之前,赶回了京城。

其实他原本是不用这么赶的,但这不是小玉米提前出生了么。

他可是早就想着小殿下快要出生了,击退了达尔沃的主力军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安排队伍追杀,第二件事就是冲进他们的“皇宫”,找宝贝!

他们这种武将,身家宝贝都是在一场场战役中积累起来的,毕竟朝中不成文的规定中就是武将可以分润一些战利品。

否则这一天天风餐露宿的,就那么多俸禄,凭什么让人拿命拼。

秦蒙是军中新贵,家底自然不可能有孟家那么丰厚。

他倒是好好盘算了一下自己的仓库,但左看右看都没有找到完全满意的。

所以他就想着去搜刮达尔沃的宝贝呢!

达尔沃最后的生力军一撤退,他就安排好知情直往里面冲,生怕自己慢了一秒。

冲到仓库里之后,他一番精挑细选,最后选中了两样东西作为礼物。

一件是做工极其精致的高原腰刀,一件是品质上乘的虫草。

他打算将这两件都作为备选,毕竟万一太子妃生下的是女儿,腰刀就不太适合作为礼物送出了,虫草只是一个保底用的,保证他的礼物不至于一件都送不出去。

若是太子妃生下的是皇长孙,那就更好了,两份礼物一起送出,也希望小殿下能够有一个健壮有力的身体。

为了能赶上贺喜,秦蒙一完成扫尾工作就甩下大部队,只带了少数几个亲兵和要送出的礼物,急匆匆往京城赶。

好在,他真的赶上了。

.

小玉米是一个很爱笑的孩子。

不仅爱笑,他还能吃能睡,有不舒服的地方就小小地哭两声,想要便便了就吭哧吭哧地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如果是在陆执安前世,高低得被夸一句天使宝宝。

满月宴其实是一个大场面了,毕竟小玉米出生的时候都已经是秋天,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也没有见过多少人,他经历过最大的场面也就是爷爷奶奶一起来看他。

所以一开始的时候陆执安还挺担心小家伙会因为不适应这种环境而被吓到哭起来。

哪知道这个天生的乐天派,虽然在看到那老多人的时候张圆了小嘴表示惊讶,但很快就适应了这样的大场面,开始笑嘻嘻地打量周围。

刚满月的小孩子精力有限,被抱出来玩了一会儿之后就打个秀气的哈气睡去。

整个过程中,不仅没有哭闹,还对不知道多少人露出了婴儿专有的纯洁无瑕的笑。

参加了这场满月宴的大臣们等到了小玉米执政的时候,已经所剩无几了。

但就是这屈指可数的几个人,看着自家陛下一脸人畜无害、笑眯眯地坑了无数国家使臣的模样,还是忍不住在心中直呼——人不可貌相!

先帝说的是对的,这位就是个白皮芝麻馅汤圆——心黑着呢!

不过这都已经是很后来很后来的事情了,暂且不提。

今日这一聚,其实主要目的就是向天下宣告皇三代的降生,让大家伙都看一看健康茁壮的小玉米,以安社稷。

陆远平想要的效果也确实达到了。

皇室人虽然少,但中青幼三代的身体情况看上去都不错,虽然还是比不上先帝时候皇子多到一辆马车都塞不下的地步,可比起再早的那几代,也算是好了。

至少同时活着的有三个,不是吗?

满月宴之后,京中的忙碌稍稍缓和了一些。

玉米推广的事情虽然还没有结束,但京城这边的各项工作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只等各地的队伍回转。

最后一支队伍,也是目的地最遥远的那一支队伍,传回消息的时候,时间已经走到了腊月。

外面的天空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花。

看到平安送达四个字的时候,陆执安的脸上露出一个笑。

大约是年初春耕那一波着实打击到了一批人,杀鸡儆猴的效果相当不错。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玉米多到可以按人头分发的地步之后,已经不是他们毁掉一车两车玉米种子就能阻止粮食市场被玉米冲击的了。

既然阻止不了,那就只能躺平了。

最后,这一次的运粮队伍竟然有九成都是平安完成任务。

剩下的一成也都不是因为人祸,多是往东南沿海去的队伍,那边水气重,秋日里也经常下雨。

虽然运送队伍每日都会检查种子的保护情况,但难免会有疏漏,或者是遇上阴雨连绵的时候。

这些队伍虽然也有损耗,不过也都是在正常范围内,所以陆执安并没有斥责他们。

这次发放粮种是按照每人一亩地的标准来发的,额外多种一亩地,对于一个青壮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得到的回报却是相当丰厚。

就是家中没有壮丁、老的老小的小,实在是照顾不了太多的土地。

那也可以将种子和土地交换出去,等到来年秋收的时候再以约定好数量的新玉米粒作为租子还回来就好。

不管是自己种还是赁给别家,对于百姓们来说都不算亏。

所以只要是将种子领到了手,这些种子就会被各家人牢牢地看护起来,绝不能在自家手里出了事儿,影响明年的收成。

这可都是过好日子的指望!

就在这样的看护下,几乎所有百姓家中的种子都成功地留存到了来年春耕。

从按照《玉米种植指南》上的指导,将种子种进地里那一刻开始,大恒千万余的百姓们就开始数着日子过。

该浇水了。

该出苗了。

该追肥了。

……

一桩桩一件件,大伙儿恨不得记得比自个儿名字都清楚牢固。

更有甚者,从自家第一颗玉米种子落地开始,直接就在地头支起了简易窝棚,日夜轮班守护,生怕一个错眼,自家的玉米地就被人给祸祸了。

这样的上心和小心翼翼自然是有成效的。

等到了秋收时,全国的玉米收获。

早几年就想要退休的户部尚书蔺晖文每日看着各地送上来的今年的收获情况,越发的精神矍铄,根本不像是一个将近花甲之年的老头。

陆执安眼瞅着他这架势,觉得他应该还能在这个位置上再抗个十年八年的。

毕竟现在玉米推广成功了,紧接着要推广向全国的就是番薯了。

是的,经过这么多年的培育,番薯的数量也足够开始逐步推广出去了。

有玉米在前面顶着,想来,番薯的推广工作会进行得很顺利。

有这两支强心剂在,想必蔺晖文还能高兴好些年。

因为今年玉米种植的面积太广,牵扯数据太多,所以统计起来就没有前两年那么快速。

一直等到十月初的时候,今年的各地消息才终于汇总完毕,送到京城。

两亿斤的玉米种子,今年的收获堪称一个天文数字。

因为去年种子送走的早,所以各个队伍回来的时候带回的那些备用种子也顺利地赶上了春耕。

保险起见,这些没有发下去的种子都由皇庄来耕种,能种多少是多少,剩下的就存在库房,以防万一。

这样一来,即便是真的出了什么天灾,只要不是全国性的毁灭打击,玉米都能够顺利地在整个大恒扎根。

就算真的这么倒霉,有封存在库房中的那一批,他们也有退路。

剩下的种子不算少,在梁禄的提议下,皇庄上今年种下的玉米种子,都是精挑细选的饱满玉米粒。

他这几年也不是只忙了玉米这一件事,其他的作物也在研究。

不过是手底下人多了,他不必事事亲力亲为了而已。

像是优中选优这种选种原则,早几年就已经应用到了皇庄之中,最先开始培育的小麦和水稻,如今已经有了相对稳定一些的高产品种。

不过这种高产,和玉米比起来就有些相形见绌了。

但总归是肉眼可见的进步。

哪怕没有三种高产作物在,要不了几年,经过培育的高产种子也能开始缓慢地推行全国。

当然,效率和效果肯定是比不上玉米的。

既然优中选优这种理念可行,那自然也要用到玉米上。

之前那是想着尽快推广玉米,他们每次都是将所有玉米全部做种种下,一粒不剩。

现在有多余的了,才终于能开始执行这种策略。

农事上陆执安懂的不多,自打掏空了自己肚子里的存货之后,就将这些事情全权交给梁禄来办了。

除了封存备用以防万一的玉米种子之外,还有一小部分玉米被送进了宫。

目的吗?

自然是吃了。

自打玉米在大恒成功扎根到现在也有好些年了,除了最开始的时候为了给大家看什么是玉米,煮过两个,分给了大臣们。

至今,连陆执安都没有再吃上。

送玉米来的人是梁禄手底下的,也算是他的得力助手了。

陆执安听侍墨回报他带的话时,不自觉地就脑补出了梁禄一边掏口袋,一边说“殿下,家里富裕了,您尽情吃”的模样。

不由得笑出声来。

梁禄自然是做不出这种姿态的,但这并不妨碍陆执安开心不是?

说起来,小玉米虽然有玉米这个小名,可却是实打实地没有尝过玉米的味道的。

既然梁禄都已经把玉米送来了,那怎么也得让玉米尝尝玉米。

今日的政事也已经处理完了,陆执安丢下笔就往正院去。

小玉米年纪还小,自然是要跟着穆安竹一起住的,不过是住同一个院子而已,方便照顾。

毕竟陆执安经常来正院,小孩子晚上起夜容易吵到人,怎么也是不可能让他和爹娘同睡的。

陆执安到正院的时候,小玉米正趴在双层窗户上往外看。

窗户是玻璃铺那边送来的纯透明玻璃做成的,透光度相当好。

现在已经是腊月,外面冷,所以东宫换上了双层的窗户,尽量减少热度的消耗。

内外温差会让玻璃上附着一层水汽,小玉米明显就是让人把水汽擦了擦,然后趴在窗户上往外看景儿呢。

今日天气不错,不过昨日大雪,院里堆起了一只雪人。

小玉米年纪小,天寒地冻的不能往外跑,但是他喜欢雪,这是穆安竹昨日让人堆了给他看个稀奇的。

陆执安一进院子就和他对上了眼神,下一秒,那毛茸茸的小脑袋就从窗前消失了。

陆执安赶忙快走几步,进屋、解披风、走到暖炉前烤火,一气呵成。

果然,还不等他身上寒气散去多少,耳边就传来了小家伙的呼唤声。

“爹爹!”

“爹爹!”

“爹爹你看看小玉米吖!”

小玉米是个天性活泼的孩子,具体表现在……自打他会爬之后,就开始探索各地,一眼看不住,人就能翻过门槛往院子里去。

夏日里还好,再怎么着也不会冻着。

可自打天冷下来之后,大家伙为了防着他“越狱”可是伤透了脑筋。

最后只能给他的主要活动区域加上了可随时拆卸的加高版门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