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 > 第177章 争执

第177章 争执(2/2)

目录

等到了冬日里就更过分了,屋子的门槛撤回正常状态,但像是他经常活动的西次间、东厢房这种地方,是直接在坐卧区域加设临时门槛。

临时门槛的高度超过成人膝盖,为的就是防着他抱着门槛翻越出去。

这也导致了一个后果——芳龄一岁半都不到想小玉米,站在门槛后面的时候,就只露出来一双眼睛。

驱散了身上的寒气,陆执安转身抱起被困住的小玉米,然后收获了他一个甜甜的笑。

穆安竹就坐在次间里的榻上,一边做着手里的虎头帽,一边看这父子俩互动。

“小玉米今天有没有乖乖?”

陆执安抱着他往里走,还不忘了检查他的小手有没有冻着。

这个年纪的小孩子就是个小火炉,哪哪都是暖烘烘的。

陆执安没有将手里的小爪子放开,而是捏着玩儿。

小玉米却不干了,刚刚还积极地想和爹爹贴贴,这会儿又想把小爪子抽走。

陆执安顺着他的意放开手,这小家伙立刻就一个翻身,哒哒哒地往窗户那边去了。

“今日梁禄那边整理好了种子,让人挑了些玉米送到宫里来,我已经交代过食官署那边了,让他们做些玉米来吃。”

刚刚趴到窗户边缘的小玉米敏锐地捕捉到了自己的名字。

“爹爹你叫我嘛?”

“不是在叫你,是在说玉米。”

“我就是玉米吖!”

小玉米一边说着,还一边拍了拍自己的小胸脯,示意陆执安看看他。

“爹爹说的是能吃的玉米,不是你这个小玉米~”

陆执安明知道小家伙在纠结什么,偏偏就是玩心大起,非要逗一逗他。

小玉米瞪大眼,小嘴张成个○,他小小的脑袋暂时还处理不了这么复杂的信息,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

黑白分明的大眼珠子转啊转的,半天冒出来了一句。

“可是,我不能吃的吖~”

带着奶香味的尾音让人恨不得把他抱在怀里好好亲香亲香。

偏偏这个时候他还一边点头肯定自己的结论,一边重复强调。

“不能吃的吖!”

穆安竹在边上笑得实在是憋不住了,一伸手将他捞进怀里。

“咱们家的小玉米确实不能吃。”她脸上的笑意还没有退去,“不过呢,爹爹说的是另一种玉米,就和你之前吃过的米糊糊、面糊糊一样、可以填饱肚子的玉米。”

“哎?”

小玉米疑惑的眼睛看向陆执安,结果看到了一个笑倒在榻上的爹爹。

好嘛,这下子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爹爹你又欺负人!!!”

小玉米只是年纪小懂得少,可不是傻。

反应过来之后一个熊扑就往陆执安身上去了。

一炷香后

爷俩挨着坐在圆桌边上啃玉米。

小玉米坐着的是专门给他准备的宝宝椅,手里拿着一截玉米棒子啃得欢腾。

按说这个时节应该没有新鲜的玉米了,但梁禄送来的这些都是采摘后估算好重量就立刻放进了地窖里保存的,因为照顾精心,所以还有少数一部分。

这回全部给他们送进宫了。

东宫这边也分到了一些,陆执安让他们直接煮两个烤一个,然后再用已经脱水结束的那些玉米粒折腾些别的吃食。

反正大致的做法已经给过去了,让他们慢慢整呗。

直接煮或者烤自然是最省时省力的做法,所以送上来的很快。

小玉米经过刚才陆执安那一戏弄,也对这从未吃过的玉米有了兴趣,眼巴巴地等着。

好不容易等来了玉米,眼珠子都快黏上去了!

陆执安直接把最丰满的玉米屁股掰了一指长递给他,让他学着自己一起直接啃。

一岁出头的小朋友牙齿都还只是小米牙,用起来自然没有经验丰富且成年的陆执安利索,没多久就啃得满脸都是渣渣。

穆安竹在边上看着他们爷俩,实在是心累。

当初小玉米刚出生的时候陆执安说孩子就只有前几年好玩,她还当他是高兴得昏头了在开玩笑。

哪知道这位爷那是来真的啊!

好在他自己也有分寸,虽然总是把小家伙气得不行,但从不会制造危险。

相反的,因为这个爹爹总是三五不时地给自己带新玩具回来,小玉米还挺喜欢他的。

哪怕陪伴他的时间没有那么长,但只要陆执安在,即便是把他给气着了,也是没过一会儿就把自己给哄好,然后再黏上去。

所以后来他们再怎么闹穆安竹都不吱声,任他们爷俩折腾去。

“去打盆水来,等会儿给他擦擦脸。”

吃成这么个埋汰模样,无论如何都是要处理掉的。

小玉米吃得正香,根本没听到自家娘亲在说什么。

陆执安干干净净地吃完了剩下的那半拉玉米尖尖,又吃起了烤的那个。

这次同样掰下了玉米屁股,不过是给了穆安竹。

她饭量小,一根煮玉米加上这小半烤玉米下去,估计都不用吃饭了。

太久没有吃多少有些馋了,这玉米不是前世特意培养出来的那种水果玉米或者糯玉米,更加的原生态。

有玉米的清甜,同时也有软糯的口感,很合陆执安的胃口,他直接将这三根玉米包括穆安竹和小玉米没有啃完的那些都吃进了肚。

玉米毕竟是主食,比较抗饿,所以在送来三根熟玉米之后,食官署那边就没有准备太复杂的菜色,而是做了份炸酱面送来。

担心面条会坨了,所以是让人跟到正院这边的小厨房煮的面,煮好立刻上桌,配了好几种臊子,随他们取用。

陆执安给馋的流口水的小玉米用肉汁拌了一小挑面条,放在了他宝宝椅的小桌板上,让他自己吃。

穆安竹只用了一小碗酸豆角肉沫臊子拌的面,陆执安就花哨多了,又是黄瓜又是青菜又是肉臊子的,搅腾了一大碗,吃了个干净。

吃完饭,离小玉米的睡觉时间就不远了。

两口子去东厢房把孩子哄睡之后才回了正房。

“殿下可是有什么事要说?”

见陆执安没有做事的意思,也没有就寝的意向,穆安竹就知道他应该是有话要和自己说了。

“嗯。”陆执安点点头,在榻上盘起腿。

“阿竹有没有听说过济民书院这两日发生的事情?”

济民书院?

穆安竹虽然久居宫中,可也不是耳目闭塞的人,对于坊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济民书院一事自然有印象。

“可是朝中大人们又在吵女子学员的事了?”

这是当下济民书院最大的争议点。

自打大年初一时,宫中发下圣旨,并给济民书院送去了一张“大恒济民书院”的牌匾之后,济民书院的名声就在民间大规模地传开了。

新年第一刊的报纸还细细罗列了这十年来济民书院的各种可对外公布的研究成果,以及造成的影响,更是在民间掀起了舆论狂潮。

有不少京城的百姓们闻风而动,直接去到了京郊的济民书院新校区,想要看看是什么样的书院能够做出这么多厉害的成就。

然后就看到了太子亲书并印了章、被雕成门联挂在校门口的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第一次听这四句话的时候,连梅永言那样的大儒都会为之震撼,更别说是百姓们了。

他们虽然没有多少学识,但话还是能听得懂的。

来凑热闹的人里也有不服气的书生,刚到门口就被这四句话震撼,转而开始给大家伙解释这段话的意思。

这里可没有张载先生,也没有横渠四句这个说法。

在此之前,这四句话也只是作为校训,在书院中流传,外人很少知道。

也就是为了给济民书院造势,陆执安这才让人做成了楹联的模样,挂在了学校门口。

只是他实在是低估了这四句话的威力。

这个消息刚一传出的时候,京中作为文风最鼎盛的地方,有相当一部分的书生其实是不服气的。

在他们看来,这些不过是奇技淫巧,虽然有不少造物与国有利,但毕竟是小道。论起治国这件事,还是得他们来。

但是在这被称为“济民四句”的惊世之言一出,无论是真的为之折服,还是被浩浩荡荡的民意裹挟而不敢出声。

总之,再没有一个人敢于直接站出来反对以济民书院为学生为首、包括了研究院研究员们,以及民间大匠们为骨架组建起来的大恒科学院。

科学院上设院长一职,由当世成果最高、德高望重者担任,同时,皇帝兼任名誉院长。

院长之下,设置社会科学院、自然科学院、工程科学院三个机构,各有院长一人,分管社科理论、科学理论、工程科学三个领域的顶尖人才。

从品级上来说,大恒科学院院长位居一品,副院长与下属三院的院长为从一品,其下设置的院士一衔,则是正二品。

让朝中百官最为震动的是,科学院中的这三个品级的头衔,悉数获得见官大一级的恩旨。

也就是说,哪怕只是个院士,都能和各部尚书平起平坐。

而被任命为第一任大恒科学院院长的梁禄,更是成了和战功赫赫的镇国公同品级的人物。

凭空多了一群人压在自己的头上,官员们心中不是不气,只是现在物议沸腾的模样,他们根本不敢出头。

只能任由科学院成功组建起来。

唯一值得庆幸的大约是,当下院士一职还都空着吧。

毕竟,一个院长、五个副院长、三个下属院长,以及各自的三个副院长,这些都是有明确数量限制的。

但是院士……那却是只以研究成果论,而不管数量的啊!

这个数字,可以是零,自然……也可以是无数。

他们恨不得让这个数字一直保持在零上!

但这是不可能的。

现在院士的数量是零,不过是因为当下还没有人抵达陆执安心目中院士所需要有的高度。

所以哪怕是书院中的学生们、研究院们的骨干们都已经做出了不少的成果,也没有人获批成为院士,而是以研究小组的形式归入科学院各院门下。

当然了,没有毕业的学生们自然是不在这个范围内的。

也正是因为陆执安的高要求,以至于朝中百官在这件事上找不出错漏,就只能在别的事情上动脑筋。

怎么也要打压一下科学院的风头才能安心。

于是,济民书院里的女学生们,就成了他们眼中最大的突破口。

这件事闹得颇大,在朝上已经吵了三天了,连不问政事的穆安竹都有所听闻。

陆执安点了点头。

“这群人,为了打压对手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陆执安是真的生气。

前面两天吵架,体谅他们毕竟是在地位上受到了冲击,所以陆执安也只是拿女学生们的各项成果并不逊色于男学员来给大家举例,试图让他们明白,男女之间的起点原本是没有什么不同。

只是这群人越来越像是被人侵占了地盘的暴怒狂狮,越发地听不进人话。

今日更是过分,竟然拿书院里男女同学说事,试图给女学生们泼一桶不清白的脏水。

陆执安是不在乎所谓清白名节的,但是这个时代在乎,他也不能代表学生们学生们是否在乎。

这些人,是要把女学生们往死路上逼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