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同契-下(1/2)
重刋道藏辑要
参同契
中篇上卷御政计四章此乃中之上也
上篇十五章分御政养性伏食三卷应药物炉鼎火候三要
金丹大道巳无余藴然但举其体统该括处尙有细微作用
未及悉究恐学者不察流入差别门庭故此篇仍分三卷将
差别处逐段剖析与上篇处处表里相应近代诸家有分上
篇爲经此篇爲注者又有分四言爲经五言爲注者不知彻
首彻尾贯通三篇始成一部参同契千载之下孰从定其爲
经爲注而徒破碎章句乎俱系臆说槩所不取
此卷专言御政而养性伏食已寓其中义同上篇
四象环中章第十六
乾刚坤柔配合相包阳禀阴受雌雄相须须以造化精炁乃舒
坎离冠首光曜埀敷玄冥难测不可画图圣人揆度参序元基
四者混沌径入虚无六十卦周张布爲舆龙马就驾明君御时
和则随从路平不邪邪道险阻倾危国家
此章言乾坤坎离自相造化明先天环中之妙也
乾刚坤柔配合相包阳禀阴受雌雄相须须以造化精炁乃舒
此节言乾坤爲坎离之体也盖乾坤者易之门戸实坎离之
所自出乾元爲天地之始坤元爲万物之母乾动而直其体
本刚故资始而有父道坤静而翕其体本柔故资生而有母
道两者自相配合包含万化故曰乾刚坤柔配合相包父主
秉与能知大始所谓雄阳播元施也母主含受能作成物所
谓雌阴化黄包也故曰阳禀阴受雌雄相须两者相须始成
造化造者自无而之有化者自有而之无自无而之有则眞
空形爲妙有乾中藏坤自有而之无则妙有返爲眞空坤中
藏乾乾中藏坤是爲太乙元精坤中藏乾是爲元始祖炁主
宾顚倒造化之妙见矣故曰须以造化精炁乃舒此言乾坤
交而生坎离药物卽易所谓天地絪緼万物化醕也
坎离冠首光曜埀敷玄冥难测不可画图圣人揆度参序元基
四者混沌径入虚无
此节言坎离爲乾坤之用也乾坤一媾中间便成坎离离爲
至阴之精坎乃至阳之炁杳冥恍惚虽後天地而用实先天
地而生造化得之而爲日魂月魄光明普照能生万物吾身
得之而爲日精月华光明撮聚能产大药岂非坎离冠首光
曜垂敷乎夫此元精元炁恍惚杳冥之物非有非无可用而
不可见尙且难於测识岂能傅之画图全赖作易之圣多方
揆度象以乾父坤母坎男离女故篇中得以配之爲炉鼎药
物无非参序元化之基使内观者知有下手处耳学道之士
倘能法乾坤以立炉鼎攒坎离以会药物日精月光两者自
然凝聚盘旋於祖窍之中混混沌沌复返先天虚无一炁大
药在其中矣故曰四者混沌径入虚无此言坎离交而归乾
坤祖窍卽易所谓男女媾精万物化生也
六十卦周张布爲舆龙马就驾明君御时和则随从路平不邪
邪道险阻倾危国家
此节言火候之节度也除却乾坤坎离四卦应炉鼎药物余
六十卦循环布列配乎周天在一日爲子午卯酉在一月爲
晦朔弦望在一年爲春夏秋冬周流反覆循环不息有张布
爲舆之象旣有舆不可无马以驾之何谓龙马龙以御天主
於飞腾马以行地主於调服作丹之时神炁相守不敢飞腾
御天之乾龙化爲行地之坤马步步循规蹈矩有若人君统
御臣下立纲陈纪一毫不敢懈弛故曰龙马就驾明君御时
夫御车之法与御政大段相同须得六?在手调和合节舆
从马马随人稳步康庄大路宜端平而不宜欹斜若一欹斜
则险阻在前覆辙立至亦犹御政者之失其常道危及国家
矣丹道以身爲舆以意爲马御之者心君也当采取交媾之
时仗心君之主持防意马之顚劣稍一不谨未免毁性伤丹
可不戒哉总是一个主宰在车则爲御者在政则爲明君在
天则爲斗柄在丹道则爲天心皆言把柄在手也上篇御政
章中要道魁柄等句卽是此意
此章大指正与上篇首章相应乾刚坤柔一段卽乾坤门戸
之说也坎离冠首一段卽坎离匡廓之说也六十卦周一段
卽运毂正轴处中制外之说也余可类推然亦彷佛其大略
而巳
动静应时章第十七
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谓万乘之主处九重
之室发号出令顺阴阳节藏器俟时勿违卦月屯以子申?用
寅戍余六十卦各自有日聊陈两象未能究悉立义设刑当仁
施德逆之者凶顺之者吉按厯法令至诚专密谨候日辰审察
消息纎芥不正悔吝爲贼二至改度乖错委曲隆冬大暑盛夏
霜雪二分纵横不应漏刻水旱相伐风雨不节蝗虫涌沸羣异
旁出天见其怪山崩地裂孝子用心感动皇极近出已口远流
殊域或以招祸或以致福或兴太平或造兵革四者之来由乎
胸臆动静有常奉其绳?四时顺宜与炁相得刚柔断矣不相
涉入五行守界不妄盈缩易行周流屈伸反覆
此章言火候之一动一静不可失其时节也
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谓万乘之主处九重
之室发号出令顺阴阳节藏器俟时勿违卦月屯以子申?用
寅戍余六十卦各自有日聊陈两象未能究悉立义设刑当仁
施德逆之者凶顺之者吉
此节言动静不失其时爲火候之凖则也盖作丹之要全在
周天火候火候之要全在一动一静上章言六十卦周张布
爲舆巳见火候之节度与人君御政同一枢机矣枢机之发
纤毫不可苟且故复譬之以居室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
千里之外应之此易大传原文也魏公因而诠释之谓万乘
之主卽本来天君九重之室卽中宫神室天君旣处密室之
中静则寂然不动洗心退藏动则感而遂通发号出令无非
顺一阴一阳之节观天道而执天行耳当其阳极阴生是爲
月窟其卦属姤其月在午及其阴极阳生是爲天根其卦属
复其月在子时不可先则当静以待之时不可失则当动以
迎之故曰藏器俟时勿违卦月静极而动万化萌生屯之象
也屯卦内体纳子外体纳申水生在申取萌生之义故曰屯
以子申卽上篇所谓春夏据内体从子到辰已也动极而静
万化歛藏?之象也?卦内体纳寅外体纳戍火库在戍取
歛藏之义故曰?用寅戍卽上篇所谓秋冬当外用自午讫
戍亥也两卦反覆一昼一夜便分冬夏二至其余六十卦各
有昼夜反对在人引而伸之耳故曰聊陈两象未能究悉二
至旣定中分两弦上弦用春分本属卯木然德中有刑反爲
肃杀之义故曰立义设刑下弦应秋分本属酉金然刑中有
德反爲温和之仁故曰当仁施德卽上篇所谓赏罚应春秋
当沐浴之时也夫子午之一寒一暑卯酉之一杀一生阴阳
大分纎毫不可差错苟合其节则外火内符自然相应如人
主端拱九重一出令而千里之外皆应否则千里之外皆违
矣故曰逆之者凶顺之者吉
按厯法令至诚专密谨候日辰审察消息纎芥不正悔吝爲贼
二至改度乖错委曲隆冬大暑盛夏霜雪二分纵横不应漏刻
水旱相伐风雨不节蝗虫涌沸羣异旁出天见其怪山崩地裂
孝子用心感动皇极近出巳口远流殊域或以招祸或以致福
或兴太平或造兵革四者之来由乎胸臆
此节正言火候之节度逆则凶而顺则吉也火候之一静一
动如法令之不可违学道者但当按行而涉厯之凡进退往
来于二至二分界限处立心务要至诚用意务要专密谨候
其升降之日辰审察其寒温之消息入药镜所谓但至诚法
自然是也若于法令稍违仅仅纎芥不正便悔吝交至贼害
丹鼎矣何以徵之假如冬至一阳初生法当进火然须养潜
龙之萌火不可过炎夏至一阴初降法当退火然须防履霜
之渐火不可过冷倘或乖戾委曲改其常度不当炎而过炎
则隆冬返爲大暑不当冷而过冷则盛夏返爲霜雪矣至于
春秋二分阴阳各半水火均平到此便当沐浴洗心涤虑调
燮中和鼎中眞炁方得凝聚若用意不专纵横四驰便于漏
刻不应水若过盛则爲水灾火若过盛则爲旱灾而盲风怪
雨不中其节矣不特此也倘漏刻不应小则螟蝗立起玉炉
与金鼎沸腾大则山川崩裂金虎共木龙驰走以上皆所谓
逆之者凶也皆因心君放驰神室无主遂感召灾变若此修
道之士倘能回光内守须臾不离方寸若孝子之事父母视
无形而听无声如此用心自然感动皇极皇极者天中之眞
宰卽吾身天谷元神也先天元神寂然不动本无去来向背
但後天一念才动吉凶祸福旋卽感通譬孝子之事父母形
骸虽隔方寸潜通虽在千里之外疴痒疾痛无不相关岂非
近出已口远流殊域乎此则漏刻皆应灾变不干卽所谓顺
之者吉也可见只是一感通之机或逆之而召祸或顺之而
致福或端拱而获太平之庆或躁动而酿兵革之灾吉凶悔
吝之端岂不由居室者之胸臆耶盖逆则凶顺则吉吉凶相
对悔吝介乎其中虽然吉一而已凶悔吝居其三可不愼乎
动静有常奉其绳?四时顺宜与炁相得刚柔断矣不相涉入
五行守界不妄盈缩易行周流屈伸反覆
此节结言动静有一定之时不可失其凖也盖丹道之动静
与造化同动极而静入于杳冥则当虚巳以待时静极而动
出于恍惚则当用意以采取若当静而参之以动或当动而
参之以静卽属矫揉造作失其常道矣故日动静有常奉其
绳?旣知动静之常时当二至便该进火退符时当二分便
该温养沐浴各得其宜方与四时之正气相应故曰四时顺
宜与炁相得刚属武火柔属文火身心未合之际当用武火
以煆炼之不可稍涉于柔神炁旣调之时当用文火以固济
之不可稍涉于刚故曰刚柔断矣不相涉入金丹之要全在
和合四象攒簇五行四象环布土德居中东西南北各有疆
界不可过不可不及故曰五行守界不妄盈缩有阴阳之炁
卽有刚柔之质有刚柔之质卽有动静之时此吾身中眞易
也眞易周流一身屈伸反覆无不合宜卽如人君一发号出
令而千里之外皆应者矣
此章详言火候节度与上篇首章屯?早晚春秋寒暑等句
互相发明上篇举其大概故有得而无失此处详其纎微故
得失并列俾学道者知所法戒耳
坎离交媾章第十八
晦朔之间合符行中混沌鸿蒙牝牡相从滋液润泽施化流通
天地神明不可度量利用安身隐形而藏始于东北箕斗之乡
旋而右转呕轮吐萌潜潭见象发散精光昴毕之上震出爲徵
阳炁造端初九潜龙阳以三立阴以八通三日震动八日兑行
九二见龙和平有明三五德就乾体乃成九三夕惕亏折神符
盛衰渐革终还其初巽继其统固济操持九四或跃进退道危
艮主进止不得踰时二十三日典守弦期九五飞龙天位加喜
六五坤承结括终始韫养众子世爲类母上九亢龙战德于野
用九翩翩爲道规矩阳数已讫讫则复起推情合性转而相与
循环璇玑升降上下周流六爻难以察覩故无常位爲易宗祖
此章言坎离交而产药应一月之晦朔弦望乃小周天之火
候也
晦朔之间合符行中混沌鸿蒙牝牡相从滋液润泽施化流通
天地神明不可度量利用安身隐形而藏
此节言晦朔之交日月会合爲大药之根本也造化之妙动
静相生循环无端然不翕聚则不能发散不蛰藏则不能生
育故以元会计之有贞而後有元以一??计之有冬而後有
春以一日计之有亥而後有子以一月计之必有晦而後有
朔此终则有始之象也何以谓之晦朔月本无光受日魂以
爲光至三十之夕光尽体伏故谓之晦此时日与月并行于
黄道日月合符正在晦朔中间吾身日精月光一南一北赖
眞意以追挕之方交会于中黄神室水火旣济正在虚危中
间虚极静笃神明自生卽一刻中眞晦朔也故曰晦朔之间
合符行中造化之日月以魂魄相包吾身之日月以精光相
感当神归炁穴之时不覩不闻无天无地璇玑一时停轮复
返混沌再入鸿蒙卽此混混沌沌之中眞阴眞阳自相配合
故曰混沌鸿蒙牝牡相从元牝相交中有眞种元炁絪緼杳
冥恍惚正犹日魂施精月魄受化自然精炁潜通故曰滋液
润泽施化流通方其日月合符之际天气降入地中神风静
默山海藏云一点神明包在混沌窍内无可觅处此卽一念
不起鬼神莫知境界故曰天地神明不可度量天入地中阳
包阴内归根复命深藏若虚不啻龙蛇之蛰九渊珠玉之隐
川泽谭景升曰得灏炁之门所以归其根知元神之囊所以
韬其光此之谓也故曰利用安身隐形而藏
始于东北箕斗之乡旋而右转呕轮吐萌潜潭见象发散精光
昴毕之上震出爲徵阳炁造端初九潜龙
此节言艮之一阳反而爲震也人知月至晦日乃失其明不
知寔始于下弦下弦属艮後天艮位居东北于十二辰当丑
寅之间于二十八宿当箕斗之度盖天道左旋主顺行顺起
于子中地炁右转主逆行逆起于丑寅之间欲知天道主顺
当以一??次序观之一??之序自北而东以讫于南自南而
西以讫于北从子到丑从丑到寅出乎震而成乎艮後天顺
行之五行也欲知地炁主逆当以一月纳甲徵之纳甲之运
子当右转却行以至于未申自北转西自西转南是爲上弦
之炁其象爲得朋午乃东旋逆行以至于寅丑自南转东自
东转北是爲下弦之炁其象爲丧朋两弦交会正当晦朔中
间剥在艮而复在震先天逆用之五行也金丹之道全用先
天纳甲与天上太阴同体太阴眞水生于午自十六一阴之
巽至廿三二阴之艮阴来剥阳仅存硕果又自东转北正值
丑寅之交箕水斗木二宿度上旋入乙癸艮之一阳尽丧而
爲坤在吾身爲神入炁中万化归根卽所云午乃东旋东北
丧朋之象也此时阴极阳生太阳眞火卽生于子盖阳无剥
尽之理日月掸持正在北方虚危之地交会旣毕渐渐自北
转西月魄到此微露阳光谓之旋而右转呕轮吐萌一点眞
火隐然沉在北海中谓之潜潭见象发散精光迨精光渐渐
逼露一日二日以至三日正值未申之交昴日毕月二宿度
上庚方之上昏见一鈎如仰盂之状坤中一阳才出而爲震
在身中爲铅鼎初温药苗新嫩卽所云子当右转西南得朋
之象也阳炁虽然发生但造端托始火力尙微正应乾卦初
九潜龙之象到此只宜温养子珠不得遽用猛火此节言日
月合璧产出金丹大药卽系活子时作用尹眞人云欲求大
药爲丹本须认身中活子时正此义也晦朔之间坎离交而
成乾乾爲眞金故称金丹所以金丹火候专应乾卦六阳
阳以三立阴以八通三日震动八日兑行九二见龙和平有明
此言二阳之进而爲兑也三爲少阳之位属震八爲少阴之
数属兑震卦阴中含阳故曰阳以三立兑卦阳中带阴故日
阴以八通初三月出庚方有震动之象初八上弦月见丁方
有兑行之象月到上弦鼎中金精始旺龙德正中故又爲九
二见龙和平有明之象然震之一阳才动于二阴之下兑之
一阴巳行于二阳之上德中有刑生中带杀此沐浴之时也
三五德就乾体乃成九三夕惕亏折神符盛衰渐革终还其初
此言三阳到乾阳极而阴生也月至望日三五之德始圆乃
成乾体此时药巳升鼎金精盛满光彻太虚然盛极而衰当
防亏折故有九三夕惕之象正当终日乾乾之时乾道渐渐
变革巽之一阴巳来受符阳之终卽阴之初此守城之时也
巽继其统固济操持九四或跃进退道危
此言一阴之退而爲巽也乾体旣纯阳火过盛当继之以阴
符全赖巽体一阴爲之固济操持收歛阳炁此时乾四之或
跃巳变爲坤四之括囊盖金丹火候只取乾中三阳三阳退
处便是三阴进极而退当防其道途之危此虑险之时也
艮主进止不得踰时二十三日典守弦期九五飞龙天位加喜
此言二阴之退而爲艮也一阳在上硕果独存阳之向进者
到此截然而止此时水火均平鼎中阳炁渐渐凝聚渐渐归
藏时不可踰恰当二十三日典守下弦之期乾五之飞龙在
天变爲坤五之黄裳元吉刑中有德杀中带生故有天位加
喜之象此亦沐浴之时也
六五坤承结括终始韫养众子世爲类母上九亢龙战德于野
此言纯阴返坤阴极而阳生也六五二字虽似专指坤卦第
五爻寔则一月弦望晦朔之统会也盖八卦纳甲乾坤括始
终包罗六子在内六子皆赖乾父以资始赖坤母以代终一
月之造化统体三阴三阳月爲太阴水体纯黑无光特感受
太阳金精寄体生光一阳生于震自朔到望乃是乾之寄体
一阴生于巽自望到晦方是坤之本体究竟彻始彻终一点
阳光总属太阳乾精特借坤中阴魄爲之承载挕受耳乾父
之精全赖坤母之体包承而结括之自坤之初爻到五爻一
月之候恰好完足故曰六五坤承结括终始六子总不出乾
坤范围但三男三女各从其类阳魂总是日光属之乎乾阴
魄总是月精属之乎坤然三阴皆统体于乾者乾元统天之
旨也父道也三阳皆寄体于坤者坤元承天之旨也母道也
所以乾之世在上九称宗庙爻寔爲六子之父坤之世在上
六称宗庙爻寔爲六子之母此以坤之承顺乎乾者言之故
曰韫养众子世爲类母金丹大药其初原从坤炉中産出方
得上升乾鼎升而复降落在黄庭养火之功仍在坤炉以静
待一阳之复彻始彻终俱有母道然则乾之上九变尽则爲
坤之上六矣不知阳无剥尽之理硕果在上巍然不动此则
京氏火珠林易取上爻爲宗庙不变之义也所以坤上六爻
辞曰龙战于野其血元黄战野之龙卽乾上九之亢龙也阴
极而阳与之战一战後方得和合坤爲无极之乡故称于野
後天乾居西北至阴之地故又曰战于乾元属乾黄属坤得
此一战元黄始交中孕阳精便成震体所以震爲元黄地中
有雷一阳初动劈破鸿蒙转爲朔旦之复矣
用九翩翩爲道规矩阳数已讫讫则复起推情合性转而相与
循环璇玑升降上下周流六爻难以察覩故无常位爲易宗祖
此节言坎离二用循环不穷爲通章结尾乾三坤六合而成
九乾之用九得以兼坤坤之用六不得兼乾观上文三阳三
阴皆统于乾而坤特包承其间可见举乾九则坤六在其中
矣况金丹大道本诸乾性乾乃纯阳必链以九转而始就故
日用九翩翩爲道规矩乾属太阳阳穷于九化爲少阴先天
之乾一转作後天之离九一旣爲九九复爲一本来无首无
尾故曰阳数已讫讫则复起卽後面所谓一九之数终而复
始也坎中有金精精在于西离中有木性性在于东东西间
隔相会无因全赖斗柄斡旋其间金情自来归性故曰推情
合性转而相与古人设璇玑玉衡所以象周天之运旋只此
性情二物出日入月一上一下一升一降经之爲南北纬之
斯爲东西南北以子午爲经东西以卯酉爲纬若璇玑之循
环运旋莫测其端此卽卯酉周天之作用也故曰循环璇玑
升降上下自震到乾自巽到坤三阳三阴自相消息中间不
见坎离爻位然日往月来月往日来其间进退消息莫非坎
离妙用寔无可见者故曰周流六爻难以察覩一日一月把
握乾坤周流六虚是谓无体之易卽此无体之易统乎天心
爲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所从出岂非无常位而爲易
之宗祖者乎乾元统天配成九转故用九爲道之规矩日月
爲易本无方体故金丹爲易之宗祖互言之也
此章专言金丹作用其初晦朔交会取坎填离情来归性乃
産一阳是爲金丹之基旣而庚方药生从坤到乾上升下降
配成三阳是爲金丹之用所谓小周天火候是也此系参同
契中要紧关键然必合下章观之方尽其妙
契坤交媾章第十九
朔旦爲复阳气始通出入无疾立表微刚黄钟建子兆乃滋彰
播施柔暖黎蒸得常临炉施条开路生光光曜渐进日以益长
丑之大吕结正低昂仰以成泰刚柔并隆阴阳交接小往大来
辐辏于寅进而趋时渐厯大壮侠列卯门榆荚堕落还归本根
刑德相负昼夜始分夬阴以退阳升而前洗濯羽翮振索宿尘
乾健盛明广被四隣阳终于已中而相干姤始纪序履霜最先
井底寒泉午爲甤宾宾伏于阴阴爲主人遯世去位收歛其精
怀德俟时栖迟昧冥否塞不通萌者不生阴伸阳屈毁伤姓名
观其权量察仲秋情任畜微稚老枯复荣荠麦萌蘖因冒以生
剥烂肢体消灭其形化炁旣竭亡失至神道穷则反归乎坤元
恒顺地理承天布宣元幽远眇隔阂相连应度育种阴阳之元
寥廓恍惚莫知其端先迷失轨後爲主君无平不陂道之自然
变易更盛消息相因终坤始复如循连环帝王乘御千载常存
此章言乾坤交而结丹应一??之六阳六阴乃大周天之火
候也
朔旦爲复阳气始通出入无疾立表微刚黄钟建子兆乃滋彰
播施柔暖黎蒸得常
此节言一阳之动而爲复乃还丹之初基也前章言坎离会
合力産大药是活子时作用所谓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
可爲者也大药一産卽用先天纳甲阳升阴降火候谓之小
周天直待一周旣毕正子时到方用大周天火候何谓正子
时自震到乾动极而静自巽到坤静极复动致虚而至于极
守静而至于笃一点眞阳深藏九地是爲亥子之交迨时至
机动无中生有忽然夜半雷声震开地戸从混沌中剖出天
地之心方应冬至朔旦故曰朔旦爲复阳炁始通所谓一阳
初动处万物未生时此吾身中正子时也一阳初复其气尙
微此时当温养潜龙不可遽然进火先王以至日闭关内不
放出外不放入皆所以链爲表衞护此微阳故曰出入无疾
立表微刚阳炁虽微其机巳不可遏于十二律正应黄锺于
十二辰正应斗柄建子皆萌动孳长从微至着之象故曰黄
锺建子兆乃滋彰阳火在下铅鼎温温自然冲融柔暖羣阴
之中全赖此一点阳精爲之主宰故曰播施柔暖黎蒸得常
黎蒸在卦爲五阴在人爲周身精炁得常者在卦爲一阳在
人爲一点阳精主持万化之象此言一阳来复立大丹之基
也
临炉施条开路生光光耀渐进日以益长丑之大吕结正低昂
此言二阳之进而爲临也进到二阳炉中火炁渐渐条畅从
此开通道路生发光明光耀渐渐向进而日晷益以长矣维
时斗柄建丑律应大吕先低後昂亦进火之象
仰以成泰刚柔并隆阴阳交接小往大来辐辏于寅进而趋时
此言三阳之进而爲泰也三阳仰而向上正当人生于寅开
物之会木德方旺火生在寅阴阳均平故曰刚柔并隆此时
天炁下降地炁上升小往大来阴阳交接亟当发火以应之
且正月律应太簇故有辐辏趋时之象
渐厯大壮侠列卯门榆荚堕落还归本根形德相负昼夜始分
此言四阳之进而爲大壮也日出东方卯位卯爲太阳之门
在一??爲春分二月建卯律应夹锺故曰侠列卯门进火到
四阳生炁方盛然木中胎金生中带杀故榆荚堕而归根有
德返爲刑之象春分昼夜始平水火各半是爲上弦沐浴之
时
夬阴以退阳升而前洗濯羽翮振索宿尘
此言五阳之进而爲夬也五阳上升一阴将尽势必决而去
之三月建辰律应姑洗有洗濯羽翮振索宿尘之象如大鹏
将徙南溟则振翮激水扶摇而上河车到此不敢停留过此
则运入崑仑[降-?+山]顶矣
乾健盛明广被四隣阳终于已中而相干
此言六阳之纯而爲乾也四月建已律应仲吕此时阳升到
顶九天之上火光徧彻金液滂流故有乾健盛明广被四隣
之象然阳极于已一阴旋生阴来干阳故曰中而相干就六
阳而论则以已爲终局就终坤始复而论则又以乾爲中天
各取其义也
姤始纪序履霜?先井底寒泉午爲甤宾宾伏于阴阴爲主人
此言一阴之退而爲姤也六阳到乾阳极阴生便当退火进
水巽之一阴却入而爲主阳火极盛之时鼎中已伏阴水正
犹盛夏建午之月井底反生寒泉履霜之戒所以系坤初爻
也阴入爲主阳返爲宾姤之月窟正与复之天根相对午月
律应甤宾亦主宾互换之象
遯世去位收歛其精怀德俟时栖迟昧冥
此言二阴之退而爲遯也六月建未律应林锺二阴浸长阳
气渐渐收歛入鼎如贤者之遯世潜处山林故曰怀德俟时
栖迟昧冥
否塞不通萌者不生阴伸阳屈毁伤姓名
此言三阴之退而爲否也此时阳归于天阴归于地二气不
交万物不生七月建申律中夷则夷者伤也水生在申能侵
灭阳火故有阴伸阳屈毁伤姓名之象
观其权量察仲秋情任畜微稚老枯复荣荠麦萌蘖因冒以生
此言四阴之退而爲观也月出西方酉位在一??爲秋分律
应南吕金炁肃杀草木尽凋然金中胎木杀中带生所以物
之老者转稚枯者复荣荠麦之萌蘖遂因之以生有刑返爲
德之象秋分昼夜始平水火各平是爲下弦沐浴之时月令
仲秋同度量平权衡故开首曰观其权量
剥烂肢体消灭其形化炁旣竭亡失至神
此言五阴之退而爲剥也九月建戍律应无射阴来剥阳阳
炁消灭无余如草木之肢体剥烂无余惟有顶上硕果巍然
独存故曰剥烂肢体消灭其形戍爲闭物之会由变而化神
炁内守若存若亡故曰化炁旣竭亡失至神要知形非眞灭
也以剥落之极而若消灭耳神非眞亡也以归藏之极而若
亡失耳卽是六阴返坤之象
道穷则返归乎坤元恒顺地理承天布宣元幽远渺隔阂相连
应度育种阴阳之元寥廓恍惚莫知其端先迷失轨後爲主君
此言六阴之返而爲坤终则复始也十月纯阴建亥律应应
锺乃造化闭塞之候吾身归根复命之时也盖人以乾元爲
性坤元爲命有生以後一身内外皆阴故以坤元爲立命之
基起初一阳之复原从纯坤中透出乾元积至六阳之乾命
乃全归乎性矣旣而一阴之姤又从纯乾中返到坤元积至
六阴之坤性又全归乎命矣故曰道穷则返归乎坤元性旣
归命元神潜归炁中寂然不动内孕大药正犹时至穷冬万
物无不蛰藏天炁降入地中地炁从而顺承之藏用之终卽
是显仁之始一点天机生生不穷故曰恒顺地理承天布宣
天之极上处距地之极下处八万四千里上极元穹下极幽
冥似乎远眇而不相接然日光月精同类相亲如磁石吸铁
一毫不相隔阂故曰元幽远眇隔阂相连天中日光与地中
月精一阴一阳及时交会呼吸含育滋生眞种便是先天乾
元祖炁故曰应度育种阴阳之元元牝初交大药将産正当
亥子中间一动一静之间爲天地人至妙之机关虽有圣哲
莫能窥测所谓恍惚阴阳生变化絪緼天地乍回旋中间些
子好光景安得工夫着语言是也故曰寥廓恍惚莫知其端
其初混沌未分天心在中元黄莫辨故曰先迷失轨旣而鸿
蒙初剖天根一动万化自归故曰後爲主君卽坤彖辞先迷
後得主之义也此时一阳复生又转爲初九之震矣
无平不陂道之自然变易更盛消息相因终坤始复如循连环
帝王乘御千载长存
此节言动静相生循环无端爲通章结尾六阳升而进火六
阴降而退符动极生静静极生动皆天道自然之运故曰无
平不陂道之自然阴阳反复见交易变易之理阳盛则阴必
衰阴消则阳必息故曰变易更盛消息相因动静无端终始
无极晦之终卽朔之始亥之终卽子之始坤之终卽复之始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尾故曰终坤始复如循连环火
候之妙上凖造化下凖人身内可治心外可治世帝王乘此
道以御世则厯数千年可永丹士得此道以链心则法身千
劫长存故曰帝王乘御千截长存此系中篇御政末章故结
到帝王御世正与上篇末章明堂布政相应
此章详言大周天火候与上章首尾相足盖坎离一交方産
大药大药旣産方可采取采取入炉方可煆炼上章说采取
之候此章才说煆炼之候其采取也须识活子时作用直待
晦朔之交两弦合精庚方月现水中生金恍惚杳冥然後觅
元珠于罔象之中运眞火于无爲之内至於月圆丹结是谓
金丹其煆炼也须识正子时作用直待亥子中间一阳初动
水中起火方用闭任开督之法吹之以巽风鼓之以槖龠趂
此火力壮盛驾动河车满载金液自太元关逆流上天谷穴
交会之际百脉归元九关彻底金精贯顶银浪滔天景象不
可殚述交会旣毕阳极阴生卽忙开关退火徐徐降下重楼
此时正要防危虑险涤虑洗心直到送归土釡而止谓之乾
坤交姤罢一点落黄庭丹旣入鼎须用卯酉周天火候才得
凝聚圣胎已结更须温养再加乳哺之功及乎胎完炁足婴
儿移居上田先天元神变化而出自然形神俱妙与道合眞
是谓九转金液还丹然此两般作用一内一外有天渊之别
从上圣师口口相传不着于文魏公亦不敢尽泄天机姑以
一月之弦望晦朔喻金丹一刻之用以一??之六阴六阳喻
还丹九转之功自有眞正火候秘在其中学道遇师之士自
当得意而忘象矣
中篇中卷养性共计四章此乃中之中也
此卷专言养性而御政伏食巳寓其中义同上篇
性命归元章第二十
将欲养性延命却期审思後末尝虑其先人所禀躯体本一无
元精云布因炁托初阴阳爲度魂魄所居阳神日魂阴神月魄
魂之与魄互爲室宅性主处内立置鄞鄂情主营外筑爲城郭
城郭完全人民乃安爰斯之时情合乾坤乾动而直炁布精流
坤静而翕爲道舍庐刚施而退柔化以滋九还七返八归六居
男白女赤金火相拘则水定火五行之初上善若水淸而无瑕
道之形象眞一难图变而分布各自独居类如鸡子白黑相符
纵横一寸以爲始初四肢五藏筋骨乃俱弥厯十月脱出其胞
骨弱可卷肉滑若饴
此章言性命同出一源立命正所以养性也
将欲养性延命却期审思後末当虑其先人所禀躯体本一无
元精云布因炁托初阴阳爲度魂魄所居
此节言养性之功当彻究性命根源也何谓性一灵廓彻圆
同太虚卽资始之乾元也何谓命一炁絪緼主持万化卽资
生之坤元也此是先天性命在父母未生以前原是浑成一
物本无汚染不假修证一落有生以後太极中分性成命立
两者便当兼修然性本无去无来命却有修有短若接命不
住则一灵倐然长往矣修道之士要做养性工夫必须从命
宗下手故曰将欲养性延命却期何谓??期凡人之命各有
定期其来不能却其去亦不能却惟大修行人主张由我不
受造化陶冶命旣立住眞性在其中矣人若不知本来眞性
末从何归了性是末後大事不知欲要反终先当原始必须
反覆穷究思我这点眞性未生以前从何而来旣生以後凭
何而立便知了命之不可缓矣故曰审思後末当虑其先最
後受胎之时不过秉父精母血包罗凝聚结成幻躯此乃有
形之体非眞体也我之眞体本同太虚光光净净本来原无
一物故曰人所禀躯体本一无及至十月胎圆太虚中一点
元精如云行雨施倐然依附直入中宫神室作我主人于是
劈开祖窍?地一声天命之性遂分爲一阴一阳矣盖後天
造化之气若非先天元精则无主而不能灵先天元精若非
後天造化之气则无所依而不能立可见性命两者本不相
离故曰元精云布因气托初後天之造化旣分一阴一阳阳
之神爲魂魂主轻淸属东方木液阴之神爲魄魄主重滞属
西方金精两者分居坎离匡廓之内故曰阴阳爲度魂魄所
居盖命之在人旣属後天造化便夹带情识在内只因本来
眞性搀入无始以来业根生灭与不生灭和合而成八识识
之幽微者爲想想之流浪者爲情情生智隔想变体殊顚倒
眞性枉入轮回矣所以学人欲了性者当先了命
阳神日魂阴神月魄魂之与魄互爲室宅性主处内立置鄞鄂
情主处外筑爲城郭城郭完全人民乃安
此节正言後天立命之功後天一魂一魄分属坎离盖以太
阳在卯故离中日魂爲阳之神太阴在酉故坎中月魄爲阴
之神两者体虽各居然离已曰光正是月中玉兎日魂返作
阴神矣坎戊月精正是日中金乌月魄返爲阳神矣故曰魂
之与魄互爲室宅後天两物虽分性命其实祖性全寄于命
盖一落阴阳莫非命也且命元更转爲情盖阴阳之变合莫
非情也惟其性寄于命故离中元精坎中元炁总谓之命惟
其命转爲情故日中木魂月中金魄总谓之情只有祖窍中
一点元神方是本来眞性元神爲君安一点于窍内来去总
不出门岂非性主处内立置鄞鄂乎精气爲臣严立堤防前
後左右遏绝奸邪岂非情主处外筑爲城郭乎堤防旣固主
人优游于密室之中不动不揺不惊不怖故曰城郭完全人
民乃安始而处内之性巳足制情旣而营外之情自来归性
宾主互参君臣道合此爲坎离交会金丹初基立命正所以
养性也
爰斯之时情合乾坤乾动而直炁布精流坤静而翕爲道舍庐
刚施而退柔化以滋
此节言後天返爲先天也後天坎离卽是先天乾坤只因乾
坤一破性转爲情从此情上用事随声逐色不能还元至于
两物会合城郭完而鄞鄂立则情来归性离中之阴复还于
坤坎中之阳复还于乾矣故曰爰斯之时情合乾坤乾性至
健静则专而动则直一点元神爲精气之主宰至刚至直而
不可御故曰乾动而直炁布精流此言元神之立爲鄞鄂卽
所谓乾元资始者也坤性至顺动则关而静则翕乾中眞炁
流布坤乃顺而承之一点元神絪緼化醕韫养在中黄土釡
故曰坤静而翕爲道舍庐此言元神之本来胞胎卽所谓坤
元资生者也乾父刚而主施不过施得一点眞气坤母柔而
主化须在中宫时时滋育方得成胎故曰刚施而退柔化以
滋此言坎离会合産出先天元神卽金丹妙用也
九还七返八归六居男白女赤金火相拘则水定火五行之初
此节言四象五行混而爲一炁也坎离旣复爲乾坤则後天
之四象五行无不返本还原矣何以言之天一生水地六成
之北方之精也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南方之神也天三生木
地八成之东方之魂也地四生金天九成之西方之魄也水
火木金爲四象并中央戊巳土爲五行究竟所谓四象五行
只是坎离两物坎卦从坤而出北方之水属阴本数得六加
以天一之阳便合成七数离卦从乾而出南方之火属阳本
数得七加以地二之阴便合成九数今者北方之坎返而归
乾南方之离还而归坤岂非九还七返之象乎北方之一归
於南方之七共得八数南方之二归于北方之六亦得八数
而独云居者盖北方之一旣归于南止存水之成数居其所
而不迁恰好六数矣岂非八归六居之象乎又须知四象原
是两物旣然九还七返自然八归六居矣故悟眞篇单言还
返益见造化之妙二与七并配成西方之金色转爲白一与
六并配成南方之火色转爲赤白属金赤属火取西方之金
炼以南方之火故曰男白女赤金火相拘天一之水从乾宫
而出原是太阳眞火地二之火从坤宫而出原是太阴眞水
直到一返一还方得以水归水以火归火复其原初本体故
曰则水定火五行之初前云金火此又何以云水火盖後天
造化之妙只是一坎一离而千变万化各异其名以言乎坎
离本位则曰水火以言乎两弦之炁则曰金水以言乎甲庚
之用则曰金木以言乎伏炼之功则曰金火顚倒取用不可
穷诘究只是水火二物後天水火虽分二物究只是先天一
炁坎离旣巳复爲乾坤卽此便是九还七返八归六居而化
作先天一炁矣
上善若水淸而无瑕道之形象眞一难图变而分布各自独居
此节言先天一炁爲大丹之基也盖道本虚无始生一炁只
此一炁鸿蒙未分便是先天眞一之水非後天有形之水也
学道之士若能挕情归性并两归一才复得先天眞水水源
至淸至洁此时身心打成一片不染不杂自然表里洞彻有
如万顷水壶故曰上善若水淸而无瑕大道离相离名本无
形象及其生出一炁似乎可得而形容矣然此眞一之炁杳
冥恍惚形于无形象于无象非一切意识可以卜度揣摩而
得故曰道之形象眞一难图眞一之水便是中宫一点鄞鄂
所谓太乙含眞炁也合之爲一炁分之则爲两物又分之则
爲四象五行交会之时五行变化全在中央旣而木仍在东
金仍在西火仍在南水仍在北各居其所矣故曰变而分布
各自独居此段言眞一之水实爲丹基入药镜所云水乡铅
只一味是也学者若知攒五合四会两归一之旨鄞鄂成而
圣胎结矣
类如鸡子白黑相符纵横一寸以爲始初四肢五脏筋骨乃俱
弥厯十月脱出其胞骨弱可卷肉滑若饴
此节特显法身之形象也圣胎初凝一点元神潜藏神室混
混沌沌元黄未剖黑白未分有如鸡子之状故曰类如鸡子
白黑相符神室中间方圆恰好径寸法身隐于其中优游充
长与赤子原初在母腹中一般造化故曰纵横一寸以爲始
初温养眞胎必须从微至着始而成象继而成形四肢五脏
并筋络骨节之类件件完备具体而微故曰四肢五脏筋骨
乃俱须知四象五行包络法身便如四肢五脏法身渐渐坚
凝便如筋骨非眞有形象也温养旣足至于十月胎完赤子
从坤炉中跃然而出上升乾鼎从此重安炉鼎再造乾坤别
有一番造化我之法身才得通天彻地混合太虚故曰弥厯
十月脱出其胞而有骨弱可卷肉滑如饴之象矣此段言法
身形象与母胎中生身受炁之初同一造化但顺则生人逆
则成丹有圣与凡之别耳
此章是养性第一关键与上篇两窍互用章相应
二炁感化章第二十一
阳燧以取火非日不生光方诸非星月安能得水浆二炁玄且
远感化尙相通何况近存身切在于心胸阴阳配日月水火爲
效徵
此章言水火两弦之炁以同类相感也上章言魂之与魄互
爲室宅卽水火两物也金丹之道以日月爲体以水火爲用
体则互藏用则交入日月非水火体无所施水火非日月用
无所出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莫不皆然阳燧是火珠形如铜
镜其体中实象坎中一阳此物秉太阳火精故世人用以取
火然必向日中取之才能得火只因这点眞阳原是日魂之
光日爲光之所聚阳燧爲光之所招以火取火安得不灵故
曰阳燧以取火非日不生光方诸是蚌珠其体中虚象离中
一阴此物秉太阴水精故世人用以取水然必向月下取之
才能得水只因这点眞阴原是月魄之精月爲精之所藏方
诸爲精之所挕以水取水安得不应故曰方诸非星月安能
得水浆此卽坎离互用之旨也天上之日月与世间之水火
相去不知几万里可谓元旦远矣然而隔阂潜通如磁吸铁
正以同类易亲故二炁自爲感化而相通也远取诸物无情
者尙且相感如此矧近取诸身有情之眞水眞火切在方寸
之间至虚至灵一呼卽应两弦眞炁有不相感化者乎所以
离中眞水往而流戊坎中眞火来而就已假法象而采太阴
之精立鼎器以聚太阳之炁自然同类相从结成鄞鄂盖眞
阴眞阳互藏其宅便是吾身之日月日光月精相胥爲用便
是吾身之水火其间采取感召全仗中黄眞意卽吾身阳燧
方诸之妙用也故曰阴阳配日月水火爲效徵
此章专言二物相感同气相求发明大易性情宗旨盖寂然
不动性之体也感而遂通情之用也离之情常在于北坎之
情常在于南此日月之所以合壁而水火之所以交也离中
眞水复归于北坎中眞火复归于南此乾坤之所以还元而
鄞鄂之所以立也周易上经首乾坤取其定位以立体也下
经首咸恒取其交感以致用也泽上山下其卦爲咸孔子翼
之曰二气感应以相与又曰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可见天地
间只此二气顺而相感则生物逆而相感则成丹况兑艮二
体正应上下两弦卽兑艮交感之用以还乾坤不易之体岂
不犹阳燧方诸之相取者乎噫此人人具足之眞易也
关键三宝章第二十二章明从旧
耳目口三宝闭塞勿发通眞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旋曲以视
听开阖皆合同爲巳之枢辖动静不竭穷离气纳荣衞坎乃不
用聪兑合不以谈希言顺鸿蒙三者旣关键缓体处空房委志
归虚无无念以爲常证难以推移心专不纵横寝寐神相抱觉
悟候存亡顔色浸以润骨节益坚强辟??众阴邪然後立正阳
修之不辍休庶气云雨行淫淫若春泽液液若解水从头流达
足究竟复上升往来洞无极怫怫被谷中反者道之騐弱者德
之柄耘锄宿汚秽细微得调畅浊者淸之路昏久则昭明
此章言关键三宝内眞外应乃养性之要功也
耳目口三宝闭塞勿发通眞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
此节统言关键三宝之要道也修道之士有内三宝有外三
宝元精元气元神内三宝也耳目口外三宝也欲得内三宝
还眞全在外三宝不漏阴符经所谓九窍之邪在乎三要是
也下手之初必须屏聪黜明谨闭兑口眞元方不外漏故曰
耳目口三宝闭塞勿发通外窍不漏元神内存前後会合中
间有一无位眞人潜藏深渊之中深渊乃北极太渊天心之
所居卽元关一窍也元关在天地之间上下四方之正中虚
悬一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谓之规中中有主宰谓之眞人
守而勿失谓之抱一然其妙诀全在不勤不怠勿助勿忘有
浮游之象故曰眞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此四句乃养性之
要功一章之纲领也
旋曲以视听开阖皆合同爲巳之枢辖动静不竭穷离炁纳荣
衞坎乃不用聪兑合不以谈希言顺鸿蒙
此节详言三宝关键工夫坎属水是爲元门离属火是爲牝
戸兑爲口内应方寸学人入室之时当收视返听转顺爲逆
其门戸之一开一阖皆与元牝内窍相应故曰旋曲以视听
开阖皆合同坎中纳戊离中纳巳戊土属阳主动巳土属阴
主静然离中一阴体虽静而实则易动憧憧往来不可禁止
惟赖坎中眞阳出而钤制之若门之有枢车之有辖庶乎一
开一阖动静各有其时而元炁不致耗竭矣故曰爲巳之枢
辖动静不竭穷元窍中先天祖炁本来鸿蒙未剖惜乎前发
乎离以泄其明後发乎坎以泄其聪中发乎兑以开其门三
者俱散而不收先天之炁所存者几何哉必也默默垂帘频
频逆听则坎离之炁不泄矣故曰离炁纳荣衞坎乃不用聪
括囊内守混沌忘言则兑口之炁不泄矣故曰兑合不以谈
希言顺鸿蒙卽所谓耳目口三宝闭塞勿发通者也此中秘
密全在口字此口是元关一窍吞吐乾坤因天机不可尽泄
姑取兑象非世人饮食之口也必须眞师指示方知其妙
三者旣关键缓体处空房委志归虚无无念以爲常证难以推
移心专不纵横寝寐神相抱觉悟候存亡
此节详言潜渊守中工夫耳目口三者旣已关键严密一毫
不泄则我之眞人自然不扰不杂优游于深渊之中此中空
空洞洞别无一物有若空房然故曰三者旣关键缓体处空
房先天一炁原从虚无中来必委致其志虚以待之至于六
根大定一念不生方得相应然所谓无念只是常应常静不
出规中非同木石之蠢然也无念之念是爲正念正念时时
现前方可致先天一炁而有得药之时故曰委志归虚无无
念以爲常此事人人具足本不难取证有如立竿见影世人
取证之难正以心志不专时刻推移纵横百出遂望洋而返
耳倘入室之时心志专一推移不动绝无纵横之病则可以
得之于一息矣有何难证之道乎故曰证难以推移心专不
纵横此心旣不动移十二时中行住坐卧不离规中卽到寝
寐之时向晦晏息一点元神自然与元炁相抱如炉中种火
相似犹恐或致昏沉必须常觉常悟冥心内炤察规中之消
息候眞种之存亡故曰寝寐神相抱觉悟候存亡如此用心
何虑金丹不结眞人不现此卽眞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之
节度也
顔色浸以润骨节益坚强辟却众阴邪然後立正阳修之不辍
休庶炁云雨行淫淫若春泽液液象解氷从头流达足究竟复
上升往来洞无极怫怫被谷中
此节言结丹之证騐也凡人之形神本不相离眞种一得表
里俱应自然顔色润泽骨节坚强辟除後天阴邪之物建立
先天正阳之炁盖一身内外莫非阴邪先天阳炁一到阴邪
自然存留不住更能行之不辍其效如神周身九窍八脉三
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毛孔总是太和元炁流转但见如云
之行如雨之施如泽之润如氷之解从崑仑顶上降而到足
复从涌泉穴底升而到头彻头彻底往来於空洞无涯之中
不相隔碍盖天地间山川土石俱窒塞而不通惟有洞天虚
谷窍窍相通人身亦然肌肉骨节俱窒碍而不通惟有元窍
虚谷脉脉相通与造化之洞天相似元炁往来洞然无极正
往来於虚谷之中也故曰往来洞无极怫怫被谷中此与上
篇黄中渐通理润泽达肌肤相似俱金丹自然之验
反者道之验弱者德之柄耘锄宿汚秽细微得调畅浊者淸之
路昏久则昭明
此结言金丹之超出常情也何谓反常道用顺丹道用逆顚
倒元牝抱一无离方得归根复命岂非反者道之验乎何谓
弱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专炁致柔能如婴皃自然
把柄在手岂非弱者德之柄乎且辟却阴邪则身中一切宿
秽悉耘锄而去尽矣正阳旣立则元炁透入细微悉调畅而
无间矣至於金丹始结脉住炁停复返混沌重入胞胎似乎
昏而且浊此吾身大死之时也久之绝後再苏亲证本来面
目自然纯淸绝点慧性圆通大地乾坤俱作水晶宫阙矣故
曰浊者淸之路昏久则昭明前段言形之妙此段言神之妙
形神俱妙方能与道合眞
此章专言关键三宝乃是守中抱一养性第一步工夫与上
篇链巳立基章相应
附录
抱一子曰耳不听则坎水内澄目不覩则离火内营口不言
则兑金不鸣三者旣闭则眞人优游于其中
又曰七门旣返殆若忘生百脉俱沉形气消尽力弱不支昏
浊如醉此乃道之验德之柄也昏者明之基浊者清之源自
兹以往圆明洞照虚彻灵通莫不自昏浊始矣
俞玉吾曰反者反复也修丹效验在乎虚极静笃与天地冥
合然後元炁从一阳而来复弱者柔弱也修丹把柄在乎持
其志无暴其气如婴儿之柔弱庶几可以返本还原
旁门无功章第二十三章名从旧
世人好小术不审道浅深弃正从邪径欲速阏不通犹盲不任
杖聋者听宫商没水捕雉兎登山索鱼龙植麦欲获黍运规以
求方竭力劳精神终年不见功欲知伏食法至约而不繁
此章决言旁门之无功也学道者先要知道之与术天渊迥
别性命全修复归无极谓之大道一机一诀自救不了谓之
小术金丹大道难遇易成一切旁门小术易遇难成奈何世
间愚民胸中茅塞旣不辨浅深眼孔馍糊又不识邪正往往
背明投暗弃正从邪本求欲速见功反致阏绝不通永断入
道之路岂不哀哉不知先天性命超出形器之表却妄认後
天精炁身中摸索茫无影响随人顚倒毫无决择此犹盲者
之无拄杖聋者之听宫商也不悟先天阴阳自家同类之物
却猜做世间男女向外采取流於淫邪伤生败德莫此爲甚
此犹入水而揇雉兎登山而索鱼龙也不思先天铅汞本来
无质无形却去烧茅弄火乾汞点铜诳惑凡愚败身亡家此
犹种麦而转思获稻运规而妄意求方也此等旁门费尽一
生精力穷年卒??到老无成却谤祖师妄语不知金丹伏食
之法至简至要有作以原其始无爲以要其终与天地造化
同一功用虽愚昧小人得之立跻圣位岂可与旁门小术同
日而论哉以上举旁门之非特识其大略耳究而论之禅家
有九十六种外道元教有三千六百旁门千差万别不可殚
述所以正阳祖师有正道歌翠虚眞人有罗浮吟以至李淸
庵之九品说陈观吾之判惑歌皆厯数旁门外道之差以觉
悟世人聋瞽惜乎世人不悟仍旧谬种传流有增无减良可
悲也以上仅标大略要当摘取诸眞言句另爲指迷一书与
同志共参之
中篇
此卷专言伏食而御政养性巳寓其中义同上篇
性情交会章第二十四
太阳流珠常欲去人卒得金华转而相因化爲白液凝而至坚
金华先倡有顷之间解化爲水马齿瓓玕阳乃往和情性自然
迫促时阴拘畜禁门慈母养育孝子报恩严父施令教勑子孙
五行错王相据以生火性销金金伐木荣三五爲一天地至精
可以口诀难以书传子当右转午乃东旋卯酉界隔主客二名
龙呼于虎虎吸龙精两相饮食俱使合并遂相衔咽咀嚼相吞
荣惑守西太白经天杀气所临有何不倾狸犬守鼠鸟雀畏鸇
各得其性何敢有声
此章言木性金情自相交会以成伏食之功也
太阳流珠常欲去人卒得金华转而相因化爲白液凝而至坚
此节言两物之性情合而成金丹也先天之体爲性命乾坤
是也後天之用爲性情坎离是也自乾坤破爲坎离性情之
用着而性命之体隐顺之则成凡矣惟坎离复交爲乾坤因
性情之用以还性命之体逆之则成圣矣至于後天坎离中
又分体用以眞阴眞阳爲体体属水火以两弦之气爲用用
属金木不可不辨乾属太阳眞性本来寂然不动只因交入
坤中一阴性转爲情遂成离中木汞自此阴精用事离光顺
流向外恍惚不定有流珠之象乾旣成离其中一阳走入坤
宫坤属太阴元命旣得乾中一阳命转作性遂成坎中金铅
此点金炁精华只在坎水中潜藏杳冥不测有金华之象离
中灵物刻刻流转本易走而难捉捉之愈急去之愈速赖得
坎中一点眞铅逆转以制之眞汞一见眞铅才不飞走故曰
太阳流珠常欲去人卒得金华转而相因铅入汞中汞赖铅
之拘钤铅亦得汞之变化两物会入黄房合成一炁其炁先
液而後凝故曰化爲白液凝而至坚白者金色至坚者金性
也盖金来归性巳结而成丹矣此通章之纲领也
金华先倡有顷之间解化爲水马齿瓓玕阳乃往和情性自然
此节言两物交并自相倡和也坎男主倡离女主和坎中一
阳木自难于出炉及其时至而出也只在一弹指间故曰金
华先倡有顷之间水中生金金中复能化水盖金华之液卽
眞一之水也絪緼活动无质生质渐渐坚凝有若马齿瓓玕
之状故曰解化爲水马齿瓓玕坎中之金液旣升离中之木
液乃从而和之一东一西间隔巳久幸得眞意勾引相会黄
房木性爱金金情恋木一倡一和出于性情之自然非人力
可强而致故曰阳乃往和情性自然阳卽上文太阳流珠以
其外阳内阴易于逐物流走主和而不主倡惟与金华之眞
阳相匹爲夫妇方不流走此时巳转爲眞阴故有妇道颠倒
之妙不可不知
迫促时阴拘畜禁门慈母养育孝子报恩严父施令教勅子孙
此节言拘制两物会中宫而産眞种也坎中之金华旣升离
中之流珠卽降两弦之炁相交只在一时时不可失当以眞
意迫促之两物相交正当虚危中间此时宜禁闭地戸翕聚
眞炁不可一毫泄漏故曰迫促时阴拘畜禁门眞种旣归土
釡全赖中宫坤母爲之温养哺育始而母去顾子如雌鸡之
伏卵时时相抱旣而子来恋母若慈乌之反哺刻刻不离故
曰慈母养育孝子报恩眞种旣存中宫外面最要严谨堤防
牢鎭八门环匝关闭不可一毫放松譬如子当幼小之时养
育固愿慈母教勅全仗严父故曰严父施令教勅子孙慈母
喻文火在神室中温养严父喻武火在门戸间堤防孝子喻
眞种卽金华流珠两物所结成者自迫促时阴至此俱属金
丹作用只一刻中
五行错王相据以生火性销金金伐木荣三五爲一天地至精
可以口诀难以书传
此节言作丹之时五行顚倒之妙也常道之五行俱从顺生
如金生水木生火之类顺流无制必至精炁耗散去死不远
生机转作杀机所谓生者死之根也丹道之五行全用逆转
如流珠本是木龙??从离火中取出金华本是金虎却从坎
水中取出水火互藏金木顚倒方得归根复命劫劫长存杀
机转作生机所谓死者生之根也故曰五行错王相据以生
错王者卽子南午北互爲纲纪之意相据者卽龙西虎东建
纬卯酉之意以常道言之金在鑛中无由自出木带阴气岂
能滋生必先用南方木中之火去煆北方水中之金销鑛存
金金华始得发露旋用西方水中之金来制东方火中之木
伐去阴气木液方得滋荣故曰火性销金金伐木荣此卽五
行错王相据以生之旨也东三南二合成一五北一西四合
成一五中央戊巳眞土自成一五是谓三五混南北并东西
攒簇于中土之内是之谓一三五合而爲一乃造化至精至
妙之理把握乾坤包括河洛其间作用必须眞师口口相授
岂能笔之于书哉故曰三五爲一天地至精可以口诀难以
书传此段言顚倒二物则五行复归於一末篇法象章云本
之但二物兮末乃爲三五三五并爲一兮都集归一所印证
甚明
子当右转午乃东旋卯酉界隔主客二名
此节言金木间隔当加沐浴之功也以常道五行言之木生
在亥震木生於坎水是谓龙从水里出金生在巳兑金産自
离火是爲虎向火中生丹道逆用则不然从子右转到未自
北而西以讫于南中藏酉金则金华産于坎中而爲上弦之
气所谓虎向水中生也从午逆旋到丑自南而东以至于北
中藏卯木则流珠取之离内而爲下弦之气所谓龙从火里
出也但当子南午北水火交入之时一金一木界限其中木
性在东爲主金情在西爲客未免性情间隔宾主乖违此时
须用沐浴之法万缘尽空一丝不挂存眞意于规中和合金
情木性至于金返在东转而爲主木返在西转而爲客主客
互易其名两弦之气始合而爲一矣只此性情二物自其相
倡和而言则爲夫妇自其相生而言则爲母子自其相制而
言则爲父子自其互换而言则又爲主客顚倒莫测正见天
地至精之理
龙呼于虎虎吸龙精两相饮食俱使合并遂相衔咽咀嚼相吞
此节言两物之相并也五行相据主客旣巳互换则木龙反
据酉位而呼黑虎之气金虎反据卯位而吸赤龙之精故曰
龙呼于虎虎吸龙精于是两者性情系恋恣意交欢相与饮
食合并爲一且其合并之时遂相衔相咽吞入口中而结一
黍之丹矣此段说两物之相交并从上文相据以生透出专
发食字之义
荧惑守西太白经天杀炁所临何有不倾狸犬守鼠鸟雀畏鸇
各得其性何敢有声
此节言两物之相制也五行错王火性旣能销金则火入西
方金乡而爲荧惑守西之象金性旣能伐木则金乘东方木
位而爲太白经天之象火尅金金转尅木右旋一周无所不
尅但取逆制全用杀机故曰杀气所临何有不倾木见金金
见火其情性自然降伏譬若狸犬之捕鼠鸟雀之畏鸇一见
卽便擒住两下寂然无声非强之使无声也其性然也业巳
各得其相制之性而何敢有声哉此段言两物之相钤制从
上文五行错王透出专发伏字之义盖惟相并而不碍其相
制此生机之卽寓于杀机也惟相制而始得以相并此杀机
之逆转爲生机也一伏一食方成还丹篇中伏食大义昭昭
如是迥非旁门所谓服食之术也
附录
抱一子曰人命在卯日出于卯而万物仰之以生是则万物
皆借太阳之精以立命矣太阳流珠者命宝也奈此命宝寓
神则营营而乱思寓精则持盈而难保故曰常欲去人须得
金华而制伏之
审察眞僞章第二十五
不得其理难以妄言竭殚家财妻子饥贫自古及今好者亿人
讫不谐遇希有能成广求名药与道乖殊如审遭逢覩其端緖
以类相况揆物终始五行相尅更爲父母母含滋液父主秉与
凝精流形金石不朽审眞不泄得成正道立竿见影呼谷传响
岂不灵哉天地至象若以野葛一寸巴豆一两入喉辄僵不得
俛仰当此之时周文揲着孔子占象扁鹊操鍼巫咸叩鼓安能
令苏复起驰走
此章言道有眞僞当辨僞而存眞也
不得其理难以妄言竭殚家财妻子饥贫自古及今好者亿人
讫不谐遇希有能成广求名药与道乖殊如审遭逢覩其端緖
以类相况揆物终始
此节言伏食有眞僞学道者所当早辨也金丹大道范围天
地包括易象其理最爲广大精微必须洞晓阴阳深达造化
方知其奥岂不得其理者可率意而妄谈哉不得其理而妄
谈妄作往往流於炉火之术至於家财竭殚妻子饥贫尙不
觉悟良可悯也自古到今好道者不啻千亿但好者未必遇
遇者未必成学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兎角良以抛却自家
性命却去入山觅汞掘地寻铅广求五金八石认作不死之
药所以与大道一切乖殊耳学人参师访道当先具一只眼
倘有所遇必察其端緖之所在是眞是僞若是眞师决定洞
晓阴阳深达造化只消叩以性命根源并同类相亲五行逆
用之旨彻始彻终不得一毫馍糊则药物之眞僞可得而揆
师承之眞僞亦可得而决矣故曰以类相况揆物终始
五行相尅更爲父母母含滋液父主秉与凝精流形金石不朽
审眞不泄得成正道立竿见影呼谷传响岂不灵哉天地至象
此节言五行逆尅以结大丹正端緖之可覩者也常道之五
行以相生爲父母丹道之五行转以相尅爲父母盖不尅则
不能生杀机正生机之所在也如金尅木者也然金才一动
便生出水来木炁贪水之生忘金之尅尅者爲父尅而能生
者卽爲母矣推之五行莫不皆然故曰五行相尅更爲父母
母道属坤主於资生以静翕爲德交媾之时旣受眞种於乾
父只在中宫滋育渐成婴儿故曰母含滋液盖母取贪生忘
尅之义卽上章所云慈母养育也父道属乾主于资始以动
直爲德交姤之初业已气布精流生炁施之于坤母卽是眞
种故曰父主秉与盖父取以尅爲生之义卽上章所云严父
施令也一生一尅秉与者凝聚资始之精滋液者流布资生
之形两者妙合结成眞胎卽上章所云五行错王相据以生
也工夫到此进进不已法身便得长存同金石之不朽惟赖
审固专一而无一毫泄漏方得成其至道耳彻始彻终只是
以尅爲生方见五行顚倒之妙若知其妙大丹立就譬之立
竿而影卽见呼谷而响卽传造化自然之法象岂不至灵且
验哉此皆眞道之验其端緖可得而覩者岂旁门僞术所得
而混入也
若以野葛一寸巴豆一两入喉輙僵不得俛仰当此之时周文
揲蓍孔子占象扁鹊操鍼巫咸叩鼓安能令苏复起驰走
此节更端设喻以见伏食之灵验也世人但知毒药入口死
者不可复生岂知金丹入口生者不可复死毒药入口虽神
圣不能令其复苏金丹入口虽造物能令其复死乎惜乎世
人明于彼而独暗於此也且金丹旣已入口纵使啖以野葛
投以巴豆亦不得而杀之矣可见五行相尅凝精流形金丹
伏食之妙洵若立竿而影卽见呼谷而响卽传讵可与非种
之僞道同日而论哉
此章专辨伏食之眞僞爲万世学道人开一只眼庶不被盲
师瞒过耳
铅汞相投章第二十六
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鬼隐龙匿莫知所存
将欲制之黄芽爲根物无阴阳违天背元牝鸡自卵其雏不全
夫何故乎配合未连三五不交刚柔离分施化之道天地自然
火动炎上水流润下非有师导使其然也资始统正不可复改
观夫雌雄交媾之时刚柔相结而不可解得其节符非有工巧
以制御之男生而伏女偃其躯禀乎胎胞受炁之初非徒生时
着而见之及其死也亦复效之此非父母教令其然本在交媾
定置如先
此章言眞铅眞汞两物相制而爲用也
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鬼隐龙匿莫知所存
将欲制之黄芽爲根
此节言以铅制汞乃金丹之作用也离本太阳乾体性之元
也中藏一阴系坤中眞水卽是眞汞以其雄里包雌又名姹
女坎本太阴坤体命之元也中藏一阳系乾中眞金卽是眞
铅以其水中生金又名黄芽姹女喻後天之心先天之性本
来寂然不动转作後天之心有感卽通潜天潜地至灵至神
一刹那间上下四方往古来今无所不徧故曰河上姹女灵
而最神以分野而言午属三河之分离火所居兼取情慾顺
流之义人心本来至灵只因夹杂後天情识未免易于逐物
所以触境便动遇缘卽生刻刻流转一息不停正类世间凡
汞见火卽便飞走无影无踪不可捉摸故曰得火则飞不见
埃尘当其飞走之时若鬼之隐藏龙之伏匿虽有圣者莫测
其去来所在卽孔子所谓出入无时莫知其乡也故曰鬼隐
龙匿莫知所存姹女本离中之阴故取鬼象离中之阴本属
木汞又取龙象灵汞之易失而难持若此要觅制伏之法须
得坎中眞铅盖坎中一阳本出乾金原是我家同类之物顺
之则流而爲情逆之则转而爲性金来归性返本还原黄芽
得与姹女配合若君之制臣夫之制妇自然不动张平叔所
谓要须制伏觅金公是也故曰将欲制之黄芽爲根此专言
两物相制与前流珠金华同旨
物无阴阳违天背元牝鸡自卵其雏不全夫何故乎配合未连
三五不交刚柔离分施化之道天地自然
此节言独修一物之非道也一阴一阳之谓道凡物偏阴无
阳偏阳无阴俱非乾元资始坤元资生之理故曰物无阴阳
违天背元鸡之伏卵先入一点眞阳在内渐渐伏之方得成
雏但有雌而无雄其雏必不成矣此何以故以其孤阴乏阳
配合未连也丹道亦然必须东三南二北一西四四象并爲
两物会到中央眞土同类相求合成三五方结圣胎若三五
之炁不交总是孤阴寡阳一刚一柔各自离羣分散眞胎何
由结乎盖阳主施精阴主受化乃一阴一阳天地自然之道
无论凡胎圣胎同一造化不得独修一物明矣然此一阴一
阳便是乾元坤元本来眞性眞命兼修并证方称金丹大道
修命不修性修性不修命总谓之违天背元旁门不悟往往
流入於采补何异避溺而投火哀哉
火动炎上水流润下非有师导使之然也资始统正不可复改
此节言两物相交各返其元性也眞阴眞阳之用莫若水火
火性阳而主动动必炎上水性阴而主流流必润下岂若有
情之物从师训导而使然哉特以资始之初水润火炎之性
本自确然各正後来岂能改易观造化卽知吾身矣吾身坎
中之火恒欲就燥而炎上秉乾父之性也离中之水恒欲流
湿而润下秉坤母之性也如是秉受亦当如是归元此坎男
离女之所以各返其本而乾父坤母之所以各复其初也八
药镜云水能流火能焰在身中自可验此之谓也
观夫雌雄交媾之时刚柔相结而不可解得其节符非有工巧
以制御之男生而伏女偃其躯禀乎胎胞受炁之初非徒生时
着而见之及其死也亦复效之此非父母教令其然本在交姤
定置如先
此节以男女交姤喻坎离之返本也欲知水流火动之理当
卽世间法观之世间一男一女交姤之时自然刚者在上柔
者在下若物之固结而不可解又若合符节而一定不可移
此岂有良工巧术以制之使然自其初生之时而巳然矣盖
男子之生其躯必伏伏者性情一定向内女子之生其躯必
偃偃者性情一定向外从父母胞胎中生身受炁之初一刚
一柔体质巳定特着见于有生之後耳且不徒着见于生时
也死时亦然人有溺死水中者依旧男伏女偃此非父母谆
谆诲之令其如此但当初父母交姤之时刚者据上卽乾道
成男之象柔者据下卽坤道成女之象男女之位置巳先确
定于腹中旣生之後男女之一偃一伏确有定置得不如其
交姤之初乎旣识世法便知道用先天乾上坤下卽吾身之
父母也後天离上坎下卽吾身之男女也火之炎上坎男之
性情也水之润下离女之性情也坎男离女之性情卽乾父
坤母之性情也乾本定位居上坤本定位居下迨乾父坤母
交媾而成坎离位置虽更性情不易所以坎中之火仍欲炎
上离中之水仍欲润下各思返本还原归其同类至於坎男
离女再一交媾适还天上地下之常而先天之性命复矣乾
坤交而爲坎离犹男女之初生而一偃一伏也秉受固如是
也坎离复交而爲乾坤犹男女之旣死而仍一偃一伏也归
元亦如是也所谓资始各正不可复改者也
制链魂魄章第二十七
坎男爲月离女爲日日以施德月以舒光月受日化体不亏伤
阳失其契阴侵其明晦朔薄蚀掩冐相倾阳消其形阴凌灾生
男女相须含吐以滋雌雄错杂以类相求金化爲水水性周章
火化爲土水不得行男动外施女静内藏溢度过节爲女所拘
魄以钤魂不得淫奢不寒不暑进退合时各得其和俱吐证符
此章言日魂月魄两者相制而成金丹也
坎男爲月离女爲日日以施德月以舒光月受日化体不亏伤
此节言日月交并顚倒互用之奥也丹道以坎离爲药物卽
是日之魂月之魄在造化以日月返炤互藏天魂地魄在人
身以水火旣济互取日光月精其相制之理一也上章以男
生而伏女偃其躯寓言坎离两物盖男处外而向内女处内
而向外两象颠倒之妙已在其中坎属北方眞水应天上之
月月是太阴水精坤象也本当称女奈中藏乾家太阳眞火
魄中有魂取象玉兎所以反是男离属南方眞火应天上之
日日是太阳火精乾象也本当称男奈中藏坤宫太阴眞水
魂中有魄取象金乌所以反是女卽悟眞篇所谓日居离位
反爲女坎配蟾宫??是男顚倒之妙也离体本来是乾乾父
动而处外惟转作离女其性情全向乎内所以日光虽主外
用却时时与太阴返照一点阳光歛在阴魄之中离体以出
爲入故曰日以施德坎体本来是坤坤母静而处内惟转作
坎男其性情全向乎外所以月精虽主内藏却时时感召太
阳之炁全体阴魄借阳魂以爲光坎体以入爲出故日月以
舒光以顚倒言之入内者爲女出外者爲男以本体言之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