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道藏辑要 > 参同契-下

参同契-下(2/2)

目录

施精者又爲男受化者又爲女坎离二物虽顚倒而不失其

本体所以晦朔之交日月并会黄道混沌相接元黄成团日

魂入在月魄中月魄受之而成胚胎日光月精交媾及时合

其符节于光明之本体并无所损故曰月受日化体不亏伤

此日月交感之常道也丹道亦然吾身日光月精刻刻回照

日月合璧産出蟾光作金丹之根本矣

阳失其契阴侵其明晦朔薄蚀掩冒相倾阳消其形阴凌灾生

此节言交感之失其常也与上篇水盛坎侵阳火衰离昼昏

相似晦朔之间日月交并阳魂能制阴魄虽寄体阴中光明

之体常在若阳光不能作主?在北海无由自出便失其交

合之符节未免反爲阴所侵夺而亏损光明矣故曰阳失其

契阴侵其明阳旣爲阴所侵遂致薄蚀之变盖时当晦朔一

点阳精沉沦洞虚之中火力尙微水势转盛阴盛便来掩阳

水盛转来冐火相倾相夺太阳当昼而昏故曰晦朔薄蚀掩

冐相倾太阳之光本出金性圆明普照万古不亏但一受阴

气相侵其形未免暂消而生薄蚀之灾矣故曰阳消其形阴

凌灾生此言日月交感失道立召灾变在人爲坎离初交一

阳沉在海底动静之间稍失其节以至眞火?入水中不能

出炉便应薄蚀之象详见上篇第十五章

男女相须含吐以滋雌雄错杂以类相求金化爲水水性周章

火化爲土水不得行男动外施女静内藏溢度过节爲女所拘

魄以钤魂不得淫奢不寒不暑进退合时各得其和俱吐证符

此节言交感之得其道也与上篇阴阳相饮食交感道自然

相似坎男离女二物相须爲用月魄吸金乌之精自外而入

日魂呼玉兎之髓自内而出顚倒主宾一含一吐眞种於是

滋生故曰男女相须含吐以滋乾本老阳转作离中元女坤

本老阴转作坎内黄男乾坤破体有阴阳错杂之象然而坎

中眞火仍欲上归于乾离中眞水仍欲下归于坤由破体链

之纯体乃成此卽水流湿火就燥各从其类之旨也故曰雌

雄错杂以类相求在吾身爲流戊就已同类得朋工夫离本

太阳乾金中间转出一阴阳金便化爲阴水卽所谓太阳流

珠也其性流走不受控制未免泛溢而周流故曰金化爲水

水性周章离中之水旣至泛溢便来尅坎中眞火所赖坎中

眞火化出戊土转能制水旣所谓黄芽爲根也坎中戊土与

离中巳土两下配合鎭在中宫周章之水才得所堤防而不

敢妄行四出故曰火化爲土水不得行坎戊月精本杳冥而

内藏然其中太阳眞火秉乾父之性火性主动动者当出而

施用故曰男动外施离已日光本恍惚而外用然其中太阴

眞水秉坤母之性水性主静静者当入而伏藏故曰女静内

藏卽上文日以施德月以舒光顚倒逆用之妙也然两者交

会之时当动而动当静而静各有其节度若阳动而交阴过

於沉溺能入而不能出太阳眞火便受泛溢之水气所侵譬

之男女交媾若贪恋过度男子便受女子拘困故曰溢度过

节爲女所拘卽上文阳失其契阴侵其明薄蚀之徵验也离

中之阴属魄以其爲太阳之体故反称阳神日魂坎中之阳

属魂以其爲太阴之精故反称阴神月魄所谓魂之与魄互

爲室宅也今者火化爲土转制周章之水则是魄能钤魂而

不至溢度过节矣故曰魄以钤魂不得淫奢魂魄互制水火

均平一阳动而进火退水不失之於太寒一阴静而进水退

火不失之太暑故曰不寒不暑进退合时水盛而不过於寒

火盛而不过於热冲炁爲和永无薄蚀掩冐之灾于是日光

月精两相交并至于庚方之上金精吐光一阳受符而金丹

大药産矣故曰各得其和俱吐证符证者证騐也符者符合

也正应上文契字之义

此章言制链魂魄调和水火顚倒逆用之窍妙乃是金丹临

炉作用当与上篇第十一第十五两章参看

三家相见章第二十八

丹砂木精得金乃并金水合处木火爲侣四者混沌列爲龙虎

龙阳数竒虎阴数偶肝靑爲父肺白爲母离赤爲女肾黑爲子

子五行始脾黄爲祖三物一家都归戊已子五行始一句世本误在脾黄爲祖之下

今校古本正之

此章言身心意三家归一而成丹也人爲天地之心故能鼎

立三才参天两地当生身受炁之初元始祖炁先入中宫囫

囫囵囵混然太极所谓天地之心也?地一声以後太极从

此分胎上立天关内藏乾性下立地轴内藏坤命虚谷在天

地之中内藏元神从一中而分造化遂定爲三才三才旣定

四象卽分盖乾爲先天祖性破而成离转作後天之心坤爲

先天元命实而成坎转作後天之身至于先天之离又转而

成震火中有木魂寄于心之象先天之坎又转而爲兑水中

有金魄藏于身之象从一炁而分二体又从二体而分四象

矣四象旣立东南之木火同处阳方西北之水金并居阴位

南方离火赤色有丹砂之象中藏眞汞卽是木精犹之北方

坎水黑铅中藏金精也人但知火中有木不识木中有金盖

木旺在卯金炁卽胎于卯阳魂必得阴魄其魂方有所归金

不离木也人但知水中有金不知金中有木盖金旺在酉木

炁卽胎于酉阴魄不得阳魂其魄将何所附木不离金也金

木虽分爲两弦魂魄实并爲一体故曰丹砂木精得金乃并

天一生水其象爲元武在人属肾中精发窍于耳地四生金

其象爲白虎在人属肺中魄发窍于鼻精与魄同系乎身故

曰金水合处地二生火其象爲朱雀在人属心中神发窍于

舌天三生木其象爲靑龙在人属肝中魂发窍於目魂与神

同系乎心故曰木火爲侣凡人之身心心自爲心身自爲身

水火不交金木间隔所以去道日远学道之士若能于二六

时中含眼光凝耳韵调鼻息缄舌气四大不动使精神魂魄

俱聚于中宫水火木金并交於黄道此四者混沌之象也就

此混沌之中能使四象合而爲一体又能使一体分爲四象

原是木火爲侣离中生出木液是爲龙从火里出原是金水

合处坎中産出金精是爲虎向水中生故有列爲龙虎之象

张平叔所谓四象不离二体也龙生於天三之木其数非竒

乎竒者爲阳故称阳龙虎生于地四之金其数非偶乎偶者

属阴故称阴虎此言龙虎之本体也若五行顚倒则龙转作

阴虎转作阳矣丹道之五行原不系於五脏魏公恐泄天机

秘母言子姑借身中五脏分配五行常道之五行木能生火

金能生水能生者爲父母故有肝靑爲父肺白爲母之象木

三金四一阴一阳也所生者爲子女故有离赤爲女肾黑爲

子之象水一火二亦一阴一阳也其曰子五行始者何盖天

一生水得之最先天开于子所以居北方正子之位实爲五

行之源然後木火土金次第而生故曰子五行始坤土中藏

祖炁爲金木水火之所自出故有脾黄爲祖之象盖水爲五

行之源故取始义卽吾身祖窍之一也土爲五行之母故取

祖象卽吾身祖窍之中也万化归一一又归之於中于此可

悟归根复命之功矣肝木之魂心火之神两者同出离中之

心爲本来妙有中之眞空是一物也所谓东三南二同成五

也肺金之魄肾水之精两者同出坎中之身爲本来眞空中

之妙有是一物也所谓北一西方四共之也坎中有戊离中

有巳合爲中土独而无偶是爲眞意眞意爲本来乾元祖炁

是又一物也所谓戊巳还从生数五也身心两家本自难合

幸得眞意勾引遂混南北并东西相会于中黄土釡结成一

粒金丹所谓三家相见结婴儿也盖三物会归爲一而一又

归之於中是谓归根复命反本还原之道故总括之曰三物

一家都归戊巳夫後天之身心卽先天之性命也两仪之象

也後天之身心意卽先天之元精元炁元神也三才之象也

後天之眞土卽先天之浮黎祖土也太极之象也三物归于

一家卽太极函三爲一之象也体道至此信乎参天两地浑

然天地之心矣若能於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向未生身处彻

证本来面目方知天地有坏这个不坏虚空有尽这个无尽

噫其孰能知之哉

此章作者已略露天机注者遂尽开生面读者幸具只眼愼

莫入宝山而空回可也

刑德反复章第二十九

刚柔迭兴更厯分部龙西虎东建纬卯酉刑德并会相见懽喜

刑主伏杀德主生起二月榆落魁临于卯八月麦生天罡据酉

子南午北互爲纲纪一九之数终而复始含元虚危播精于子

此章言龙虎两弦刑德互用之奥也丹道以水火爲体金木

爲用子午定南北之经卯酉运东西之纬参伍错综方应周

天璇玑之度以造化之常道而言天道有一阴一阳地道有

一柔一刚两仪旣立错爲四象子水居北午火居南卯木居

东酉金居西从子到已爲阳刚行乎东南从午到亥爲阴柔

行乎西北分之爲十二辰又分爲二十八宿周天三百六十

五度各有一定之部位惟天中斗柄一移则子右转午东旋

刚反爲柔柔反爲刚一切倒行逆施一定之部位到此乃无

定矣故曰刚柔迭兴更厯分部震木爲龙本居东方卯位兑

金爲虎本居西方酉位惟更厯分部则龙反在酉虎反在卯

矣东西爲南北之纬故曰龙西虎东建纬卯酉龙秉东方生

气德之象也惟龙转爲西则木气化而从金德反爲刑矣虎

秉西方杀气刑之象也惟虎转爲东则金气化而从木刑反

爲德矣金木交并只在一刻中若明反覆之机自然害里生

恩宾主欢会故曰刑德并会相见懽喜人但知刑主於杀殊

不知杀机正伏在生机中人但知德主于生殊不知生机正

藏在杀机内故曰刑主伏杀德主生起时当二月卯木正旺

万卉敷荣何以榆荚忽堕盖夘与戍合戍将爲西方河魁河

魁正临卯位生中带杀故有榆荚之应此正杀机潜伏德返

爲刑之象也时当八月酉金正旺百草凋谢何以荠麦忽生

盖辰与酉合辰将爲东方天罡正据酉位杀中带生故有麦

生之象此正生机隐藏刑返爲德之象也旣洞明造化之机

卽知吾身之造化矣修道者当两弦合体之时必须斡运天

罡逆旋魁柄外鎭六门内闭丹扃洗心沐浴只在片时自然

刑转爲德杀转爲生两物之性情合并爲一矣卯东酉西午

南子北周天之纲纪也丹道用斗柄逆旋东西之纬旣已反

常南北之经亦必易位何以明之一阳生於子所以火胎在

子然坎中太阳眞火原从南方而出今者子右转而复归於

南一阴生于午所以水胎在午然离中太阴眞水原从北方

而来今者午东旋而复归於北一水一火有无交入虽云相

济实反其所由生也南北互易则周天法象无不随之翻转

故曰子南午北互爲纲纪後天五行逆用全本洛书洛书之

数始於一终於九北方坎位居一乾当西北实开其先所以

乾之一阳寄在坎中坎之一卽乾之始也南方离位居九坤

位西南实承其後所以坤之一阴寄在离内离之九卽坤之

终也今也子南午北互易其位则是坎更爲终转而成坤离

更爲始转而成乾一旣爲九九复爲一循环无端在易爲乾

元用九羣龙无首之象在丹道爲九转之功故曰一九之数

终而复始天一生水北方坎位正値虚危之度爲造化之根

源虚危二宿在天当亥子中间日月合璧之地在人当任督

之交水火合发之处盖虚属日危属月卽是眞水眞火互藏

其精白紫淸云造化无声水中火起妙在虚危穴是也学道

之士若能致虚守静回南方离光照入北方坎地离中元精

与坎中元炁自相含育至于虚极静笃天人交应一点眞阳

産在北海中便可采作大丹之基矣故曰含元虚危播精於

子此言水火旣济以産大药与前金木交并原是一段工夫

盖子南午北互爲纲纪日月之体也龙西虎东建纬卯酉两

弦之用也乃其合并之妙全在互藏生杀之机只凭反覆一

时沐浴顿圆和合四象之功当与上三家相见章参看

阴阳交感章第三十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雄不独处雌不孤居

玄武龟蛇蟠虯相扶以明牝牡意当相须假使二女共室顔色

甚姝苏秦通言张仪结媒发辨利舌奋舒美辞推心调谐合爲

夫妻弊发腐齿终不相知若药物非种名类不同分剂参差失

其纲纪虽黄帝临炉太乙执火八公??炼淮南调合立宇崇坛

玉爲阶陛麟脯凤腊把籍长跪祷祀神只请哀诸鬼沐浴斋戒

妄有所冀亦犹和胶补釡以卤涂疮去冷加氷除热用汤飞龟

舞蛇愈见乖张

此章言眞阴眞阳同类相感方成金丹大道也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雄不独处雌不孤居

玄武龟蛇蟠虯相扶以明牝牡意当相须

此节言阴阳之相感各以其类也一阴一阳之谓道孔子着

之系辞偏阴偏阳之谓疾岐伯着之素问盖从上圣师俱用

眞阴眞阳同类之物以超凡而入圣所以易首乾坤明阴阳

不易之体诗首关睢喻阴阳交易之用卽世法而论睢鸠匹

偶发好逑之章一雌一雄之相应龟蛇蟠虯成元武之象一

牝一牡之相须也龟蛇配北方元武固属坎象睢鸠配南方

朱雀确有离象吾身中天元地牝之所以交坎男离女之所

以合亦何以异於是哉若洞明世间之法卽知出世法矣

假使二女共室顔色甚姝苏秦通言张仪结媒发辨利舌奋舒

美辞推心调谐合爲夫妻弊发腐齿终不相知

此节喻言独修一物之非道也在易道坤与乾匹离与坎匹

巽与震匹兑与艮匹皆是一阴一阳各得其偶方成交感之

功至於上火下泽以兑遇离两阴相从便名暌卦夫子翼之

曰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可见二女共室以阴求阴卽逞苏

张之舌媒合爲夫妇亦必终身不能相谐矣独修一物是孤

阴此之谓也

若药物非种名类不同分剂参差失其纲纪虽黄帝临炉太乙

执火八公??炼淮南调合立宇崇坛玉爲阶陛麟脯凤腊把籍

长跪祷祀神只请哀诸鬼沐浴斋戒妄有所冀亦犹和胶补釡

以卤涂疮去冷加氷除??用汤飞龟舞蛇愈见乖张

此节正言非同类之物必不能和合成丹也何谓同类离中

命蒂坎中性根一阴一阳方是眞铅眞汞世人不悟眞铅眞

汞産在先天无有形质??去觅後天渣滓之物三黄四神五

金八石无所不至是谓药物非种名类不同卽使知有药物

矣不能知采取烹链之法是谓分剂参差失其纲纪此等愚

肓小人不求眞师指授不明伏食大道妄意炉火僞术可以

侥幸成丹终年役役耗损家财兼之结坛祭鬼祷祀求神冀

获冥助不知此卽神圣爲之临炉仙眞代之??炼亦必万举

而万败矣彼外链之术药物旣非眞种配合必非同类譬之

以胶补釡以卤涂疮无一毫相似处且天下冷莫如氷??莫

如汤龟不能飞蛇不能舞人所共晓也今去冷而反加氷除

??而转用汤执龟而责之飞执蛇而强之舞其於水火互藏

之性龟蛇相制之机乖张愈甚背戾可胜道哉非种之谬何

以异此盖大道不离阴阳阴阳只是性命性命两者同出而

异名本无二道在羲皇之易爲一坎一离老子之经卽一无

一有向上直截根源片言可了只因後来丹经子书多方曲

喻转启滥觞之端以致流入旁门外道丹道有时喻之以男

女盖言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自家灵父圣母非世间有相之

男女也有时喻之爲铅汞盖言离中元精坎中元炁自家眞

铅眞汞非世间有质之铅汞也奈世间贪财好色之徒非惑

於采补卽惑於烧链更兼所遇方士种种揑怪妄引丹经欺

诳末学惑於采补者其邪谬不可枚举大约认男女爲阴阳

以遂其好色之私耳惑於烧链者其差别不可殚述大约认

凡砂水银爲药物以遂其贪财之私耳此等邪术异端谤先

圣之大道断後贤之眞修名爲学道实则造业其爲地狱种

子无疑矣又有见理稍明立志稍正者幸不堕两种邪术转

而求之身心却不知身非四大之身乃眞空中妙有也心非

肉团之心乃妙有中眞空也身心一如浑合无间强名曰丹

奈学人不遇眞师昧於大道未免妄认四大假合爲身肉团

缘影爲心着妄身者往往守定搬精运气偏於有作病在心

外觅身而不知眞空之卽身并其所守之身亦非矣着幻心

者往往坚执坐禅入定偏於无爲病在身外觅心而不知妙

有之卽心并其所执之心亦僞矣殊不知修命而不了性夀

同天地只一愚夫参性而不了命万劫阴灵终难入圣矧妄

身幻心并其一物而亦非者乎大抵各执一家不参同类皆

所谓偏阴偏阳之疾非一阴一阳之大道也魏公作参同契

一书究大易之性情假炉火之法象印黄老之宗旨无非吐

露同出异名之两物使大地众生皆得以尽性致命直超彼

岸耳但恐邪术乱正不可不辨析小乘失眞不可不针砭前

於养性未章巳谆谆言之犹恐世人之不悟也故於此复发

明眞种破尽旁蹊曲径使万世学道者皆舍邪而归正去僞

而卽眞上与三圣演易黄老着经同其功用矣

伏食成功章第三十一

维昔圣贤怀玄抱眞伏链九鼎化迹隐沦含精养神通德三光

精溢腠理筋节致坚众邪辟除正炁常存积累长久变形而仙

忧悯後生好道之伦随旁风采指画古文着图爲籍开示後昆

露见枝条隐藏本根托号诸名覆谬众文学者得之韫柜终身

子继父业孙踵祖先传世迷惑竟无见闻遂使宦者不仕农夫

失耘贾人弃货志士家贫吾甚伤之定录此文字约易思事省

不烦披列其条核实可观分量有数因而相循故爲乱辞孔窍

其门智者审思用意参焉勤而行之夙夜不休伏食三载轻举

远游跨火不焦入水不濡能存能忘长乐无忧道成德就潜伏

俟时太乙乃召移居中洲功满上升膺籙受符勤而行之十四句世本误入上

篇养性明辨邪正章今正之

此章备举伏食成功乃参同契中篇之总结也

维昔圣贤怀玄抱眞伏链九鼎化迹隐沦含精养神通德三光

精溢腠理筋骨致坚众邪辟除正炁常存积累长久变形而仙

此言古圣自度皆由伏食而证大道也维昔圣贤盖指黄帝

老子及古来上升诸眞怀元抱眞卽守中抱一归根复命工

夫盖养性之事也旣有养性之事不可无伏链之功丹道以

九转爲全功故曰伏链九鼎化迹隐沦者如黄帝丹巳成而

鼎湖上升老子关旣出而西竺化现是也人之元精元炁元

神上应天之日月斗极三者旣全便与三光合其德矣故曰

含精养神通德三光黄中通理润达肌肤故曰精溢腠理筋

骨致坚此形之妙也保合太和性命各正故曰众邪辟除正

气常存此神之妙也九年面壁行满功圆忽然超出形气之

表号爲眞人故曰积累长久变形而仙此之谓形神俱妙与

道合眞也

忧悯後生好道之伦随旁风采指画古文着爲图籍开示後昆

露见枝条隐藏本根托号诸名覆谬众文学者得之韫柜终身

子继父业孙踵祖先传世迷惑竟无见闻遂使宦者不仕农夫

失耘贾人弃货志士家贫

此节言古圣着书觉世而後世失其意也古圣立心广大不

肯作自了汉旣已自度必思度人不得已而着书立言若黄

帝之阴符三百字老子之道德五千言并诸眞所传一切丹

经子书皆因忧悯後世好道之士不得其门而入特爲指点

性命根源各有所依傍指画着爲图籍所以开示後人而导

之入门也但恐泄露天机秘母言子露其枝条藏其本根若

三盗五贼元牝槖龠之类并龙虎黄芽金华种种异名是谓

托号诸名覆谬众文正欲使後之学者反覆硑穷得意而忘

象耳惜学人迷惑者多了悟者少又不肯虚心求师指授眞

诠譬若明珠大贝深藏柜中无由见面不免贫困终身从父

到子从祖到孙尘尘劫劫迷惑相因迷而又迷惑而又惑竟

无觉悟之期旣不识自已家珍贫困何时得了是犹宦者不

仕农夫失耘商贾之人自弃其货而有志之士长苦於家贫

矣此如楞严衣中系宝珠不自知觉求乞他方之喻也然此

非先圣之过也先圣着书觉世本欲人人了悟岂知其若此

迷惑乎所谓江湖无碍人之心只爲人过不得反觉江湖爲

碍祖师无谩人之心只爲人透不得反怨祖师相谩是也若

要不受谩须求大导师

吾甚伤之定录此文字约易思事省不烦披列其条核实可观

分量有数因而相循故爲乱辞孔窍其门智者审思用意参焉

此节自言其祖述古圣着书觉世之意也後学不悟先圣大

道只因不得其门而入耳仙翁悲悯後学慨然着参同契一

书衍大易乾坤坎离之象假丹家龙虎铅汞之名而归本於

黄帝老子尽性至命之旨文取简要故字约而易思旨本同

归故事省而不繁披列其条者一道分爲三家卽露见枝条

之意也核实可观者三家本来一道卽隐藏本根之意也然

其立言之妙露而不尽露藏而不尽藏铢两分数各有权衡

皆因古圣之文而斟酌损益之使学人便於探讨耳太露则

恐泄天机故必多爲乱辞太藏则恐闭天道又必孔窍其门

世有明眼之士能於三篇中反复参究得其孔窍之所在方

知大道只在眼前柜中之藏人人具足无有富者亦无有贫

者仙翁悲悯後学之意洵与黄帝老子诸上圣异世同揆而

参同一书较之阴符三百字道德五千言尤爲踵事而加详

勤而行之夙夜不休伏食三载轻举远游跨火不焦入水不濡

能存能亡长乐无忧道成德就潜伏俟时太乙乃召移居中洲

功满上升膺籙受符

此节言学者究参同之奥伏食而证仙也大道知行并进才

得足目双全始患冥然无知旣知矣又患不行旣行矣又患

不勤学人旣得眞师指授洞明伏食宗旨便当结侣入圜死

心煆炼老子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马丹阳云师恩深重终

难报誓死闤墙链至眞故夙夜不休方称勤行伏食之功得

丹只在一时然立基大约须百日结胎大约须十月至於乳

哺温养大约必须三载陈翠虚云片饷工夫修便得老成须

要过三年是也然亦不可限定三年视工夫之勤惰何如耳

温养旣足圣胎始圆可以轻举而远游矣从此法身解脱纵

横自如火不能焚水不能溺或隐或现忽去忽来来则有相

故能存去则无形故能亡去来无碍岂不长乐无忧乎怀元

抱眞之谓道积功累行之谓德两者全具方可游戏人间待

时升举故曰道成德就潜伏俟时风尘之外有四海四海之

中有三岛三岛之中有十洲上岛曰蓬莱方丈瀛洲中岛曰

芙蓉阆苑瑶池下岛曰赤城元关桃源中有一洲曰紫府乃

太乙元君所居勾管神仙功行之地人若弃殻升仙先见太

乙元君契勘功行方得次第上升故曰太乙乃召移居中洲

至於功满三千大罗爲仙行满八百大罗爲客遂飘然上征

膺籙受符而证无上眞人之位矣故曰功满上升膺籙受符

虽然此姑假法象而言以接引中下之流使不落断见耳究

而言之中洲卽是自巳丹扄太乙卽是自巳元神上升卽是

自巳天堂膺籙受符卽是复还自巳乾元面目而不随劫火

飘沉者也若洞明链神合虚链虚合道宗旨一切上升受符

直可等之於浮云付之於太空矣此魏公不尽言之意乎

此章虽结伏食成功实爲中篇全文总结盖御政诸章但陈

造化法象未及性命窍妙也养性诸章方指性命关窍未悉

作丹功用也自太阳流珠以下七章才备举伏食之功或言

采取或言配合或言烹链上篇之所未悉者到此无复余藴

矣篇终矣遂自述作书之意上印古圣下启後贤依而行之

立地成仙作祖岂不确然可信哉此处文义与上篇末章吾

不敢虚说仿傚圣人文隐然相应其爲中篇总结无疑世本

乃移入下篇之首误矣至於勤而行之一段确是此章结尾

世本误入上篇明辨邪正之末尤觉不伦今特依古本正之

下篇一名三相类又名补塞遗脱

上篇中篇各分御政养性伏食三段条贯虽具犹似散而无

统此篇特爲通其条贯使三者类而爲一首章陈鼎炉之妙

用次章揭火候之全功三章明说三道由一方识殊涂同归

源流四章直指四象还虚才契先天无极宗旨末章乃自叙

其作书之意而隐名以终焉五章首尾相足三相类之大义

始觉了然前两篇中阙略遗脱者得此始无余憾读者合前

两篇参观之庶得其条贯之所在而不病於无统矣

鼎炉妙用章第三十二

圆三五寸一分口四八两寸唇长尺二厚薄均腹齐三坐垂温

阴在上阳下奔首尾武中间文始七十终三旬二百六善调匀

阴火白黄芽铅两七聚辅翼人瞻理脑定升玄子处中得安存

来去游不出门渐成大情性纯却归一还本原善爱敬如君臣

至一周甚辛勤密防护莫迷昏途路远复幽玄若达此会乾坤

刀圭沾净魄魂得长生居仙村乐道者寻其根审五行定铢分

谛思之不须论深藏守莫传文御白鹤驾龙鳞游太虚谒仙君

录天图号眞人

此章虽言鼎炉妙用而药物火候已在其中乃参同契全文

之总结也盖金丹妙用全在炉鼎识得炉鼎方可采取药物

识得药物方可用火烹炼三者本同条而共贯前两篇中各

分御政养性伏食隐藏三者在内然文义散布尙未归一故

魏公特作此歌以束之

圆三五寸一分口四八两寸唇长尺二厚薄均

此节显鼎炉之法象也鼎炉之用有二以金丹言之离之匡

廓爲悬胎鼎坎之匡廓爲偃月炉中宫神室乃是人位此小

鼎炉之法象也以还丹言之乾位居上爲鼎所以结丹坤位

居下爲炉所以産药中宫黄庭乃是人位此大鼎炉之法象

也大约各有上中下三层以应天地人三才鼎炉旣立两仪

四象五行八卦以至十二辰二十八宿周天三百六十五度

无不出其中矣炉鼎旣取法乾坤圆以象天方以象地圆以

象天圆陀之义也圆者径一而围三本之河图河图周围无

四隅东三南二合成一五北一西四合成一五中央戊巳自

成一五合之而三五始圆三五环绕同归中央中央虚位不

过径寸是天心所居之室卽在此径寸中分出一乾一坤邵

子所谓天向一中分造化也故曰圆三五寸一分方以象地

方寸之义也方者径一而围四本之洛书洛书有四正四隅

东南西北爲四正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爲四隅四正卽四象

也四正兼四隅卽八卦也子午中分南北卽两仪也方寸中

开窍处有口之象上下两釡分界处有唇之象四象八卦环

布四周应造化之四时八节乾上坤下平分两仪应造化之

南北二极卽一中之所分出也故曰口四八两寸唇两仪旣

分从子到已爲六阳应造化之春夏是爲进火之候从午讫

亥爲六阴应造化之秋冬是爲退火之候一??之候卽一月

之候一月之候卽一日之候刚柔不偏寒暑合节卽上篇所

云周旋十二节节尽更须亲也故曰长尺二厚薄均炉鼎之

用远取诸造化近取诸吾身俱属自然法象一切旁门不知

窍妙妄想于身外觅取炉鼎不啻万里崖山矣

腹齐三坐垂温阴在上阳下奔首尾武中间文始七十终三旬

二百六善调匀

此节言炉中药生之时当调停火候也方寸中间一窍空洞

无涯有腹之象水火二炁一齐会到中宫便是三家相见当

其交会之时但坐守中黄勿忘勿助俟神明之自来直待水

火二炁调奱得中方觉温然眞种自然生育矣故曰腹齐三

坐垂温离火本在上然离中眞水恒欲流下而归戊坎水本

在下然坎中眞火恒欲奔上而就已全赖中间眞土爲之调

停故曰阴在上阳下奔此言水火旣济大药将産之候药在

炉中全仗火煅然火候有武有文武火主烹炼文火主沐浴

二用天渊逈别子时爲阴之尾阳之首宜进火而退水午时

爲阳之尾阴之首宜进水而退火俱用武火惟中间卯酉二

时当沐浴之会独用文火一首一尾平分坎离调和两家不

离中间眞土故曰首尾武中间文冬至一阳初动实爲六阳

之始静极生动有七日来复之象故曰始七十夏至一阴初

静驯致六阴之终动极归静有自朔讫晦一周之象故曰终

三旬始须野战终则守城俱是武火用事卽所谓首尾武也

三百六十日实应周天之度七十三旬首尾除去百日其余

二百六十日以二百日中分阴阳一子一午应冬夏二至并

一首一尾合成三百日恰当十月胎圆之期中间尙余六十

日恰当卯酉两月一卯一酉应春秋二分是爲沐浴之候故

曰二百六善调匀调匀者不寒不暑温温然调和得中卽所

谓中间文也要知武火烹链在一南一北之交入文火沐浴

全在中宫内守念不可起意不可散火候妙诀只在片刻中

紫阳眞人云火候不用时冬至不在子及其沐浴法卯酉特

虚比此之谓也

阴火白黄芽铅两七聚辅翼人瞻理脑定升玄子处中得安存

来去游不出门渐成大情性纯??归一还本原

此节言金丹初结炉中温养之功也离中眞汞是爲阴火却

从乾金匡廓中化出白中有黑之象也故曰阴火白坎中眞

铅是爲黄芽却从坤土胞胎中迸出铅中産金之象也故曰

黄芽铅七者火之成数离中流珠旣称阴火坎中黄芽便称

阳火两火会聚含育神室中眞人若辅弼羽翼然故曰两七

聚辅翼人大药初生産在坤炉及其时至机动却须上升乾

鼎乾鼎在天谷脑戸中爲百胍总会之窍丹经所谓若要不

老还精补脑是也药生之时须用眞意以采之徘徊上视送

之以神令其直升天谷故曰瞻理脑定升玄眞种旣升天谷

旋降黄庭具体而微状若赤子安处黄庭之中优游自在一

得永得故曰子处中得安存赤子安处鼎中环匝关闭本无

去来亦无出入卽使出入亦不离元牝之门故曰来去游不

出门其初只一黍之珠温养旣足渐渐从微至着充满长大

情返爲性纯粹以精故曰渐成大情性纯此点眞种原从太

极中来自一分爲二遂成两物二分爲三遂成三家又分而

爲四象五行八卦九宫之类此降本流末顺而生物之道也

今者两物交并会三爲一以至四象五行八卦九宫之类无

不复归于一此反本还原逆则成丹之道也故曰却归一还

本原此一字可以贯通三教太上云得其一万事毕黄庭经

云五行相推返归一以至孔子所谓一以贯之释迦所谓万

法归一总是这个此段俱是守中抱一深根固蒂宗旨盖谓

鼎中有宝便不可阙此一段温养工夫

善爱敬如君臣至一周甚辛勤密防护莫迷昏途路远复幽玄

若达此会乾坤刀圭沾净魄魂得长生居仙村

此节言防危虑险之功也先天祖炁爲君後天精炁爲臣鼎

中旣得先天一炁却籍後天精炁乳哺而环卫之譬之臣旣

敬君君亦爱臣君臣之间相得无间故曰善爱敬如君臣丹

道以九转功完爲一周十月结胎三年乳哺其间运用抽添

纎毫不可怠玩故曰至一周甚辛勤元神旣存丹扄当以眞

意守之密密堤防护持须臾不可离若眞意一离本地恐有

昏迷走失之患故曰密防护莫迷昏元神不疾而速不行而

至上天入地只在顷刻间??又杳冥恍惚无迹可求故曰途

路远复幽元丹道有两般作用以金丹而言坎离一交眞种

便得若以还丹而言必须炼精化炁炼炁化神重安炉鼎再

造乾坤向上更有事在故曰若达此会乾坤一黍之药号爲

刀圭刀圭才沾入口阴魄尽消阳魂亦冥故曰刀圭沾净魄

魂卽上篇所谓体死忘魄魂刀圭最爲神也魂魄旣净我之

元性卓然独存不随劫火飘荡形寄尘埃之中神居太虚之

境矣故曰得长生居仙村此段俱言防护愼密之意与前段

温养工夫联如贯珠

乐道者寻其根审五行定铢分谛思之不须论深藏守莫传文

御白鹤驾龙鳞游太虚谒仙君录天图号眞人

此节言脱胎神化之騐也道有其根只在抱一老子所谓归

根复命是也世人一切在枝叶上搜求离根愈甚去道转遥

故曰乐道者寻其根造化之妙不出五行五行有顺有逆顺

则成凡世间之造化也逆则成圣出世之造化也然五行顚

倒之旨最爲元奥若铢两分数一错定不结丹故曰审五行

定铢分丹道之秘全在火候从上圣师必须心心密印学道

之士但可心存不得形之于口但可默契不得着之于文故

日谛思之不须论深藏守莫传文火候巳足圣胎巳圆脱胎

弃殻之时或驾白鹤或乘火龙翱翔太虚之表觐礼三境至

尊从此膺籙受图位证大罗天仙而有眞人之号矣虽然此

非外象实内景也龙鹤卽自巳元炁太虚卽自巳元窍仙君

卽自已元神天图卽浩劫以来混洞赤文眞人卽未生以前

本来面目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卽

见如来释教所谓如来卽吾道所谓眞人也学道之士但识

取眞人面目一切名象俱可存而不论矣然眞人之义有二

在凡夫分上谓之法身人人具足在圣人分上谓之报身惟

证乃知究竟圣人所证之报身卽凡夫具足之法身也虽则

人人具足只因不肯直下承当遂致浪死虚生轮转六道岂

得委咎于造物乎

此章虽陈鼎炉妙用而药物火候全具其中乃金丹三要总

结也然必合下章观之方尽三相类之妙

火候全功章第三十三

法象莫大乎天地兮玄沟数万里河鼓临星纪兮人民皆惊骇

晷影妄前却兮九年被凶咎皇上览视之兮王者退自改关键

有低昂兮害气遂奔走江淮之枯竭兮水流注於海天地之雌

雄兮徘徊子与午寅申阴阳祖兮出入复终始循斗而招揺兮

执衡定元纪升熬於甑山兮炎火张设下白虎倡导前兮苍液

和於後朱雀翺翔戏兮飞扬色五采遭遇网罗施兮压之不得

举嗷嗷声甚悲兮婴儿之慕母顚倒就汤镬兮摧折伤毛羽漏

刻未过半兮龙鳞狎鬣起五色象炫燿兮变化无常主潏潏鼎

沸驰兮暴涌不休止接连重叠累兮犬牙相错距形似仲冬水

兮阑千吐锺乳崔巍而杂厠兮交积相支拄阴阳得其配兮淡

泊而相守青龙处房六兮春华震东卯白虎在昴七兮秋芒兑

西酉朱雀在张二兮正阳离南午三者俱来朝兮家属爲亲侣

本之但二物兮末乃爲三五三五并爲一兮都集归一所治之

如上科兮日数亦取甫先白而後黄兮赤色达表里名曰第一

鼎兮食如大黍米自然之所爲兮非有邪僞道山泽气相蒸兮

兴云而爲雨泥竭遂成尘兮火灭化爲土若蘖染爲黄兮似蓝

成绿组皮革煮成胶兮麯蘖化爲酒同类易施功兮非种难爲

巧惟斯之妙术兮审谛不诳语传与亿世後兮昭然自可考焕

若星经汉兮昺如水宗海思之务令熟兮反覆视上下千周灿

彬彬兮万遍将可覩神明忽告人兮心灵乍自悟探端索其绪

兮必得其门戸天道无适莫兮常传于贤者此章世本误在圆三五之前失其次

序今特正之

此章以周天法象喻火候之全功虽云火候而炉鼎药物悉

具其中乃参同契全书之乱辞也盖此书前二篇中御政养

性伏食各分三段寓炉鼎药物火候在内但恐文义散见迭

出终病於未圆故魏公作圆三五章以束之然圆三五章中

多说金丹作用温养保聚之功其於还丹作用交姤煅炼之

象尙未悉备故紧接此章以足其意

法象莫大乎天地兮玄沟数万里河鼓临星纪兮人民皆惊骇

晷影妄前却兮九年被凶咎皇上览视之兮王者退自改关键

有低昴兮害气遂奔走江淮之枯竭兮水流注於海

此节言火候之功效法天地不可不戒愼也前章敷陈炉鼎

法象旣以乾鼎法天坤炉象地可见人身全具一天地天地

卽我一大炉鼎也其中造化之妙无不合同天之极上处距

地之极下处八万四千里天中河汉爲元沟起自丑寅尾箕

之间直至午未星栁之分界断天盘不知其几万里以吾身

拟之天关地轴相去亦八万四千里中间卽是元沟界断上

下有金木间隔之象故曰法象莫大乎天地兮元沟数万里

河鼓共三星中爲大将军左爲左将军右爲右将军有芒角

主军鼓声音在牛宿之北正枕天河星纪是十二辰中丑位

卽河汉所经也河鼓本非丑分之星今越次临于星纪则是

河汉之内星宿错乱水害将兴未免可惊可骇吾身子丑之

交正当阳火发生之地若时未到而妄动则周身精气奔驰

百脉俱乱岂非人民惊骇之象乎故曰河鼓临星纪兮人民

皆惊骇晷影本属日影此借言天星进退之度在身中则进

火退火漏刻也进火爲前退火爲却不当前而妄前不当却

而妄却非太过卽不及卽如二至二分不应漏刻而召水旱

之灾矣据上文河鼓临星纪是进火失度以致水灾尧有九

年之水故曰晷影妄前却兮九年被凶咎九年正应九转法

象进火失度一转旣差九转俱失岂非莫大凶咎乎皇上指

上帝王者指人主览视之者昭视其戒于人主盖以天变相

儆卽上文所谓凶咎也退自改者改其前却之失而进退合

度也盖皇上喻先天之性王者喻後天之心其体则一其用

则二盖性主无爲寂然不动安处神室心主有作感而卽通

斡运天经如此则火候之进退罔不中节矣故曰皇上览视

之兮王者退自改天道关键全在南北二极北极出地三十

六度南极入地三十六度一低一昂之象周天璇玑昼夜不

停南北二极虽主运旋而常不离其所是以经纬顺序害气

不生吾身天关地轴一低一昂正应南北二极运火之时须

要关键牢密是爲天关在手地轴形心到此周身阴气自然

剥落无余矣故曰关键有低昂兮害气遂奔走天一生水弥

漫大地赖有巨海爲之归宿方免泛滥之灾凡人一身内外

莫非阴滓卽众水所流注也崑仑之巓有元海焉爲众水之

所朝宗惟南北二极关键旣密促百脉以归元自然炁归元

海若江淮之朝宗於海而不至泛滥矣故曰江淮之枯竭兮

水流注於海此段首以天上元沟喻炉鼎之法象继以天星

行度喻火候之凖则失度则召洪水之灾得宜则获归元之

庆一得一失火候於是可凖乃通章挈领处

天地之雌雄兮徘徊子与午寅申阴阳祖兮出入复终始循斗

而招揺兮执衡定元纪

此节言坎离交姤配合之法象也子爲六阳之首应乎冬至

午爲六阴之首应乎夏至子午二候一阴一阳南北互爲纲

纪正水火交会之地日月到此必徘徊而不遽进退所以太

阳当中天古人谓之停午卽徘徊之意也丹道水火升降只

在子午二侯坎中眞火上升一阳初复阳炁尙微宜闭关以

养潜龙之萌离中眞水下降一阴来姤阴炁初萌宜系柅以

防履霜之渐造化之妙全在午後子前亦当以真意徘徊其

间故曰天地之雌雄兮徘徊子与午阳火虽胎在子到寅方

生阴水虽胎在午到申方生太阳得火之精故出于寅而没

於申太阴得水之精故出於申而没於寅可见寅申是阴阳

之祖鄕造化出入之门戸也丹道亦然坎中一阳虽复于子

直到寅位眞火才得出地离中一阴虽姤於午直到申位眞

水才得长生一出一入终而复始方见眞阴眞阳同出异名

之宗祖故曰寅申阴阳祖兮出入复终始招揺一星在梗河

之北有芒角芒角一动便主兵革北斗第五星名衡卽斗柄

也主布政天中临制四方或指子午或指寅申以定木金水

火之位以分春秋冬夏之时招揺本欲妄动惟循斗杓而动

则动必应时不失其纪丹道法天全仗天心斡运斗柄推迁

天心居北极之中兀然不动惟视斗杓所指斗杓指於子午

则水火爲之徘徊指于寅申则金木於是交并亦犹招揺之

循斗而动以定周天之纲纪也故曰循斗而招揺兮执衡定

元纪此段言水火之所以交金木之所以并全仗斗柄斡旋

盖坎离交姤之初功也坎离配合眞种乃生至一阳初动斗

柄建子然後可加烹链之功矣

升熬於甑山兮炎火张设下白虎倡导前兮苍液和于後朱雀

翺翔戏兮飞扬色五采遭遇罗网施兮压之不得举嗷嗷声甚

悲兮婴儿之慕母顚倒就汤镬兮推折伤毛羽漏刻未过半兮

龙鳞狎鬣起五色象炫燿兮变化无常主潏潏鼎沸驰兮暴涌

不休止接连重叠累兮犬牙相错距形似仲冬氷兮阑千吐锺

乳崔巍而杂厠兮交积相支拄阴阳得其配兮淡泊而相守

此节言乾坤交姤煅炼之法象也前面坎离交姤眞种已生

再加配合之功金丹大药养在坤炉中故谓之熬卽上篇所

谓熬枢也炉中温养已足一阳初动正子时到急发火以应

之必须猛烹极炼加以吸?撮闭之功逼出炉中金液令之

上升趂此火力驾动河车自尾闾穴逆流上崑仑顶有升熬

甑山之象翠虚篇云子时气到尾闾关夹脊河车透甑山此

之谓也故曰升熬於甑山兮炎火张设下西方金精爲白虎

东方木液爲苍龙龙阳主倡虎阴主和今者虎转在前作倡

龙转在後作和此皆五行逆旋阴阳顚倒之象故曰白虎倡

导前兮苍液和於後此乃大交时塞兑闭戸吹音吸神作用

与前面坎离交姤逈别细辨之朱雀是南方火精位鎭离宫

卽上文所云炎火也其性飞扬不定一遇前尘幻色相感卽

翺翔而去不可控制故曰朱雀翺翔戏兮飞扬色五采朱雀

本性极其飞扬飘举一切不能制之惟一见北方元武方才

束手受制乾坤交姤之时火从下升水从上降元武擒定朱

雀互相钤束抵死不放如遭罗网压住不能举翼矣故曰遭

遇罗网施兮压之不得举火本炎上之物一时被水压住其

性情急欲升腾有如失母婴儿悲鸣哀慕其声嗷嗷故曰嗷

嗸声甚悲兮婴儿之慕母火腾水降主宾顚倒朱雀之与元

武相吞相?一时闭在鼎中无由复出譬若毛羽摧折永不

复飞扬矣故曰顚倒就汤镬兮摧折伤毛羽水火旣相擒制

龙虎亦必降伏金木水火四象攒聚鼎中固济不泄只消片

刻之间结而成丹鼎中旣备五行之气变化自生如神龙行

空鳞动鬣扬五色炫燿变化之象不可名状故曰漏刻未过

半兮龙鳞狎鬣起五色象炫燿兮变化无常主当其升熬于

鼎之际龙争虎鬬撼动乾坤霎时金晶贯顶银浪滔天若甑

中蒸饭将熟鼎内之水百沸不休滂沱四涌故曰潏潏鼎沸

驰兮暴涌不休止正当沸驰不止再加火力以足之接连重

叠相继薰蒸直到火足气圆鼎中眞炁自然絪緼充满若犬

牙之相错矣故曰接连重叠累兮犬牙相错距交姤旣毕金

鼎汤温玉鑪火散一点落于黄庭先液而後凝渐凝渐结凝

而至坚有如仲冬之氷又如阑干石中迸出锺乳故曰形似

仲冬氷兮阑干吐锺乳鼎中眞液一炁循环轻淸者凝於泥

丸重浊者归於炁穴有崔巍杂厠之象眞种旣凝无质生质

有交积支拄之象故曰崔巍而杂厠兮交积相支拄以上俱

一时得药成丹法象盖因乾坤大交之时眞阴眞阳匹配无

差故有如上之证騐也从此罢战守城全用文火勿忘勿助

静守中黄所谓送归土釡牢封固是也故曰阴阳得其配兮

淡泊而相守此段是乾坤交姤一时事前面言煅炼之法中

间言结聚之象末了言温养之功乃是通章关键处

靑龙处房六兮春华震东卯白虎在昂七兮秋芒兑西酉朱雀

在张二兮正阳离南午三者俱来朝兮家属爲亲侣本之但二

物兮末乃爲三五三五并爲一兮都集归一所治之如上科兮

日数亦取甫先白而後黄兮赤色达表里名曰第一鼎兮食如

大黍米

此节言四象五行并而归一乃结丹之法象也前面大交之

时靑龙白虎朱雀三家俱顚倒逆旋此则复还其本位矣靑

龙本位在东东方房宿属木数应八而云房六者盖六爲水

之成数木生在亥木液原从坎水中流出卽入药镜所云铅

龙也东方之龙于时爲春于卦爲震於辰爲卯木旺在卯草

木发而爲华故曰靑龙处房六兮春华震东卯白虎本位在

西西方昴宿属金数应九而云昴七者盖七爲火之成数金

生在已金精原从离火中煅出卽入药镜所谓汞虎也西方

之虎于时爲秋於卦爲兑於辰爲酉金旺在酉糓实结而生

芒故曰白虎在昴七兮秋芒兑西酉朱雀正位在南南方张

宿属火二卽火之生数也南方朱雀于时爲夏於卦爲离于

辰爲午火旺在午能燔木而熔金故曰朱雀在张二兮正阳

离南午交会之时一东一西一南俱来朝拱天心北极三家

会成一家异骨成亲忻乐太平故曰三者俱来朝兮家属爲

亲侣此处木金火三象正与前段相应前後俱不及元武者

盖元武本位在北上直斗枢三者旣朝拱北极则元武在其

中矣卽中篇九还七返八归六居之意也本是眞阴眞阳相

配然一龙一虎并南方之火便成三家木与火爲侣金与水

爲朋并中央之土便成五行究其根株只是两物化出枝条

乃爲三家爲五行合成三五十五之数故曰本之但二物兮

末乃爲三五其初自本而之末原从一个根株上化出一分

爲二二分爲三三分爲五是爲常道之顺其究自末而返本

还从一个根株收来五返爲三三返爲二二返爲一是爲丹

道之逆故曰三五并爲一兮都集归一所并爲一者一是先

天一炁指眞种也归一所者所是中央正位指黄庭也三五

爲一乃是从上圣师心心相印如科条之不可违依此修治

决定成丹但非一日之功日积月累方得成就仍取第一转

时最初一点眞种爲根基故曰治之如上科兮日数亦取甫

日数者三载伏食之功甫者始也指第一转起手处丹之初

结本是乾金更加种在乾宫其色纯白及至落到黄庭送归

土釡以坤母之气含育之渐渐变成黄色彻始彻终取南方

离火煅炼而成其色赫然而赤乃称还丹故曰先白而後黄

兮赤色达表里丹以一转应一鼎九鼎应九转然一转之中

卽具九转故九鼎之功全在第一鼎乾坤交姤之後加以沐

浴温养鼎中黍珠自结矣度人经云元始悬一宝珠大如黍

米在空元之中天人仰看惟见勃勃从珠口中入卽此旨也

故曰名曰第一鼎兮食如大黍米此段言四象五行并而归

一乃结丹之证验

自然之所爲兮非有邪僞道山泽气相蒸兮兴云而爲雨泥竭

遂成尘兮火灭化爲土若蘖染爲黄兮似蓝成绿组皮革煮成

胶兮麯蘖化爲酒同类易施功兮非种难爲巧

此节言还丹成功本出自然之道也如上交姤结丹一切作

用总是眞阴眞阳自相匹配以返我先天虚无一炁耳虽云

有作实则无爲俱出天机自然非若旁门小术搬运采补种

种揑怪以欺世而惑众卽太上所谓道法自然也故曰自然

之所爲兮非有邪僞道丹道自然之妙与造化人事无不合

符二气交感薰蒸化成眞液犹之山泽通气自然蒸而爲云

洽而爲雨故曰山泽炁相蒸兮兴云而爲雨泥性重滞似与

尘非类及乎暴乾枯竭自然化而爲尘矣火性飞扬似与土

非类及乎烟消熖冷自然化而爲土矣至如蘖色本黄染采

自然成黄蓝色本緑染组自然成绿皮革者胶之所自出自

然煮而成胶麯蘖者酒之所藏自然酿而成酒此皆系同类

之物各归其元故功化自然不犯纎毫造作还丹亦然坎中

眞火本出於乾其性恒欲上归于乾离中眞水本出于坤其

性恒欲下归于坤且龙吟则云自起虎啸则风自生二气相

感各从其类安得不灵所谓欲作伏食仙宜以同类者岂孤

阴寡阳一切非类者可比哉故曰同类易施功兮非种难爲

巧此段言丹道成功之由只在自然二字其自然之妙又只

在同类二字惟眞种本来同类故交感出于自然不可不知

惟斯之妙术兮审谛不诳语传与亿世後兮昭然自可考焕若

星经汉兮昺如水宗海思之务令熟兮反覆视上下千周灿彬

彬兮万遍将可覩神明忽告人兮心灵乍可悟探端索其绪兮

必得其门戸天道无适莫兮常传于贤者

此节乃通章之结尾也言此同类相求自然交感之妙道系

从上圣师心印潜行密证并无一字虚设故曰惟斯之妙术

兮审谛不诳语大道无古今无前後千百世以上千百世以

下此心此理无不合同读其书卽如亲见其人故曰传与亿

世後兮昭然自可??火候之秘备载此书在天应星如众星

之经厯河汉在地应潮如众水之朝宗大海毫发不差涓滴

无漏故曰焕若星经汉兮昺如水宗海此两句又与上文河

鼓星纪江淮注海等句遥应篇中火候学者不但口诵须要

心惟不但心惟须要身体身中阳火阴符时时周流反覆刻

刻升降上下惟不视以目而视以神斯得之矣故曰思之务

令熟兮反覆视上下上下反覆循环不停始于一周究竟直

到千周始于一遍究竟直到万遍所谓常转如是经千百亿

卷非但一卷两卷是也故曰千周灿彬彬兮万遍将可覩管

子曰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得鬼神将通之寻常参究

之功皆当如是矧此火记灵文不视以目而视以神乎千周

万遍之余心灵忽尔开悟慧性自然朗彻世出世间之事无

不洞明若鬼神之来告矣故曰神明忽告人兮心灵乍自悟

金丹大道有端有緖有门有戸眞阴眞阳同类相感此其端

緖也坎离会而産药乾坤交而结丹一内一外两般作用此

其门戸也後学能探之索之端绪旣得庶可以窥大道之门

戸矣故曰探端索其緖兮必得其门戸此处门戸二字正与

第一章乾坤者易之门戸首尾相应此事本人人俱足个个

圆成然大道万劫一传必须择人而授遇人不传有闭天道

之愆传非其人又有泄天宝之谴必也忠孝净明仁慈刚直

之士更能割舍世间恩爱摆脱一切尘劳才承当得此道起

所谓有圣贤之心方可行神仙之事也故曰天道无适莫兮

常传於贤者仙翁旣备述火候之要篇中丁甯反覆惓惓於

择人而授乃见至广至愼之心矣

此章虽述火候法象实所以结括全书盖前章是全书总结

此则其乱辞也二章首尾相足御政养性伏食三家要旨悉

在其中塞段可以印证正所谓三相类也明眼者自当知之

三道由一章第三十四

参同契者敷陈梗概不能纯一泛滥而说纎微未备阙略髣髴

今更撰录补寒遗脱润色幽深鈎援相逮旨意等齐所趋不悖

故复作此命三相类则大易之性情尽矣

大易情性各如其度黄老用究较而可御炉火之事眞有所据

三道由一俱出径路枝茎花叶果实垂布正在根株不失其素

诚心所言审而不误

此章言御政养性伏食三者殊途同归本出一道也

参同契者敷陈梗概不能纯一泛滥而说纎微未备阙略髣髴

今更撰录补塞遗脱润色幽深鈎援相逮旨意等齐所趋不悖

故复作此命三相类则大易之性情尽矣

此言三道由一之原委也参同契一书原本河洛敷陈羲象

盖示人以先天心易也然必本黄老宗旨假炉火法象三家

相参同归於一方契尽性至命之大道但前两篇于一道中

凿然分出三家未免文义参差纲宗隐覆所以复作下篇特

发相类之意卽炉鼎妙用火候全功两章巳通其条贯矣三

道由一之旨尙未剖露魏公复言参同契中前两篇正文不

过敷陈梗概未能纯一且多泛滥之辞而纎微旨趣往往阙

略未备此补塞遗脱之章所以不能已於撰录也故於前面

正文中幽深者润色之散布者鈎援之庶乎三家宗旨归於

一而趋向不至於悖谬耳然则御政也养性也伏食也总括

之则曰三相类一言以蔽之则曰大易性情而巳盖日月爲

易只是坎离二物一阴一阳一性一情究不过身心两字更

能以中黄眞意和合身心两者归中便足冐天下之道黄老

之所养养此而已炉火之所炼炼此而已此其所以爲三相

类也此三相类之所以爲参同契也观炉鼎章中但言炉鼎

而药物火候已自毕举火候章中但言火候而药物炉鼎亦

复全该卽知三相类之大旨矣

大易情性各如其度黄老用究较而可御炉火之事眞有所据

三道由一俱出径路枝茎花叶果实垂布正在根株不失其素

诚心所言审而不误

此节正言三道之归于一也世人但见参同契中篇分三段

界开御政养性伏食便以爲眞有此三家说到大易便认作

常道阴阳流入采补说到养性??认做肉团身心泥定存守

说到炉火又认做伏砂乾汞流入烧炼三家相执各不相通

眞是万古长夜一部参同契沉埋九地不见天日者千四五

百年矣天不爱道今爲剖而明之所谓大易情性正指坎离

二物也日月爲易眞精互藏情性二字卽一金一木也一水

一火也一魂一魄也一龙一虎也一男一女也其实则一身

一心也身心两者天然配合打成一片岂非金丹之药物乎

故曰大易情性各如其度所云黄老养性似言黄帝老子淸

净无爲之旨不知头有九宫黄庭在中爲中央黄老君之所

居黄庭经云中部老君治明堂是也黄庭卽系中黄正位或

名神德居或名道舍炉或名大渊或名规中大约是先天祖

窍识得祖窍元神方有所归便知养性之用其用全赖眞意

得此眞意和合身心把柄在手岂非金丹之炉鼎乎故曰黄

老用究较而可御至於炉火之事假外象以喻内功也药物

旣入炉中卽当用火煅炼或配之爲龙虎或配之爲汞铅或

配之爲流珠金华黄芽姹女种种异名仍是身心两物以两

物相制而言谓之伏以两物交并而言谓之食仍是以眞意

和合身心耳一伏一食乃成金丹炉火之事其理确然可据

岂非金丹之火候乎故曰炉火之事眞有所据有药物不可

无鼎炉有鼎炉不可无火候三者木同条共贯举其一卽三

者全具虽分三段其用未尝不合要知篇中所举药物种种

异名卽一物也炉鼎种种异名卽一处也火候种种异名卽

一时也若明此一物方知蠢动含灵总是一物若明此一处

方知山河大地总在一处若明此一时方知元会运世只此

一时盖一物卽一处一处卽一时一时卽一物也此之谓会

三归一此之谓得其一万事毕故曰三道由一俱出径路本

来原是一道析之却成三条譬如草木之类至春而抽茎发

枝至夏而开花布叶至秋而结果成实究其发生之源只在

一点根株直到穷冬之际剥落归根方显硕果生生之妙故

曰枝茎华叶果实垂布正在根株不失其素素卽太素之素

返本还原之意也夫由一道发爲三条有枝茎花果之象卽

所谓露见枝条也由三条复归一道有正在根株之象卽所

谓隐藏本根也前两篇各分三段虽似枝条然根株之一未

尝不贯其中但言者旣出一片诚心读者必须再三详审直

到万遍千周神明忽告方知三道之果出于一庶不爲旁门

所赚误耳故曰诚心所言审而不误此章是三相类之关键

处魏公恐人错认一道爲三条又恐人错认三条不是一道

特爲指出直截根源归重正在根株二句究竟根株是何物

一阳初动见天地心造化之妙具在其中此三道之所以殊

途同归而参同契之一言可蔽者也故??接象彼仲冬节章

按世本此章有五相类图牵合河图五位相得而各有合起

於彭晓诸家因之牢不可破细推魏公此章本旨明明说御

政养性伏食三道由一乃三相类非五相类也盖东三南二

合成一家北一西四合成一家中央五十自成一家举三相

类则五位相得有合之妙巳在其中矣何必添蛇足乎矧三

道由一不但贯彻前後数章寔系全书关键所在岂更有别

义可搀入乎旦其所谓浮左沉右世金世银等说一切傅会

流入炉火旁门与全书大义相背之极其於前後血脉尤爲

不贯参校古本并无此图乃知是彭晓杜撰添入非魏公本

文也特削之

四象归根章第三十五

象彼仲冬节草木皆摧伤佐阳诘商旅人君深自藏象时顺节

令闭口不用谈天道甚浩荡太元无形容虚寂不可覩匡廓以

消亡谬误失事緖言还自败伤别序斯四象以晓後生盲

此节言四象混合复归无极直示人以无上至眞之道也世

人但知後天四象不知有先天四象乾坤坎离便是後天四

象四者混沌复返虚无方是先天四象後天四象有形有名

言之可得而尽也正所谓枝茎华叶也先天四象无形无名

言之所不得而尽也正所谓根株也一部参同契处处发挥

乾坤坎离几於尽言尽意矣魏公恐人登枝亡本故於篇未

特示人以无文之言无象之意从上章正在根株不失其素

来盖世间一切草木枝茎长於初春花叶敷於盛夏果实结

於正秋三者虽具尙未归根直到仲冬之时天地闭塞重阴

沍寒所有枝茎花果之类剥落无余但剩一根株耳在造化

爲藏用之会在吾身卽归根复命之时也故曰象彼仲冬节

草木皆摧伤一阳初动万物未生虽动而未离乎静邵子所

谓一动一静之间天地人之至妙至妙者也此时一点天地

之心深藏九渊关键牢密内者不出外者不入卽至日闭关

商旅不行后不省方之象故曰佐阳诘商旅人君深自藏商

旅驰逐喜动喻耳目之发用人君端拱无爲喻眞人之退藏

眞人潜处深渊不出不入一切驰求之念永息而不复起若

商旅之被诘而不敢行矣闭关之象所以应冬至之时虽动

而不离乎静顺其节令之自然也此时但当闭塞其兑抱一

守中岂可犯多言数穷之戒乎故曰象时顺节令闭口不用

谈金丹大道与天道同其造化天道有元亨利贞循环无端

浩浩渊渊莫可穷究元享主发育爲造化之出机所谓显诸

仁也利贞主归藏爲造化之入机所谓藏诸用也当其归藏

之时上无复色下无复渊迎之无首随之无尾所谓元冥难

测不可画图者也故曰天道甚浩荡太元无形容天地爲太

虚之眞胎日月爲太虚之眞息时当仲冬亥子之交天地媾

精日月掸持日月之眞息藏於天地眞胎中不可见不可闻

璇玑停轮复返混沌此时也无天也无地也无日也无月也

无乾坤门戸也无坎离匡廓消归一片太虚是爲眞空是爲

妙有是爲羲皇未画之易是爲老子无名之道是爲上天之

载无声无臭是爲威音以前本来面目故曰虚寂不可覩匡

廓以消亡夫混沌中之天地卽一乾一坤也混沌中之日月

卽一坎一离也无象之象乃是眞象无言之言乃是至言明

眼者从此参取先天心易直可不设一象不烦一言矣然此

道惟上根利器触着便会其余中下之流但知有象之易岂

知无象之易乎但知有形有名之乾坤坎离岂知无形无名

之乾坤坎离乎若闭口不谈诚恐儱统颟顸以致差别未明

作用未究令後学一切谬误何所证据若妄生支节又恐头

上安头骑驴觅驴令後学一切穿凿未免反伤其根本故曰

谬误失时緖言还自败伤于此反覆思惟不得已而篇分三

段段分各章分别而次序之曰此乾坤门戸也此坎离匡廓

也此乾坤炉鼎也此坎离药物也此所谓大易性情也会而

通之则黄老之所养亦此乾坤坎离也炉火之所炼亦此乾

坤坎离也无非爲盲夫指路费尽周折若爲明眼者说不烦

种种分别矣故曰别序斯四象以晓後生盲然旣云四象卽

非根株矣旣云别序卽是根株之破而爲枝茎花叶矣岂若

混沌忘言之爲至妙至妙哉

此章是参同契中最後丁甯之辞极爲吃??但从来谬误颇

多不可不辨陈显微注本移此一节在太阳流珠章子当右

转午乃东旋之前以下文子午卯酉应四象俞玉吾注本又

移在仲尼赞鸿蒙章阳气索灭藏之下以下文七八九六应

四象殊不知子午卯酉七八九六俱属後天有形有名之四

象与深藏闭口匡廓消亡之义有何干涉乎陈观吾注本序

次庶不大差却又连上大易性情爲一章不知上章明说三

道此章明说四象文虽相承义则迥别岂可混而爲一诸公

於文义章句尙未融会敢云得作者之意乎盖参同契全文

无处不发明四象然四象旣有形有名已落第二义恐後学

采其枝叶忘其根本先天心易几乎息矣魏公故於绝笔之

余直指混沌归根最上一乘之道盖遡四象而归两仪遡两

仪而归太极卽太极而返无极也或云太元或云虚寂或云

深藏或云匡廓消亡层见迭出总是发明返本还原未生以

前消息得此消息方知笔未下时原有一部参同契在天地

间乾坤坎离触处昭布森列开眼卽见闭眼亦未尝不见倾

耳卽闻塞耳亦未尝不闻道德经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者此也系辞传所谓神无方而易无体者此也邵子所谓画

前原有易者此也周子所谓大极本无极者此也不特此也

仲尼一生删定赞修不遗余力却云予欲无言天何言哉岂

非言还自败伤之旨乎释迦说法四十九年??云并未曾说

一字未了传衣只传得一个拈花公案岂非闭口不用谈之

意乎又何疑於参同契乎祖师着书立象本欲晓後生之盲

无奈千四五百年来书虽传而盲者如故或妄援大易之阴

阳而爲采补或错认黄老之养性而爲独修或傅会炉火之

伏食而爲烧炼一盲引众盲相将入火坑纵遇眞师指点仍

冥然不信哀哉祖师於絶笔之余惓惓欲结舌忘言盖逆知

後世之多盲夫矣

此参同中末後全提之句也谁肯泄露到此信乎天不爱道

矣读者请具只眼庶不空过

自叙啓後章第三十六

郐国鄙夫幽谷朽生挟怀朴素不乐权荣栖迟僻陋忽略利名

执守恬淡希时安甯晏然闲居乃撰斯文歌叙大易三圣遗言

察其旨趣一统共论务在顺理宣耀精神神化流通四海和平

表以爲厯万世可循序以御政行之不烦引内养性黄老自然

含德之厚归根返元近在我心不离已身抱一毋舍可以长存

配以伏食雌雄设陈挺除武都八石弃捐审用成物世俗所珍

罗列三条枝茎相连同出异名皆由一门非徒累句谐偶斯文

殆有其眞砾硌可观使予敷僞??彼赘愆命参同契微览其端

辞寡道大後嗣宜遵委时去害依托邱山循游寥廓与鬼爲邻

化形而仙沦寂无声百世以下遨游人间陈敷羽翮东西南倾

汤遭厄际水旱隔并柯叶萎黄失其华荣吉人乘负安稳长生

此章魏公自叙其作书之意兼隐名以俟後世也

郐国鄙夫幽谷朽生挟怀朴素不乐权荣栖迟僻陋忽略利名

执守恬淡希时安甯晏然闲居乃撰斯文

此节魏公自言其隐处着书之意也按列仙传眞人魏伯阳

者会稽上虞人也世袭簪裾惟公不仕修眞潜默养志虚无

博赡文辞兼通纬候恬淡守素惟道是从每视轩冕如糠粃

焉从阴长生眞人得受金丹大道依法伏炼成眞乃约周易

撰参同契三篇此处自叙一段与传中所称引大略髣髴盖

实录也魏公本会稽人而托言古郐国殆亦隐文耳

歌叙大易三圣遗言察其旨趣一统共论务在顺理宣耀精神

神化流通四海和平表以爲厯万世可循序以御政行之不烦

此节言参同契一书原本大易卽御政之旨也盖易更三圣

画卦系辞作翼无非示人以尽性致命之功魏公察其旨趣

之所在外参造化内印身心统括而究论之不出坎离二用

其体爲性命其用则爲精神性命之理旣顺精神之用方全

故曰务在顺理宣耀精神穷神知化易之妙也惟一故神惟

两故化以此治心则神化藏於中黄而有通理之騐以此治

世则神化布於四海而着和平之功故曰神化流通四海和

平子南午北互爲纲纪建纬卯酉璇玑循环卽厯法之祖也

故曰表以爲厯万世可循君主无爲臣主有爲明堂布政国

无害道卽治世之凖也故曰序以御政行之不烦盖易道便

是治道治道便是丹道内圣外王一以贯之此段专结御政

宗旨卽所谓大易性情各如其度也

引内养性黄老自然含德之厚归根返元近在我心不离己身

抱一毋舍可以长存

此节言养性自然之旨也以外象言之淸净无爲之道本诸

黄帝老子以内象言之人身九宫之中有丹扄黄庭爲中央

黄老君之所治内藏祖性天眞自然所谓养性者养此而已

故曰引内养性黄老自然祖性卽上德也本来无丧无得不

减不增学人若洞明此性当下可以归根复命返本还原故

曰含德之厚归根返元祖性本是一体分爲两用便属身心

二物但心非肉团之心卽本来妙有中眞空身非四大之身

卽本来眞空中妙有此两者人人具足一切修证不离当体

故曰近在我心不离巳身祖窍是眞中身心两家会归祖窍

便是眞一人能守中抱一须臾弗离则长生久视之道得矣

故曰抱一毋舍可以长存此段专结养性宗旨卽所谓黄老

用究较而可御也

配以伏食雌雄设陈挺除武都八石弃捐审用成物世俗所珍

此节言炉火伏食之旨也以内象言之本是眞性眞命一阴

一阳之大道以外象配之喻爲眞铅眞汞一雌一雄之两物

以魂魄相制而言则谓之伏以龙虎相吞而言则谓之食乃

是金液还丹作用迥非旁门所谓服食也故曰配以伏食雌

雄设陈世人闻说炉火定猜作五金八石闻说雌雄定认作

雌黄雄黄不知此皆有形有质後天渣滓之物眞人所除弃

而不用者也故曰挺除武都八石弃捐旣已弃捐矣何故配

以伏食良以烧铅乾汞点铜成金从来有此方术世俗贵术

而不贵道往往于此极其珍重祖师再三审度知世俗所最

珍重者黄白之物故借假说眞寓言金丹伏食之妙用则信

从者众矣故曰审用成物世俗所珍武都在凉州西数千里

産雌黄雄黄魏公言我之所谓雌雄设陈非武都所産之物

也悟眞篇云休链三黄及四神卽此意此段专结伏食功用

卽所谓炉火之事眞有所据也

罗列三条枝茎相连同出异名皆由一门非徒累句谐偶斯文

殆有其眞砾硌可观使予敷僞却被赘愆命参同契微览其端

辞寡道大後嗣宜遵

此章总结三道由一乃参同契之所以得名也盖大易性情

隐藏坎离药物黄老养性隐藏中黄炉鼎炉火伏食隐藏煅

炼火候露其枝条藏却根本究而言之卽身心意之三家也

亦卽精气神之三元也枝茎虽列三条根本实爲一致三家

相见便结圣胎三元合一便归太极惟三者相参金丹之作

用乃备故曰罗列三条枝茎相连然三条之中举一卽三会

三卽一处处合同确然一贯卽太上所云同出异名而爲众

妙之门者也故曰同出异名皆由一门三条罗列枝茎虽繁

然非抽黄对白谐世俗之文辞也实有至眞之道隐乎其中

外契造化内契身心天人性命之理无不相印若合符节如

璞玉之藏石中剖出卽现故曰殆有其眞砾硌可观若谓敷

陈谬妄之辞诳惑後学此如附赘悬疣岂不反被天讉初心

之所不敢出也此书之成特命之曰参同契者正以三家相

参同出一门乃契无上至眞之妙道耳学者能探厥端緖方

知其辞虽寡其道甚大尽性至命之道毕出其中後世法嗣

可不遵守之乎此段特发参同契所以命名之意所谓三道

由一俱出径路也

委时去害依托邱山循游寥廓与鬼爲隣化形而仙沦寂无声

百世以下遨游人间敷陈羽翮东西南倾汤遭厄际水旱隔并

柯叶萎黄失其华荣吉人乘负安稳长生

此节魏公於着书篇终隐名以俟後世也十六句中离合成

文藏仙翁姓名在内委时去害四句合成魏字化形而仙四

句合成伯字敷陈羽翮四句合成阳字柯叶萎黄四句合成

造字言参同契全文乃魏伯阳所造也仙翁本遁世之士不

欲自着其姓名??又不肯尽晦故爲漫辞隐语半藏半露以

庶几後人之我知正犹一句根本藏在三篇枝叶之中含吐

隐跃以庶几後人之自悟耳仙翁隐名之意卽前章闭口不

用谈之意也知其解者旦暮遇之初不得觌面蹉过

上篇未章有吾不敢虚说仿傚圣人文等句中篇未章有吾

甚伤之定录此文等句俱述着书垂训之意语意尙未了至

於下篇未章自叙启後发明三道由一乃参同契之所以作

上承先圣下启後贤爲穷理尽性致命之凖则故知此章不

特结三相类实全书之总结也

参同契一书最不易读盖其初以一句分爲三篇其究以三

篇合爲一句而句本无句也但分合之间神竒变化虽有离

朱之目鲜不眩师旷之聪鲜不聋矣令得吾师尽发其覆正

如千年暗室一灯能照岂非羲易之指南而参同之慧炬哉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