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 ? 诸王争霸 ◇(1/2)
88诸王争霸◇
◎二合一◎
虔州离京都太远,天大的消息一时半会也传不过来。
就算到了耳朵边,还可能和真相大相径庭。
所以,往返虔州和京都的宿仁,身上还肩负着一个探听消息的任务,尤其是关于朝堂的动向。
“去岁冬,三殿下被封为良王。今春返程前,听闻官家龙体欠安,好几日不曾早朝。”宿仁面露担忧地说。
在位二十多年,不曾立储,封王安抚很正常。
只是,又病?
还能传到宫外,这就不简单了。
“可知病情如何?”各种可能在脑海中闪过,几息后,乐尧问。
“三殿……良王派人来问过,虔州可有能人异士?”犹豫片刻,宿仁还是吐露此事。
“能人异士?”
“就是方士,擅长炼制强身健体的灵丹。”宿仁解释道。
“有传闻说,官家上回就是吃了灵丹才好转的。”
“方士?灵丹?”乐尧露出玩味的笑。
求仙问药的帝王,还真不少啊,可他们哪里知道,这灵丹还可能是催命符。
看来,当今天子命不久矣了。
虔州,得早做打算。
术士,尽可能留作它用。
宿仁擡眼一瞧,就看到他神情古怪,既似惋惜,又像惊喜。
*
京都。
“咳咳咳……意儿,怎么是你?”官家宋钦昏睡半日醒来,眼睛尚未睁开,就觉得异常口渴,唤近侍上前伺候,没想到给自己喂水的竟然是三子。
未曾好眠,宋元意倦意上脑,没忍住偏头打了个哈欠,才回道:“爹,您好些了吗?”
天家父子,私底下称谓和寻常百姓无异。
“好多了,怎么又……又是你守在这?近侍都是死的吗?如此懈怠!”说着又激动地咳嗽起来。
“爹,是我要守着的,您别气坏了身子,医官说您现在不能动怒,得好生休养。”
宋元意又急又忧,眼眶微润,看着就能让人感受到他的情绪。
“知道了。你大哥他们在做什么?”宋钦靠在软枕上,似是随口一问。
“大哥正照您的吩咐,批阅各州呈上来的折子;二哥处理着户部一大摊子事;四弟……”
宋元意挨个说着,宋钦眼皮耷拉着,遮住了眸底的暗色。
看来,差事比他这位父君重要得多。
也是,万一自己驾鹤西去,谁能掌控更多的权力,谁就能登上九五至尊的高位。
“意儿,你……”想要这皇位吗?
“爹,您刚说什么?我没听清。”宋元意絮絮叨叨的说话声一滞。
“没事,你继续。”
潇洒快活了大半辈子,一向不把妻妾儿女放在心头。
可能是这两年身子垮下来,心思敏感细腻了不少,竟然贪恋起儿孙辈的孺慕之情。
三子宋元意,次次都让他动容。
究竟是藏得深还是真心实意,他没有心思深究了,也不想。
这一刻,莫名后悔把贺笠从军都关调到虔州,若元意上位,母族不给力,一定会很艰难。
临了了,一颗私心竟开始为他人着想,宋钦不由苦笑起来。
“爹,您怎么了?是哪里不舒服吗?”看到他面露苦色,宋元意急忙唤医官进殿。
“还是让他们瞧瞧,朝中还有诸多要事等着您决断呢。”
虽然权力下放,可最终决定权还是捏在宋钦手里。
宋元意之所以一心服侍,除却真心忧虑,还是因为母族无甚助益,自己有了一双儿女,得为他们多筹谋些。
舅父送来的信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对,以真心换真心。
官家也是人,人就有七情六欲。
自己要做的就是让他感受到真情,起初有演的成分,但也是真害怕宋钦一走,自己连王爷的位置都坐不稳,哭得更真心实意了。
看在宋钦眼中,就是他至纯至孝的表现,所以封为良王。
良,纯良,良善。
*
七月,虔州粮收第二茬。
各县上报的良田亩产都有增长,柳钰文看后乐不可支。
“乐别驾,冬修水利可真是善举。要是每年来一次,虔州产粮都能养活整个大行朝了。”
西萍县农田翻了一番,亩产多了半成。
余钢县一向干旱贫瘠的土地得解,总粮收多了三成。
……
乐尧哭笑不得:“哪能有这么好的事?”
河道沟渠水陂十年一大修,三年一小修,何须年年如此。
良田亩产都有定数,再如何筑圩田、堆肥力,也不可能长年累月递增。
养活整个大行朝是不可能的,养活南地诸州倒是有机会。
柳钰文喃喃自语:“唉,要是虔州再大点就好了。”
若能把旁边三个州,都划入虔州境内,一起开梯田、修水利、种山药、搞养殖……百姓们还会缺衣少食吗?
*
离开小半年的贺笠,总算满载而归。
预计的三万多件兵械,均已铸造完毕。
回来第一时间,召集众属官,共商京都秘事。
“什么?立储了?是哪位殿……王爷?”京都封王一事,早已传遍诸州。
大皇子宋元志,封为信王。
二皇子宋元德,封为端王。
三皇子宋元意,封为良王。
四皇子宋元满,封为康王。
………其他成年皇子都有封号。
可一直没听到谁是储君。
各州都在观望此事,毕竟是下一任的“当家人”,怎么可能不重视?
此时,得知立储了,众人大惊,纷纷看向上首端坐的贺笠。
“不知,官家立的是密诏。”从良王书信中得知此事,贺笠很懵,随即又觉得正常。
他们这位陛下,一生肆意,让人无奈又羡慕。
“这……”储君之位,可真是扑朔迷离。
“不论鹿死谁手,我们虔州都无法独善其身了。”贺笠长叹一声道。
良王继位,他这位舅父,于情于理都要入朝堂,帮着他镇压乱党,坐稳皇位。
其他王爷登顶,他同样不得闲,坐拥精兵近六万,哪个天子会容得下这个隐患?
这半年时间,阮向宴又招了些人手,所以兵丁人数又有突破。
单从余钢县寻得的铁矿,铸造的兵械还远远不够,得再去外州探探。
“谨遵贺州牧号令!”
他们早就摩拳擦掌了,暗戳戳发展数年,可不是为了窝在虔州这个小地盘的。
乐尧微微一笑,他同样很期待。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把安南香酒楼、虔州商帮、军需司等进展悉数汇报后,乐尧总结道。
“乐别驾做得很好。”看着账簿后面的合计,他心里只有满意。
虔州安南香酒楼,已经在邻边三个州依次开办,带动了鲜蔬、山药、水产、饲猪的种养。
酒楼每月所得,如流水般涌入虔州钱庄,想要做买卖的商贾、百姓,随时可以从中贷取本钱。
百姓进项只多不少,制衣坊、丝织坊、粮坊、自己耕种的米粮、养殖的家禽等等,都成了一笔笔积蓄。
虔州商帮,更是贯穿了民众衣食住行,从账簿中,就能看到虔州生活条件的改善。
……
有个得力下属,就是省事省心。
趁他兴致高涨,乐尧提及童试情况。
“今岁童试上,下官允女子参考,最后,出了三十九位女童生。”展开五月份的官报,铺在上官案头。
贺笠倒抽一口气。“女童生?”
他不大敢相信自己耳朵听到的,眼睛看到的。
“是的,女童生。”乐尧继续重复道。
“乐别驾,可真是敢为人先!”贺笠一字一顿,看着他面不改色,有些心梗。
“都是贺州牧领导有方。”微微一笑回应。
“……”
难怪对他要送钱送人去京都,没有一点儿意见,敢情在这里给他下套了。
有舍才有得!
自己这位“得力下属”还真是把这一招用活了。
“乐别驾,就不怕本官治你罪吗?”半吓唬半试探道。
乐尧依旧镇定:“下官何罪之有?”
被这回答一噎,贺笠埋头看报,决定从中挑出他的罪名。
大行律法,确实没有明令女子不得科考?
若有益江山社稷,即便是外邦之人也能用,谁还在乎男女?
这批女童生,确实优秀。
……越看,越觉得乐尧没做错。
贺笠端起茶盏抿了一口。“不知乐别驾,有何夙愿?”
乐尧一愣,没想到他问这个,下一秒很自然地接起话:“愿国泰民安。”
“国泰民安?”所求不小。
大行朝内外不安定数十载,可真不是三五年就能达成的夙愿啊!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在乐尧坚定的目光下,贺笠终究败下阵来。
既是心怀天下之人,偶尔出格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若太过完美,又无私欲,拿捏不住,上位者如何敢放心大胆任用?
乐尧大概能猜出七八分他的心思,所以行事大胆。
和上官报备过,就可以安心继续做下去。
至于京都会不会怪罪,内里一团乱麻,哪还顾得上地方诸州?
天子密诏,有意思。
各位王爷和文武百官,怕是都摸不着头脑了。
这队站也不是,不站也不是。
落子无悔,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离开府署的乐尧,忍不住感慨。
大行朝这位官家,若不是一国之君,还真是个任性自在的主。
可作为一国之君,如此儿戏,怕是离山河动荡不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