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开局给周幽王剧透烽火戏诸侯[历史直播] > 第77章 第七十七章 二合一

第77章 第七十七章 二合一(1/2)

目录

第77章第七十七章二合一

叶小枝买的房子是现房。

虽然林宁带着她去看了很多个小区的期房,但叶小枝完全不敢买,她就是一个十分胆小的人,承受不住压力,所以她会担心开发商的资金链不到位,到时候房子修到一半开房商跑了。

林宁虽然笑叶小枝说碰见这种事情的可能性很小。

但她就是觉得,万一呢。

难道绑定这个能够给古代人播放视频,和古代人对话的可能性不小吗?

但这种见鬼一样的事情都让她给遇到了,她还有什么资格觉得其他的事情几率小。

一开始决定做这个系列视频,其实就是见钱眼开,一时之间被后台的收入数字冲昏了头脑。

说起辛苦程度,除了时间自由安排,不用受老板的气以及钱多以外,其实还是挺辛苦的。

但这是看得到回报的辛苦,不是资本家的剥削。

叶小枝原本以为,在视频的制作过程中,等待她的应该是熟能生巧,没想到却是力不从心。

好像与这些仿佛活生生的古人对话之后,她那些轻飘飘的带过别人一生的语气都显得十分的不负责任。

可是从一开始,叶小枝就只把这些人当做书本或者史书上面刻画的人物,未曾将他们当做曾经有血有肉,站在别人面前的人。

这当然不是叶小枝的问题,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即便在怎样共情古人,也真的很难把他们与自己的现实生活产生联系。

所谓的共情,其实更多意义上,是一种情感宣泄,带入的是自己,不是古人。

而那种制作视频时力不从心,维持到现在,就变成了面对种种问题之时的力不从心。

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最妥当,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能无愧于心。

幸好苏轼对未来的事情并没有那么好奇,也有可能他现在问出来的问题就已经是对未来的好奇了,只不过,他不直接的询问答案,而是问天幕什么时候播放。

可惜的是什么时候播放不由叶小枝说了算。

她很想给苏轼解答这个问题,但是做不到。

就像往日里回答了无数个人的问题一样,叶小枝轻描淡写的的一句很有可能改变他人的一生,但这种,原本不在计划之内的改变,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没有人知道。

所以说,有时还是顺其自然。

叶小枝不知道这种状况会维持多久,这个莫名而来的系统,说不定哪天就会莫名而走,而最终,她t能得到些什么呢?

一群从未相识的人,带给她的回忆罢了。

而那些和她属于不同时空的人,就更留不下什么了,也许能够改变未来,也许不能,反正这些她也不知道。

想到这里,叶小枝又觉得自己太悲观。

夜晚总是容易愁绪万千的,所以古代文人总是写了一首又一首有关于月亮的诗句,面对黑暗,面对冷色的光,不知道多乐观的人,才能收起自己的惆怅。

但她又有什么好悲观的呢?

即便这个系统明天就会消失又有什么关系?

至少她收获了金钱以及房子,还有为了制作视频而查询到的资料。

人在平和的时候,最容易提升自己,在不为了那个苦逼工作奔波劳累之后,日子虽然过的充实,甚至充实的有些忙乱,但总而言之,收获还是多于迷茫的。

叶小枝不太确定自己的天幕有没有给苏轼带去迷茫,但看得出来,他好像有点急躁。

再久久等不到叶小枝的回复之后,苏轼的对话框再一次弹了出来。

【如果你是真的知道未来的事情,就别卖关子了,不然别人只会觉得你在故弄玄虚。】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事情和自己有关,苏轼有些绷不住,总而言之,他的语气一点也算不上和善。

只不过叶小枝不会因为这算不上和善的语气而有什么样的不舒服,激将法而已,并且这个激将法用的十分拙劣。

天幕具体是在大宋的哪个时候播放的,不得而知,但可以猜测到的是,苏轼或许还尚为年轻。

年轻人和年长者在处理问题方面有这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

很显然,苏轼呈现出来的状态是不太沉得住气的,不管这种状态究竟是因何而来。

叶小枝思索良久,还是决定给他一个确切的回答:【慢慢等待就好,别着急,我不是在故弄玄虚,但你可以选择不信。】

......

叶小枝发誓,她在说这段话时,一定是十分真诚的。

作为视频的制作者,她肯定不能告诉苏轼,我这不知道这个坑爹玩意儿是什么时候播放一段的,所以退而求其次,她只能选择这个办法,让苏轼慢慢等待。

只不过这几个字,落在苏轼的眼里却是另外的一重意思了。

天幕的回答,在眼前渐渐展开。

首先让人震撼的是,原来这玩意儿还真的能与人对话。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真是很大。

就比如,在过去王弗虽然知道苏轼有学问,但从来没有觉得他是什么很不得了的天选之子过,但今天她却感觉,或许她丈夫真的有点什么过人之处。

不然为什么这个天幕会偏偏挑中了他的问题来回答?

那日苏轼和苏辙对这道天幕显得还不是那么的关心时,王弗就已经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了。

况且那也不是第一次问天幕的问题。

但无论自己询问多少遍都没有得到过回答。

而她也曾看见别人往天幕上面发送问题,无论多少遍,无论多少人,通通都是石沉大海再无音讯,可凭什么苏轼就能收到回音?

王弗往苏轼这张熟悉的脸上看去,妄图从其中看到什么过人之姿,但遗憾的是她失败了,这张脸和过去的无数日子里一模一样。

但谁说平凡就不能是一种特殊呢?

或许苏轼就是顶着这一张自己见惯了的脸,成为天幕之中那个人生坎坷的文坛领袖的。

王弗面带笑意,想到这里的时候,不免有些骄傲。

所以,从这一种方面来看,她未能收到回音,也不是一点都说不过去,也许只要是天幕里未曾提到过的人,都不会收到回信的。

如果哪天,天幕能够盘点到她王弗的头上,她再去问也不迟啊。

苏轼看着天幕之中短短的一行字,陷入了沉思。

他不知道,这一段回答是为了让自己稍安勿躁,还是说,仅仅只是想暂时平复一下他的心情。

本来他在提问之前,确实是没有什么特别想知道的未来。

但现在不一样了。

就好比你去排队买奶茶,如果一开始没排,可能也不是很渴,喝不喝都无所谓,但是排了一个小时却还没排到自己,至少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不会放弃。

因此,苏轼也在这个莫名其妙的等待之中,对未来的事情多了一份好奇心。

甚至在等待回答的过程中,他竟然还有一些紧张。

担心得不到回答,或者天幕的回答,不尽如人意。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其实回答不回答,又有什么区别呢,没有谁能够过的一帆风顺,天幕接下来的内容即便是预言,也只不过是苏轼人生的一个具化,实际上的大致走向,他已经知道了。

欧阳修、王安石。

苏轼只知道欧阳修是自己的伯乐,却猜不出来自己会与王安石产生什么样的联系。

但他看得出来这个联系对他而言不算太好。

不再纠结于天幕的问题之后,整个人都变得轻松了起来,对于苏轼而言,那些他说要经历和面临的坎坷,躲是不可能躲得掉的。

既然坎坷在仕途之上,难道他就能因此放弃入仕吗?绝不可能。

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最大的目标就是入仕,并且将自己这么多年的学问用在实处,怎么可能因为这几句话就放弃。

所以,如果这个时候,还因为天幕的断言而困扰,那他就是自找没趣。

苏轼等不及天幕后续的播放,带着王弗一同回了屋中,王弗倒是还想在看一会儿,但又不愿意表现的自己十分的关心此事,因此,她也就这样放弃了,默默的和苏轼一同回到了屋里。

身后的天幕好像有点接触不良,光屏波动了一下,没有后续的变化了。

......

那日和苏轼的棋局,以苏辙胜利、苏轼惨败而告终。

倒不是说,苏辙的下棋技术要比他哥好上多少吧,只不过是一个人的心思在棋局上,一个人的心思不在而已。

下午,苏辙在看书,半个时辰之后,一页都没翻过去,他忽然就明白心不在焉是一件多么致命的事情了,不仅对苏轼如此,对自己,也是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