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番外一 二凤登基(1/2)
第118章番外一二凤登基
第119章
李世民没想到,父亲那日说出这样的一番话,已然是存了退位的心思。
直到数月后,当礼部侍郎满脸堆笑带着尚衣局的人,来找他商议冠服的尺寸细节时,李世民才骤然惊诧不已。
他急忙跑去正殿寻找父亲,询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秦始皇放下手中的奏章,眼角眉梢含着欣赏的笑意,打量着这个最让自己得意的孩子。
然后,在李世民焦急的目光中,他用一种“今晚吃什么”的无谓语气答道,
“世民呐,自从有了你,朕就得到了许多的惊喜,现在朕也想送给你一个惊喜,让你早些登上秦君之位...”
李世民一听忙打断了父亲,声音急促道,
“可是阿父如今春秋正鼎盛,根本就毫无半分昏聩之相,又何至于,要这般早就传位给孩儿?”
他并不是一个没有耐心的人,也绝非贪婪之人。
这一世,他既然早就坐稳了太子之位,又得到了父亲愿意在年老后禅位的承诺,又岂会日夜盼望自己能早点登上那个位置?
相反,在他心中,以秦始皇的身体状况来说,这事,最起码也该晚几年再提起的,父亲怎么会突然起意就要退位?
君王这一出“秘而不宣”的计划,着实打得他措手不及。
秦始皇轻叹一口气,指了指身前堆积的奏章公文,
“所谓春秋鼎盛,不过垂垂老矣,朕十三岁时就接过了秦王的担子,我今年已经五十了,精力早就比不上年轻之时,再这般操劳下去,恐怕,很快就会真的昏聩糊涂了.....我儿世民长大了,也该帮父王分担肩上的担子了。”
他是何等坚毅强大之人,当他亲口说出这样一番服老的话时,这句“精力早就比不上年轻之时”,让李世民的泪水一下就盈满了眼眶!
如今的他,已经长得跟父亲一样的高大挺拔了,但他仍跪下来趴在父亲的膝上,哽咽道,
“阿父为大秦殚精竭虑,孩儿惭愧万分....这些朝事政务,孩儿就算以储君的身份,也是能为阿父多分担几分的,何至于要这么早就传位....”
秦始皇看着他又开始哭,真是有些头疼,不由下意识伸出手,轻拍着他的后背,柔声道,
“你都是当上阿父的人了,怎能还动不动就哭?朕累了,不只是想让你为我分担几分政务,而是想把大秦的三十六郡数百县,全都放到你的肩上挑着,朕相信,你一定能胜任....”
李世民是他一手亲自养大的,他当然知道,对方是最纯孝的孩子,他一听闻此事就急着跑来劝阻,绝不是惺惺作态。
说起来,秦始皇这样的当世雄主,对权力当然有着与生俱来的超强掌控欲。
如果他心爱的太子不是李世民,那么,无论是谁当了太子,他都绝不可能提前把秦君之位禅让给对方的——
再者,以其他诸子的表现,恐怕,那时的大秦真会如梦境中一样,根本就选不出一个他想要的继承人!
他多年前答应李世民,“年老后会退位当太上皇”,也绝非全是宠溺孩子的缘故,而是还有另外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李世民表现出来的卓越政务能力,让他暗暗赞赏不已,这个让他无比骄傲满意的孩子,仿佛生来就是该当君王的!
既然是这样,秦始皇当然能放心大胆地,把大秦的江山社稷,提前交托到李世民的手上。
至于,他为什么这么迫不及待地想禅位,自然,是受到了沙丘那场病和那个梦的影响。
在那个梦境中,他知晓自己有“三十七年病逝于沙丘”的危机。
虽然,此番安然避过了沙丘之劫,从而在现实中,得到了与梦中“帝无恙”的天书断言一样的结局。
可这个太过巧合和诡异的经历,让他第一回对自己的寿数生出了深深的质疑。
他不确定,接下来,自己还能再活多久。
万一,他已寿数无多,到时若仓促离世,独留下世民面对大秦这偌大的江山朝局,作为父亲,他终究是放心不下的。
倒不如及时退位放权,让孩子尽早开始全面处理朝政,自己再从旁协助他尽快上手.....
也许,在临死之前,自己也能过上几年含饴弄孙的清闲时光。
一个君王,能活着看到自己的继承人继位,又能因为继承人的过分优秀,而过上悠闲的“辞官告老”生活,又何尝不是另一种莫大的幸福?
李世民含泪啜泣道,
“可是孩儿觉得,阿父还很年轻,若我这么早就接手大秦的担子,真的有越俎代庖之嫌,孩儿不孝....”
秦始皇接过洁净的帕子塞到他手里,大手一挥道,
“你是我的儿子,是朕让你名正言顺登基,早日操持国事的,又何来越俎代庖之说?谁人又敢说?好了,现在朕才是秦国的皇帝,此事我心意已决,不必再议!”
李世民愈发感动,眼泪顿时流得更凶了。
阿父,阿父....这一世,他有世间最好的父亲!
秦始皇三十八年二月初九,始皇帝主动禅位,自称太上皇。
在李世民的执意要求下,太上皇一应待遇不变,仍保留秦君的规格。
而提前筹备好的登基大典,当日也按时在渭水岸边的宗庙之中举行。
在文武百官的跪拜山呼下,身穿庄重玄色冠服的李世民持香三叩九拜,祭祀天地先祖,正式宣告天下:
今日起,大秦新君即位了!
...
次日,李世民又马不停蹄举行了立后大典,册封蒙嗣音为皇后,并诏令天下“朕不设后宫”之事。
次月,他亲自抱着刚满一岁的长子嬴瑜,再一次踏进宗庙,为孩子举办了册封太子的典礼。
看着在李世民怀中咿咿呀呀啃着手的小家伙,看着小家伙那张与李世民幼时几乎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可爱面容,负手站在一旁观礼的秦始皇笑着笑着,突然眼眸有些发热发酸。
时至今日,他还清晰记得世民幼时的可爱与顽皮,也还记得自己发现拥有了一个天才神童的欣喜与忐忑....一切往事都还历历在目,好像昨日才刚刚发生似的。
然而眨眼之间,世民已经变成了这样一个英姿俊朗的青年,就连他的孩子,都已经一岁了——
时间,真如流水一般悄然无声流逝而去啊!
这时,正暗自神伤感慨着的他,冷不丁被一个热情的小团子扑上来,“吧唧”“吧唧”地抱着他的脸颊啃来啃去。
那个紧紧搂住他脖颈的幼崽,还不忘兴奋地仰起头来,朝他高兴喊着“哒哒哒哒”。
秦始皇忙伸手接住孩子,一边心中欢喜地任由对方亲来亲去,一边佯怒瞪了李世民一眼,
“立储大典结束,瑜儿早就饿了,你不快些把他抱回宫中,来找我做甚?”
李世民笑着看向在祖父怀中撒娇的嬴瑜小儿,
“阿父误会了,是这小子一直吵着要找他的大父,孩儿就只好先把他送来了。”
嬴瑜虽小,却颇有几分灵慧,每回一见到大父,就会欢快得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除了母亲,他最喜爱的人就是大父啦。
但凡有始皇帝在场的地方,连李世民这个父亲都只能退居二线。
当然,一个当爹的能混到这个地步,也是有原因的——
当年对父亲总捏自己小脸深恶痛绝的李世民,如今也常常因为抑制不住的无尽喜爱,管不住手要去捏孩子的小胖脸玩耍,而嬴瑜被他捏得烦不胜烦,自然就更喜欢从不捏他的大父....
秦始皇一听李世民这话,愈发欢喜,忙含笑逗弄起怀中的孩童。
这一刻他的声音温柔得,让李世民差点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原来,是大父的瑜儿要来找大父玩的....好孩子,我们走吧,大父带你先回宫....”
说着,秦始皇就抱着孩子,衣袂翻飞大步往宗庙外走去。
李世民在叮嘱了跟来的礼部官员和太史令一番后,忙追上去跟着上了马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