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美食:幼儿园卖盒饭,全都馋哭了 > 第395章 “效”与“味”的难题

第395章 “效”与“味”的难题(1/2)

目录

会议继续进行。

李医师从中医“秋冬养阴”、“温润平补”的理论出发,推荐了黄芪、当归、枸杞、天麻等常用药材及其基础性味功效。

当那一连串药材名和中医术语被报出来时,一位年轻的助理编导下意识地眨了眨眼,小声对旁边的收音师嘀咕:“听起来好厉害,但好像有点听不懂...”

收音师耸耸肩,悄悄将收音杆更靠近了一些,试图捕捉每一个专业的词汇。

而刘营养师则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补充了这些食材的营养成分和搭配禁忌。

当听到“蛋白质互补作用”、“膳食纤维含量”这些相对熟悉的词汇时,助理编导露出了“这个我好像懂一点”的表情,轻轻点了点头。

网购浏览的时候平台经常会推送一些营养品的广告,上面就有这些词出现。

“黄芪补气固表,但性偏温燥,”李医师道,“对于阴虚体质者,单用大量恐有助火之嫌。”

“没错,”刘营养师立刻接话,“所以需要搭配,比如加上麦冬或沙参,不仅能调和药性,从营养学角度看,也能提供更多的多糖类和微量元素。”

随着交流的深入,两位专家身上的拘谨彻底消失,很快就沉浸到专业领域里去了。

甚至偶尔会就某个细节进行补充讨论。

这种默契的专业互动,让拍摄团队捕捉到了大量精彩素材。

直到李医师提到一道经典的“当归生姜羊肉汤”时,主厨老陈忍不住提出了疑问:“李医师,恕我直言,传统的药膳汤方我们试过,药材的味道对于很多普通顾客,尤其是年轻顾客来说,可能不太容易接受。我们如何平衡‘效’和‘味’?”

这个问题很尖锐,也很实际。

镜头下意识地对准了李医师。

别说是年轻人,就是老人家大部分也不太受得了中药的味道。

更别提把中药跟寻常吃食融合在一起做药膳,难免会沾染上一丝苦涩的中药味。

这也是为什么药膳推广艰难的其中一个原因。

要不是味道有点受不了,谁会抗拒一碗能调养身体的药膳呢。

这个问题一出,拍摄团队的所有人,包括秦薇,眼睛都微微亮了起来。

摄像师非常默契地将镜头在提问的老陈和回答的李医师之间缓慢地推拉。

这才是他们想要的,不同领域的碰撞。

助理编导也忘了记录,屏息等待着专家的回答。

李医师并没有不快,嘴角反而漾起一丝了然的微笑。

他沉吟片刻,甚至下意识地转头看了一眼最近的摄像机,仿佛在确认观众是否也能跟上思路。

“陈师傅问到了关键。这正是我们需要一起探索的。”他一边说着一边从身旁的布包里拿出一个小本子和几小包样品药材,看向摄像师:“这个能拍吗?可能有点枯燥。”

在得到肯定的示意后,他才继续:“你看,这是普通当归,药味重。这是酒炙过的当归,你闻闻,味道是不是醇厚了很多?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不同的炮制方法来‘预处理’药材,这不是妥协,而是精进。”他认真的样子,仿佛不是在开会,而是在给学生上课。

“精进?”苏浩泽捕捉到了李医师话里的这个词,眼睛一亮,“这个词用得好!我们就是要做一座桥梁,把古老的智慧淬炼成现代餐桌上的美味。这不只是简单的烹饪,更像是一次次的实验和创作。”

秦薇在一旁听着,忍不住对身边的助理编导轻轻点头,用口型无声地说:“核心理念,记下来。”这句话精准地概括了这一切努力的价值,是绝佳的节目主题。

会议在一种逐渐热络起来的探讨氛围中继续进行。

虽然双方来自截然不同的领域,但目标却是一致的:做出真正好吃又滋养人的食物。

会议暂告段落,约定下次直接进行厨房实操。

送走两位老师后,秦薇团队并没有立刻收拾设备。

那位年轻的助理编导一边帮忙整理线材,一边忍不住好奇地问苏浩泽:“苏总,所以最后那汤,会是什么味道啊?听着好像很补,但又有点怕药味…”

苏浩泽被她直白的问题逗笑了:“放心,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它喝起来像一碗特别好喝、特别鲜的羊肉汤,只是喝完身体会觉得很舒服。等我们试做成功了,第一个请你来尝。”

“真的吗?那说定了!”助理编导开心地笑起来,对接下来的拍摄充满了期待。

秦薇看着这一幕,翻看着刚才拍摄的素材,对苏浩泽感叹:“苏总,真实的探索过程就是最有感染力的。你看,连我的小助理都开始期待那碗汤了。我们有预感,这次真的挖到宝了。”

......

几天后,备用小厨房再次被布置起来。

但与上次会议时的井然有序不同,这一次,空气中多了一股紧张的氛围。

灶台上摆满了各种药材和食材,称量工具、炖盅、砂锅一应俱全,这里更像一个实验室。

《寻味之旅》的团队早早到来,摄像机已经架设好,镜头敏锐地捕捉着每一个细节。

秦薇站在稍远的地方,目光锐利而专注。

那位年轻的助理编导则拿着小本子,既好奇又有些忐忑地观察着。

苏浩泽、主厨老陈与李医师、刘营养师围在操作台前,进行最后的准备确认。

今天的目标很明确。

试做初步选定的两道药膳。

当归生姜羊肉汤与天麻枸杞蒸鱼。

“李医师,刘老师,”苏浩泽开口道,“今天我们分两步走。第一步,我们还是先严格按照传统配方做一版基准样品。大家都亲口尝一尝,切身感受一下‘效’与‘味’最原始的冲突在哪里。然后第二步,我们再立刻应用您上次提到的炮制预处理方法,做一个改良版,进行对比。这样我们就能更清晰地看到‘精进’的方向和效果。”

这个“先立基准,再求突破”的思路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