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药膳研发会议(2/2)
他稍作停顿,用更加有诱惑力的言语解释道:“这个过程,充满了各种尝试,甚至会有失败。但它最能体现我们想要‘做好东西’的初衷和探索。如果《寻味之旅》有兴趣,我觉得没有比记录‘膳时记’从零开始的第一步,更能展现您所说的‘成长理念’了。”
电话那头的秦薇显然没料到有这个惊喜,声音里充满了惊喜:“太棒了!苏总,这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好!记录一个成熟品牌固然稳妥,但能见证并记录一个新理念的诞生,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我们非常有兴趣!”
“好,”苏浩泽果断应下,“那我让团队尽快和好鲜实那边确认研发团队的日程,我们也把备用小厨房准备出来。确定好时间,立刻通知您。”
挂断电话,苏浩泽眼中闪烁着兴奋而又炙热的光芒。
......
三天后,备用的小厨房被打扫得一尘不染,灶具锃亮,仿佛在等待着什么重要的嘉宾。
空气中还隐约残留着昨日测试粥品时留下的淡淡米香。
苏浩泽站在厨房中央,最后环视了一圈准备工作。
今天,这里将迎来两批重要的客人,也是“膳时记”项目迈出的第一步。
上午九点半,赵明生率先抵达,身后跟着两位气质沉稳的中年人。
“苏老板,来来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赵明生热情地招呼着,“这位是李安晋医师,家里都是学中医的,对药食同源很有研究。可是我好不容易请来的高人。”
“还有这位是刘庭波营养师,从事营养研究工作多年,经验丰富。咱们这新项目正好需要他把关现代营养学这一块。
“他们对于膳时记抱着很大的期待,希望能通过咱们这个品牌更好的把中医跟营养学这块往外在推广一二。”
“李医师,刘营养师,二位好,我是苏浩泽。这次要麻烦两位多指教了。”
苏浩泽上前,态度谦逊而真诚地与两人握手。
他能感觉到对方握手的力度和那份属于学者的严谨。
“苏总客气了,赵总跟我们说了很多你的事,你对食材的坚持我们很欣赏。”李医师说话不快,但字句清晰,“能参与到将传统食养智慧落到实处的项目里,我们也很期待。”
“没错没错,我还带着家里人去买过你们最近很火很出名的姜枣桂圆茶,暖身效果显着啊。”刘营养师笑眯眯地跟着接了一句,显然对于苏氏有着良好的印象。
简单的寒暄后,几人移步到旁边临时布置的会议区。
苏浩泽让前台小妹送来的不是茶,而是几杯温热的低糖姜枣茶。
“各位老师先尝尝我们自己的产品,暖暖胃。”苏浩泽示意道。
李医师捧起杯子,先观其色,再轻轻嗅了嗅,最后才小口品尝,微微颔首:“枣香醇正,姜辣温和,糖度控制得也很好,不错。”
刘营养师笑着补充了一句:“而且用的是好水,ph值应该偏中性,所以口感特别顺滑,没有涩感。苏总对细节很讲究啊。你们能这么快响应需求推出低糖版,这份心思就很难得。””
“不过,”他话锋一转,放下杯子,语气变得稍微严肃了些,“甜度确实控制了,但为了平衡口感,熬煮时间是否比标准版有所延长?这会不会导致一些热敏性的营养素,比如某些维生素,流失更多?这是我们做功能饮品研发时需要平衡的关键点。”
这突如其来的专业质疑,让气氛瞬间多了几分学术研讨的紧张感。
徐娇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苏浩泽,显然刘营养师问到了点子上。
苏浩泽坦然点头:“刘老师您说得对,这确实是个难题。我们测试时记录了数据,低糖版的平均熬煮时间增加了大约8%,目前主要在通过调整姜的品种和投放时机来弥补风味的不足,但对营养素的影响还在评估阶段。这也是我们迫切希望引入专业力量的原因。”
这番坦诚且专业的回应,让李医师和刘营养师都露出了赞赏的神色。
“已经很厉害了。用心对待顾客,这份心意比什么都强。”刘营养师经常上网,自然也刷到过有网友评论希望苏氏能出一个无糖或者低糖版。
在不影响口感以及原本暖身效果的基础上去调整糖度,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需要兼顾的方面太多。
没想到苏氏速度这么快,就已经做出了低糖版。
单就冲着这份效率跟能力,就有点让他刮目相看。
这番发自真心认可的话,让现场的气氛瞬间又融洽了许多。
会议刚开始不久,小厨房的门被轻声推开。
《寻味之旅》的编导秦薇带着她的摄像和其他团队成员,安静地走了进来。
她们穿着便于工作的便服,动作放得很轻,尽量不打扰到正在进行的交谈。
秦薇与苏浩泽交换了一个默契的眼神,点了点头。
根据之前的交待,摄像师迅速而专业地寻找角度,架设好机器,开启了红灯闪烁的录制模式。
镜头介入后,让原本略显学术的会议气氛多了一丝微妙的变化。
李医师和刘营养师虽然被提前通知了会有拍摄团队到来,但真正对上摄像机显然还是有点不太习惯神情比刚才更拘谨了些。
苏浩泽察觉到了这一点,他笑着对镜头方向看了一眼,玩笑道:“秦导,我们这第一次开会,要是说错了什么,能不能剪掉?”
一句玩笑,让大家都轻松地笑了起来,连李医师紧绷的肩膀也稍稍放松。
“苏总,您放心,我们的宗旨是‘保一条’,争取拍出最真实的状态。但是如果有什么不方便播放的内容,也是可以协商删除的。虽然我们要求真实,但也不是那么死板不懂变通的人。”秦薇也笑着回应。
她转而看向两位专家,语气真诚:“李医师,刘老师,您二位千万别有压力。我们就想记录最真实的探索过程,哪怕是卡壳或者争论,都比设计好的流程更有价值。观众想看的,就是你们怎么把专业的理论,变成普通人能吃、爱吃的东西。”
这番话精准地消解了学者的顾虑,李医师点了点头,神态自然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