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老张论道(2/2)
“您放心,您的教诲侄儿都记下了!”
“我一定努力练功,绝不偷懒!”
他拍着胸脯,很是自信的说:“定不会给爹爹和您,还有咱们武当派丢脸!”
他这话说得漂亮,但那眼神深处的闪烁,却暴露了他并未真正听进去。
俞莲舟久历江湖,哪里看不出他这敷衍的态度,知道他多半是左耳进右耳出。
他心中也是无奈,知道多说无益,反而可能激起逆反心理。
他摆了摆手,也懒得再在这个问题上多费唇舌,转而道:“行了,别在这儿耍贫嘴表决心了。”
“你邱白师兄回来了,刚上山不久。”
“你去跟他多接触接触,叙叙旧,顺便也能听听他在外面的见闻,于你开阔眼界亦有裨益。”
“好的,二叔!”
宋青书一听,眼睛微亮,这倒是个避开二叔继续训话的好借口,连忙顺势接话道:“我刚刚在山下镇子里就是碰到邱师兄了,还跟他聊了几句,见他要回来拜见太师父,我这才急急忙忙赶回来的,连给太师父挑选寿礼的事都暂时搁下了呢!”
他这话半真半假,倒是巧妙地把私自下山的事情圆了过去。
俞莲舟对自己这个侄儿终究还是寄予厚望的,也知他本质不坏,只是需要多加磨砺引导。
见他如此说,俞莲舟脸色稍霁,挥了挥手道:“嗯,去吧。”
“寿礼之事不必急于一时,心意为重。”
宋青书如蒙大赦,暗暗松了口气,连忙朝俞莲舟行了个礼。
“那二叔,侄儿先告退了!”
说完,宋青书对身后几个同样大气不敢出的弟子使了个眼色,一行人几乎是飞一般的溜走了,生怕慢一步又被叫住。
俞莲舟看着他匆忙离去、略显慌乱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低声叹息。
“这毛躁跳脱,遇事便想寻机取巧的性子,也不知道是跟谁学的。”
“大师兄性子端方持重,断不会如此……”
“唉,但愿他再年长几岁,经历些事情,能真正沉稳下来吧。”
……
邱白告别俞莲舟后,一路拾级而上。
越往上走,山势愈显险峻,石阶也是险峻,仿佛直入云霄。
周遭山风愈劲,吹得他衣袂猎猎作响。
身旁云雾缭绕翻腾,时聚时散。
放眼望去,云海茫茫,群山如黛,若隐若现,令人心胸为之一阔,仿佛置身于远离尘世的仙境之中。
他体内先天真气自然流转,与这天地间的清灵之气隐隐呼应,感觉无比舒畅。
不多时,他便来到了武当金顶。
站在金顶平台边缘,脚下是万丈深渊,云海在下方缓缓流淌,仿佛踏足天宫。
他的目光,投向了金顶那座规模并不宏伟,甚至显得有些小巧,却处处透露出古朴庄严,历经风霜气息的小小庙宇。
这座金顶小殿,虽然并不是那雷火炼金殿的永乐金殿,但是能在如此绝险之巅修建起这样一座建筑,本身就已说明了它的不凡。
邱白收敛了方才与俞莲舟交谈时的些许随意,神色变得郑重。
他整理了下那身略显风尘的道袍,深吸一口清冽的空气,正准备举步走向那扇虚掩着的殿门。
然而,还未等他走到门前,那殿内便先一步传出苍老却又中气十足的声音。
那声音并不如何刻意提高,却奇异地穿透了呼啸的山风与空间的阻隔,清晰地在他耳边响起。
“邱白,你小子还知道回来啊!”
“还以为你在外面乐不思蜀,忘了武当山门朝哪边开了呢!”
伴随着这熟悉的声音,一个身着道袍,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红润的老道,缓步从殿内走了出来。
他身形高大,虽已九十高龄,背脊却依旧挺直如松,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那看向邱白的目光中带着慈祥,也有对他毫不掩饰的欣赏。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当今他的太师父,武当祖师张三丰。
邱白见到这熟悉的身影,听到这熟悉的声音,脸上立刻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灿烂笑容。
他连忙快步上前,在张三丰身前三步处站定,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大礼,语气带着久别重逢的欣喜。
“太师父,经年不见,您老人家还是这般仙风道骨,精神矍铄,康健胜似壮年!”
“徒孙不孝,久未在身前侍奉!”
张三丰捋着颌下长须,那双深邃的老眼带着温和的笑意,上下打量着邱白。
就看见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的惊讶,微微颔首,语气平和的说:“唔……不错,不错。”
“气息混元一体,圆融无暇,神光内蕴,含而不露,行走坐卧间已能与天地自然隐隐交感,这般气象.......”
“你小子,这趟出去,看来不只是游山玩水,收获确实不小啊,竟然……已然踏入了那先天之境了。”
听到张三丰这话,邱白心中虽然觉得太师父能一眼看破自己已突破先天,似乎是理所应当之事,但内心深处还是忍不住涌起一阵强烈的惊讶。
毕竟,据他所知感知,太师父张三丰如今也尚未踏足先天境界啊!
可他却能精准的看破自己的境界!
张三丰似乎拥有读心术一般,一眼就看穿了他心中翻腾的疑惑,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笑骂道:“怎么?你小子还真以为老道我老眼昏花,老糊涂了不成?”
“连你身上散发出的炁机与以往有了本质的变化都察觉不到?”
“嗯,先天之境,身合自然,灵觉通透,这股独特的韵味,是无论如何也做不了假的。”
“好!好!好!”
“看到你们这些后辈能超越前人,攀登武道更高峰,老道我这心里,是真高兴!”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武当后继有人,此乃门派之幸!”
“太师父您这可真是过奖了,折煞徒孙了!”
邱白被他说得有些不好意思,嘿嘿一笑,挠了挠头,凑上前一步,带着点嬉皮笑脸地说:“弟子能有今日这点微末进步,那还不是全靠太师父您平日的指点,基础打得牢靠,方向指引得明确,弟子这才能在外侥幸有所感悟,有所突破嘛!”
“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那也是因为蓝本身足够优秀啊!”
“呵……你这滑头小子!”
张三丰被他这番插科打诨,曲意奉承的话给逗得忍俊不禁,伸出枯瘦却稳健的手指虚点了点他,笑骂道:“你就用这般昧着良心,睁着眼睛说瞎话来吹捧老道?”
“老道我自己都还在先天门槛外徘徊摸索,连门槛都没完全跨过去呢,拿什么教你突破先天?”
“你小子净会胡说八道,油嘴滑舌!”
邱白嘿嘿一笑,趁热打铁,凑得更近了些,压低声音,神情正经的说:“太师父,那……要不这样,弟子将这次突破过程中的一些粗浅感悟和体会,跟您老人家仔细分说分说,剖析一番?”
“或许……其中某些关窍,能对您老人家有所启发,让您也……”
后面的话他没明说,但意思不言而喻。
出乎邱白意料的是,张三丰闻言,脸上那温和的笑容微微收敛。
他几乎是毫不犹豫地摆了摆手,打断了邱白的话,声音虽不高,却异常坚定的说:“邱小子,你的好意,你的这份孝心,老道心领了,也甚为感动。”
“但是,此事不必再提。”
他顿了顿,目光深邃地看着邱白,幽幽说:“那机缘,是你的缘法,亦是你的因果。”
“每个人的道都不同,强求不得,模仿不来。”
“老道我若沾染了你的因果,借鉴了你的路,或许短期内能有所得,但长远来看,于己无益,反倒可能乱了我自身百年来苦苦探寻的修行之路,得不偿失。”
“你的路,需要你自己去闯,去体悟,去夯实。”
“老道我自有我的路要走,我的道要求索。”
“这份独属于你的机缘,你自个儿好好把握,细细体悟,莫要轻易示人,亦莫要因此而沾沾自喜,忘了武道攀登的艰辛与根本。”
邱白眉头微挑,心中满是疑惑与不解。
在他看来,同道之间,尤其是师徒孙之间,分享武功心得、修炼感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能有什么了不得的因果?
更何况,那完整的九阳神功,还是张无忌藏在昆仑洞天,等待有缘人呢。
那不也算是跨越时空的传承吗?
这因果又该如何算?
但他见张三丰态度异常坚决,神色肃穆,知道老道此言绝非简单的客套,必是有着他自己的独特坚持。
见邱白似乎还想解释些什么,张三丰脸上重新露出了那温和的笑容,摆了摆手。
“好了,好了,你小子就不用再纠结此事,更不用担心老道。”
“老道我活了快一百年,什么大风大浪、奇人异事没见过?”
“自有我的计较,以及老道我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