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老张论道(1/2)
武当山,云雾缭绕,松柏苍翠。
熟悉的石阶蜿蜒向上,邱白步履轻快。
刚踏上玉虚宫前的广场,邱白就见到一个身形挺拔,面容刚毅的中年道人迎面走来。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二师伯俞莲舟。
“二师伯,好久不见!”
邱白连忙停下脚步,上前几步,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弟子礼。
几年未见,俞莲舟依旧是那副沉稳如山、不苟言笑的模样,但是他看向邱白的目光中,还是流露出了一丝关切。
毕竟,邱白是张翠山的弟子。
可张翠山如今下落不明,他这个师伯也得关心一二。
“嗯,邱白,你回来了就好啊!”
俞莲舟停下脚步,目光落在邱白身上,仔细端详了片刻。
他虽然无法看穿邱白的境界,但以他深厚的修为,却能清晰地感觉到,眼前这个师侄与几年前离山时,已是判若两人。
曾经那股隐约外露的锋芒,如今已然尽数收敛,周身气息圆融通透,沉静如水。
见到邱白如此,他脸上难得地露出开怀的笑容来,点了点头,语气很是肯定的说:“看你神完气足,气息沉凝内敛,这几年在外面,想必经历了不少,也没少得到好处吧?”
“二师伯慧眼如炬,弟子惭愧。”
邱白见俞莲舟看出自己的变化,嘿嘿一笑,并不打算隐瞒这位一向刚正严肃的二师伯。
他笑着点点头,坦然道:“这几年弟子确实走了不少地方,遇到些人和事,跌跌撞撞,侥幸算是有些收获,受益良多。”
话说到这里,邱白像是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他朝俞莲舟凑近了些,脸上带着点年轻人特有的按捺不住的得意。
他挑了挑眉头,伸出右手,用大拇指和食指比了一个极其微小的缝隙,压低声音,带着点神秘兮兮的语气笑道:“不瞒二师伯,弟子……嗯,那个……机缘巧合之下,得了点造化,侥幸……突破到先天境界了。”
“机缘好……”
俞莲舟下意识,就要顺着他的话接下去,用长辈对晚辈有所成就时,惯常的勉励之词。
然而,话刚出口三个字,他整个人如同被无形的力量定住,猛地顿在原地。
那双惯常是波澜不惊的眼眸,如今是骤然睁大,锐利如鹰隼的目光如同实质般紧紧锁在邱白脸上,里面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愕。
他眉头高高挑起,脸上的肌肉似乎都僵硬了片刻,语气中充满了不确定,甚至带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察觉的颤音。
“邱白,你……你刚刚是说……你突破到……止境了?”
邱白闻听此言,连忙挥了挥手,脸上笑容不变,开口纠正道:“二师伯,不是止境,是先天境界。”
“先天……境界……”
俞莲舟听到邱白的回答,不由喃喃地重复了一遍这四个字,脸上的震惊之色再也无法掩饰。
他沉默了片刻,那双眸子里翻涌着复杂的情绪,看向邱白,闪烁着难以言喻的感慨。
良久,他才缓缓地吐出一口浊气,仿佛要将胸中的震惊尽数排出。
俞莲舟目光复杂地看着邱白,赞叹道:“你这机缘……还真是……”
他似乎一时词穷,搜肠刮肚都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邱白的卓绝天赋。
最终,他所有的话语,都只是化为带着无奈,却更多是欣慰的笑容。
“五弟收了你当弟子,还真是……走了大运了。”
他神色复杂的看着邱白,摇了摇头说“不,是我武当派走了大运。”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古人诚不我欺。”
“你现在……可是真真切切地,把你师父,还有我们这些师伯师叔,都远远甩在身后了。”
俞莲舟的这话语中,没有丝毫嫉妒,只有纯粹的感叹。
“二师伯言重了,弟子愧不敢当。”
邱白收起玩笑的神色,神情变得认真起来,他微微躬身,语气诚恳地说:“能做师父的弟子,得入武当门墙,受太师父和诸位师伯师叔教诲,才是邱白此生最大的运气。”
“若无师门庇护指引,还打下坚实根基,弟子只怕至今仍在江湖上懵懂摸索,不知要多走多少弯路,甚至可能误入歧途。”
对于俞莲舟的感慨,邱白其实并无多少意外。
毕竟,能在他这年岁,突破到先天的存在,目前他就遇到东方白一个。
所以,还是非常稀有的。
真正让邱白觉得触动的是,俞莲舟在最初的巨大震惊之后,竟然没有丝毫追问他是如何得到机缘,又是如何突破这让无数习武之人梦寐以求的先天境界。
在邱白的认知里,寻常师长见到门下弟子有如此匪夷所思的突破,定然会好奇不已,甚至细细盘问细节。
可俞莲舟却没有,他眼中只有纯粹的感叹,以及对后辈成才的欣慰。
就好像邱白能达到此境,是其天赋、努力与机缘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
至于那过程具体如何,并不重要。
那是属于邱白自己的道路和秘密。
这份豁达与尊重,让邱白非常触动。
“好小子,你有此成就,是我武当之幸!是正道武林之幸!”
俞莲舟抬手,用力地拍了拍邱白的肩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语气斩钉截铁的说:“记住,定要好好修炼,稳固境界,勇猛精进,莫要辜负了这番天大的机缘,亦莫要忘了习武之本心、立身之正道!”
“弟子谨记二师伯教诲,绝不敢忘!”
邱白感受到俞莲舟话语中的殷切期望,郑重点头,肃然应道:“师父虽因故未能长久传授弟子高深武功,但他当年接纳弟子入门,这份恩情,弟子永不敢忘!”
俞莲舟闻言,眼中赞赏之色更浓,满意地点了点头,不再于此事上多言,转而说道:“你这次回来得正好。”
“再过两日,便是你太师父的寿辰。”
“你既已回山,便先去金顶拜见他老人家吧。”
“他若知道你如今的成就,定然老怀大慰,欣喜不已。”
“是,二师伯!”
邱白躬身应道:“我这就去金顶拜见太师父。”
“去吧,师父他老人家念叨你呢!”
俞莲舟笑着摆摆手,示意他自去。
邱白再次向俞莲舟行了一礼,这才转身,步履轻快朝着武当最高处,云雾缭绕的金顶方向而去。
他的身影在蜿蜒的山径上很快变小。
望着邱白那渐行渐远的挺拔背影,俞莲舟脸上那欣慰开怀的笑容慢慢敛去,轻轻叹了口气,声音低沉。
“没想到啊,没想到!”
“邱白这小子,年纪轻轻,竟然走到了这一步,踏入了那先天之境……”
“看来,贫道我也不能再有丝毫懈怠了,否则,岂非要被徒侄远远抛下,愧对师父,愧对武当之声名。”
他下意识地运转体内苦修的武当九阳功,那雄浑磅礴的内力在经脉中奔腾,却仿佛触及了一个无形的壁垒,再难有本质的跃迁。
“只是……这武当九阳功想要藉此突破至先天,总感觉还差了点什么……”
“唉,等忙完师父寿辰诸事,定要寻个空闲,好好向师父请教一番才是。”
他将翻腾的心绪平复,准备去处理一下寿辰的相关庶务。
然而,他的目光不经意间一扫,却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鬼鬼祟祟地沿着较为偏僻的小路,缩着脖子,试图快速绕过他溜走。
俞莲舟见此,眉头当即一皱,脸上恢复了平日的威严,朗声喝道:“青书,你这急急忙忙的准备去哪里呢?你是不是又偷偷溜下山去了?”
正猫着腰,心中暗自庆幸,以为成功避开二叔视线的宋青书,听到这声熟悉断喝,身形猛地一僵。
他慢慢转过身来,脸上瞬间挤出一个带着讨好意味的讪讪笑容,规规矩矩地站好,低声唤道:“二……二叔。”
俞莲舟面色不变,朝他招了招手,语气不容置疑。
“过来。”
宋青书不敢违逆,只得硬着头皮,乖乖走到俞莲舟身前,低着脑袋,不敢与他对视,小声地解释道:“二叔,我……我这不是看太师父的寿辰快到了嘛,心里想着尽点孝心,就……就约了几个师兄弟下山去转转,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奇有趣,又不落俗套的玩意儿,能当寿礼送给太师父,让他老人家开心一下……”
他越说声音越小,显然自己也觉得这个理由有些牵强。
“青书,你有这份孝心,懂得惦念长辈,是好的。”
俞莲舟看着自己这个资质不俗,却难免有些少年跳脱,想着走捷径的侄儿,心中暗叹一声。
尤其是在刚刚见过已然踏入先天,还心性沉稳的邱白之后,这种对比更是显得鲜明。
他看着宋青书,语重心长,带着几分鞭策意味地说道:“但你太师父的寿辰,自有我与你父亲,还有你诸位师叔操心。”
“你如今身为内门弟子,更是大师兄之子,最要紧的,是沉下心来,努力练功!”
“你的武功根基尚可,但近来有些松懈了,切不可因这些琐事分了心神,荒废了学业。”
宋青书闻言,抿了抿嘴唇,眼神闪烁,眼珠子滴溜溜地转了转,脸上立刻堆起更加乖巧顺从的笑容。
他看着俞莲舟,连连点头,语气显得十分诚恳,沉声说:“知道了,二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