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张三丰的忧虑(1/2)
“你既已踏入先天,更需戒骄戒躁,沉心静气。”
“好好练你的武功,坚定不移地走你的路便是。”
张三丰抬手拍拍他的肩膀,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轻声说:“这才是对老道和对武当,最好的回报。”
“是,弟子明白了。”
邱白见张三丰都将话说到这里了,也只好将已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虽然心中虽仍有疑惑,却也生出一份敬意。
他退后两步,朝张三丰恭敬地行了一礼,点头应道:“谨遵太师父教诲。”
“嗯,明白就好。”
张三丰见他听劝,也是甚为欣慰,眼中露出满意之色。
随即,他却是话锋一转,如同寻常人家慈祥的祖父关心远游归来的孙儿般,语气轻松地问。
“邱白啊,你这几年在外面东奔西跑的,想必也走过不少地方,见过不少世面。”
“依你亲眼所见,如今这天下……”
张三丰凝眸看着邱白,幽幽道:“形势究竟如何?百姓生活可还安泰?”
听到张三丰这话,邱白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眉头微蹙,神色变得凝重了几分。
他摇了摇头,迎着张三丰的目光,叹了口气说:“不好,很不好。”
“元廷的统治日渐腐朽,各级官吏贪腐横行,层层盘剥。”
“加之近年来各地水旱蝗灾频频,官府却救济不力,甚至中饱私囊,导致饿殍遍野,流民四起,盗匪丛生。”
“可谓是天下板荡,民不聊生。”
邱白回想起自己这几年在江湖上行走所见,不由面色更为凝重,沉声道:“弟子一路行来,所见所闻,尽是田园荒芜、村落萧瑟与百姓眼中无光的苦难景象。”
“不过.......,”
话说到这里,邱白忽然像是想到些什么,脸上那浓郁的阴霾,也被带着点追忆色彩的笑容驱散了些。
“太师父,弟子行走天下,倒也并非全是不好的见闻。”
“机缘巧合之下,弟子倒还是真见到了几位,只存在于传说中的人物。”
“哦?”
张三丰闻言,脸上表情稍显惊讶。
似乎听到邱白的话,他也提起了几分兴致。
他饶有兴致地看着邱白,捋了捋颌下长须,笑着追问道,“竟有此事?都见了哪些传奇人物?快快说来给老道听听。”
邱白见太师父感兴趣,也是精神一振,笑着娓娓道来。
“弟子在天山一带游历之时,遇到了老顽童周伯通,周老前辈。”
“他老人家隐居在天池畔,与弟子相处了一段时日,还传了弟子一套他自创的空明拳法。”
“老顽童周伯通?”
张三丰听到这个名字,不由也是眉头一挑,眼中闪过毫不掩饰的惊讶之色。
随即,他便是摇了摇头,望着翻腾的云海,感慨道:“没想到……他竟然还健在!”
“算起来,他比老道我还要年长些……”
张三丰脸上露出几分追忆,笑呵呵的说:“老道记得当年华山论剑时,他便是已经是一副老态,如今已经过去近百年时间,没想到他还在!”
“看来,这武道先天之境,果真能极大的延缓衰老,增益寿元,当真是奥妙无穷,令人神往啊!”
他幽幽感慨了一句,随即又朝邱白好奇问道:“除了周前辈,还有呢?”
“还有.......”
邱白面露兴奋,指向东边,颇为激动的继续说:“弟子在东海之滨,遇见了桃花岛主黄药师黄前辈;在大理故地,更是拜见了一灯大师。”
“这些老前辈,他们都还活着,只是……”
邱白话说到这里,停顿了下,脸上露出些许困惑,不解道:“他们都似乎选择了隐居一隅,不再理会江湖恩怨,近乎避世。”
“太师父,你说他们这是为何?”
“以他们那通天彻地的修为,以及在武林中巨大的影响力,若愿出世,在这天下板荡,百姓困苦之际,登高一呼,或暗中筹谋,未必不能有所作为,挽狂澜于既倒啊?”
邱白望着张三丰,很是不解的开口询问道:“为何都选择了袖手旁观?”
“为何?还能是为何啊!”
张三丰摇了摇头,脸上的笑容也渐渐敛去,不由轻轻叹了口气。
他那双饱经沧桑,看透了百年兴衰的眼眸,望向金顶外面的天际,仿佛穿透了眼前的层层云雾,声音里充斥着浓郁的寂寥。
“邱白啊,他们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啊。”
“啊?”
邱白愕然看着张三丰,对张三丰这个看似简单,却蕴含深意的答案感到有些难以理解。
他皱着眉头,下意识地追问:“太师父,此言何解?”
“唉!”
张三丰抬眸,看着邱白那充满朝气的年轻面庞,知道他还无法完全体会,理解这种历经辉煌之后的复杂心境。
他抬手拍了拍邱白的肩膀,如同一位耐心的导师,缓缓解释道:“邱小子,你以为近几年来,在这武道上有所收获的,只有你一人吗?”
他指了指自己,又仿佛意指周伯通、黄药师那些故人,怅然道:“老道我闭关潜修这几年,对于如何突破这先天之境,心中其实已然有了明晰的道路。”
“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