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满是感激(2/2)
阿石娘也附和道:“是啊,苏姑娘细皮嫩肉的,跟着苏大夫采药、看病,肯定吃了不少苦。明天我把家里的鸡蛋拿几个给她们送去,补补身子。”
苏瑶连忙摆手:“阿石娘,不用这么客气,我们自己能照顾好自己。”
“这可不行,”阿石娘坚持道,“你们帮了村里这么多,我们做点这些算什么。再说,阿石还得跟着你们学本事呢,我们感激还来不及。”
阿石也跟着说:“苏瑶姐,你就收下吧,我娘的鸡蛋可香了!”
苏瑶看着一家人真诚的眼神,心里暖暖的,不再推辞:“那好吧,谢谢阿石娘,也谢谢阿石爹。”
此时,灶里的柴火已经快燃尽了,只剩下红红的炭火。屋外传来几声狗吠,还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阿石又喝了一碗兔肉汤,摸了摸圆滚滚的肚子,满足地打了个饱嗝。他看着苏瑶,又看看爹娘,觉得这样的日子真好,有香喷喷的饭菜,有关心自己的家人,还有能教自己本事的老师。
“爹,娘,苏瑶姐,”阿石开口道,“等我学会了医术,一定要让村里的人都健健康康的,再也不用为了点小病就跑好远的路去镇上看病。”
阿石爹闻言,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爹等着那一天。”
苏瑶也笑着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的,阿石。”
夜色像被揉皱的蓝布,慢慢铺展开来。屋内的油灯芯子“噼啪”跳了一下,将阿石娘收拾碗筷的影子投在土墙上,忽大忽小。阿石端着木盆往屋外走,刚迈过门槛,就被晚风裹着的凉意撞了个满怀,鼻尖还萦绕着兔肉汤的鲜气,混着竹篓里草药的清苦,这两种味道缠在一起,像极了此刻他心里的滋味——既有满足,又藏着点说不清的躁动。
他蹲在阶沿上,把木盆里的温水泼在地上,水珠溅起的尘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往上冒。转身回屋时,目光落在了墙角的竹篓上,那是今早出门时娘给他编的新篓,竹篾泛着浅黄的光泽,边缘还特意磨得光滑,怕硌着他的手。阿石走过去,轻轻把篓子拎到油灯下,小心翼翼地掀开盖在上面的粗布。
里面的蒲公英还带着水汽,白色的绒毛球鼓鼓囊囊的,像一个个小伞兵,叶片上的泥土已经被他在溪水里洗得干干净净,边缘的锯齿清晰可见。旁边的石菖蒲则是另一副模样,青绿色的叶片细长挺拔,根部缠着细密的须子,还带着湿润的泥腥气。这是今天下午在溪边采的,苏瑶姐说石菖蒲能开窍豁痰,村里的李阿婆最近总说头晕,晒干了煎水喝正好。
阿石找来一把小剪刀,坐在小板凳上,开始细细整理这些草药。他先把蒲公英的花茎和叶片分开,动作轻得像怕碰疼它们似的——苏瑶姐教过,不同的部位药效不一样,花茎能清热解毒,叶片利尿散结,可不能弄混了。剪刀“咔嚓”的轻响在安静的屋里格外清晰,阿石娘坐在灶边纳鞋底,针穿过布料的“嗤啦”声时不时和这声响叠在一起。
“慢着点剪,别伤着手。”阿石娘抬头看了他一眼,手里的针线没停,“这些草药晾在哪儿?我明天一早帮你搭个竹架。”
“娘,不用,我自己来就行。”阿石头也不抬地应着,指尖捏起一片蒲公英叶,对着灯光看了看,确认没有虫蛀的痕迹才放进旁边的陶盆里,“苏瑶姐说要晾在通风的地方,不能晒太久太阳,我想着挂在屋檐下就行,那儿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