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医女的大唐恋歌 > 第452章 放不下心

第452章 放不下心(1/2)

目录

阿石爹靠在八仙椅上,旱烟杆已经熄了,他摩挲着烟锅上的包浆,看着阿石专注的样子,嘴角悄悄往上扬了扬:“今天认了不少药?看你这架势,倒真像那么回事。”

“那可不!”阿石停下手里的活,眼睛亮了起来,“苏瑶姐还考我呢,问我马齿苋和地锦草怎么分,我一下子就答上来了——马齿苋的叶子是倒卵形的,地锦草的叶子小,还会流出白色的汁!”他说着,还伸手比划了两下,模仿着两种草的样子。

阿石爹点了点头,没再说话,目光却飘向了窗外。夜色越来越浓,远处的山峦只剩下模糊的轮廓,像蹲在那里的巨兽。阿石爹年轻时也常上山打猎,知道后山的凶险,尤其是那处悬崖,底下全是乱石,连经验丰富的猎户都不敢轻易靠近。下午听阿石提了一嘴细辛,他心里就犯了嘀咕,这会儿见儿子这股子劲头,更是放不下心。

阿石整理完蒲公英,又拿起石菖蒲。他记得苏瑶姐说过,石菖蒲的须子要仔细捋干净,不然会影响药效。于是他把根部浸在装着清水的碗里,用指尖一点点梳理着须子上的泥沙。清水慢慢变得浑浊,石菖蒲的根却越来越干净,露出浅褐色的本色。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落在了竹篓角落——那里放着一片小小的枯叶,是今天在药庐外捡的,叶片边缘带着锯齿,颜色深绿,是细辛的叶子。苏大夫上次给人看病时提起过,细辛长得不起眼,却能祛风散寒,村里冬天总有人受风寒,要是能采到些,就能多备点药材。而在后山的悬崖边,就长着几株罕见的细辛,这还是去年和阿竹上山掏鸟窝时偶然发现的。

阿石的心跳莫名快了些,他捏着那片枯叶,指尖微微用力。明天要是能去悬崖边把细辛采回来,苏大夫肯定会夸他能干,说不定还会教他怎么炮制细辛。到时候,他就能帮上更多人的忙了。可转念一想,苏瑶姐今早还特意叮嘱过,后山的悬崖太危险,让他千万别靠近,要是摔下去,不仅采不到药材,爹娘和苏瑶姐肯定会担心坏的。

“发什么呆呢?”阿石娘的声音拉回了他的思绪,“草药整理好了?我去把竹架搭起来。”

阿石赶紧把枯叶塞进兜里,应了一声“好了”,起身跟着娘往屋外走。阿石娘搬来几根细竹杆,在屋檐下搭了个简易的架子,阿石则小心翼翼地把蒲公英和石菖蒲摊在竹匾上,再搬到架子上。晚风穿过屋檐,吹得草药轻轻晃动,清苦的味道更浓了些。

两人回到屋里时,阿石爹已经把旱烟杆收了起来,正拿着阿石今天带回来的草药图鉴翻看——那是阿竹画的,虽然线条稚嫩,却把每种草药的特征都画得明明白白,旁边还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药效。“这阿竹的手真巧,”阿石爹赞叹道,“画得比药书里的还清楚。”

阿石凑过去,指着其中一页说:“爹,你看这细辛,苏大夫说它的根最管用,能治风寒头痛。”他的声音有些低,眼神却不自觉地飘向窗外的后山方向。

阿石爹顺着他的手指看去,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细辛是好药,但不好采。我听说长在悬崖边上的细辛药效最好,可那地方太险了,多少猎户都不敢去。”

阿石的心猛地一跳,以为爹看出了自己的心思,赶紧低下头:“我知道,苏瑶姐也说了不让去。”

阿石娘端着一碗热水走过来,放在阿石面前:“喝点水,别噎着。瑶姐说得对,险地方咱不去,采药是为了帮人,可不能把自己搭进去。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和你爹可怎么活。”她的声音里带着些担忧,手不自觉地摸了摸阿石的头。

阿石捧着碗,热水的温度从指尖传到心里,却没能驱散他心里的纠结。他喝了一口水,看着碗里自己的倒影,心里像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说:“去吧,采到细辛就能帮到更多人,苏大夫和苏瑶姐都会高兴的。”另一个却说:“不能去,太危险了,爹娘会担心的,苏瑶姐也会生气的。”

吃完饭时的满足感渐渐淡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莫名的焦虑。阿石放下碗,说要出去透透气,就揣着那片枯叶走出了屋。他坐在门槛上,背靠着门框,抬头看向天边。晚霞的余晖还没完全散去,天边泛着淡淡的橘红色,像被火烧过似的。远处的后山黑漆漆的,只能看到隐约的轮廓,那处悬崖就在山的东侧,此刻像一个张开的大嘴,等着吞噬靠近的一切。

他想起去年和阿竹去掏鸟窝的情景。那天阳光很好,他和阿竹顺着山路往上爬,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悬崖边。当时阿竹吓得赶紧拉住他,说再往前一步就掉下去了。也就是在那时,他看到了悬崖壁上的几株细辛,青绿色的叶片贴在岩石上,在风里轻轻晃动。那时候他还不知道那是细辛,只觉得这草长得奇怪,没想到现在却成了他心心念念的药材。

阿石从兜里掏出那片枯叶,借着最后一点天光看着。叶片已经干了,边缘有些卷起来,但还是能看出细辛的特征。他又想起苏大夫上次给王大爷看病的样子。王大爷冬天受了风寒,头痛得厉害,吃了好多药都不管用,苏大夫说要是有细辛,配上其他药材,效果肯定好。最后没办法,苏大夫只能让人去镇上买药,花了不少钱不说,还耽误了好几天。要是村里有细辛,王大爷也不用遭那份罪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