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红楼帝业 > 第306章 医说脉理,元春有喜?

第306章 医说脉理,元春有喜?(2/2)

目录

典仪官领命而去,回来复命道是苏太医说了,今日申时便得空过来。

苏天士如今贵为太医院院判,且是太上皇景宁帝的贴身太医,今日申时便抽空过来,既因袁易身份尊贵,也因他与袁易关系匪浅。

这日下午申时,果见一乘青幔马车来至郡公府。

苏天士身着六品服色,翩然而至。袁易亲自迎出二门,执手相让:“劳动老先生。”

苏天士含笑还礼:“四爷说哪里话,老朽理当效劳。”

二人往立身斋行去。

到了立身斋,分宾主落座后,丫鬟香菱奉上香茗。袁易这才将请苏天士来的缘由细细道出,说是为夫人元春把脉,看是有喜脉还是有了症候。

苏天士听罢,神色顿时肃然:“原来如此。这等大事,老朽自当慎重。”

他先细细说了一番医理,与李妍梅所言大同小异:“喜脉如今还把不出来,须得到停经后两个月至三个月,脉象方能分明。眼下老朽只能诊断夫人是否有了症候。”

袁易点头:“全凭老先生诊断。”

当即,元春来到立身斋。袁易也没让隔着帘子,直接让元春在苏天士对面坐下。苏天士先凝神静气,为元春把脉,闭目细品,足足诊了一炷香的工夫。元春紧张得手心沁汗,袁易虽面色如常,心里却也波澜不平。

诊罢脉,苏天士又细细问了些情况:近日饮食如何,睡眠可安稳,可有什么不适之感……元春一一答了。

最后,苏天士捋须沉吟道:“依老朽看来,夫人脉象平和,六脉调匀,不似有什么症候。只是……这喜脉之事,老朽现在不敢妄言。脉象虽略有滑利之象,却未成格局,或许是老朽多心了。”

元春道:“有劳老先生了。”

苏天士安慰道:“夫人不必忧心。这样罢,若四爷不嫌弃,此后每过一旬,老朽便来一趟府上,为夫人诊脉。若是哪日确诊了喜脉,自然甚好;若是症候,也好及时诊治。”

袁易感激不尽:“老先生如此费心,叫我们如何过意得去?”

苏天士摆手笑道:“四爷客气了。这本是老朽分内之事。”

当下袁易命人取来丰厚的赏银,亲自奉上:“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还望老先生笑纳。”

苏天士起身推辞:“这如何使得?老朽与四爷相交,岂是为这些俗物?”

袁易执意要送:“老先生若是不收,便是见外了。往后还要常来常往,总不能次次都让老先生白跑。”

苏天士推辞不过,知袁易性子,若再推却反倒生分,方拱手收了:“既如此,老朽愧领了。”

……

……

因如今不能确定是否有喜,为避免造成不实的传言,元春意欲隐瞒。奈何这深宅大院之中,丫鬟宫女仆妇婆子们不乏耳聪目明及嘴不严的,但凡有些风吹草动,便如春水泛波,容易传开。

这日,莺儿也不知从哪里听得了消息,回到房里便忙不迭地禀报了薛宝钗。

薛宝钗正坐在窗下理账,听得莺儿回报,登时没了理账的心思。

莺儿继续说着:“我寻思着,此番夫人多半真是有喜了……”

薛宝钗抬手止住她的话头:“这等大事,未有定论前不可妄加揣测。”她顿了顿,又道:“若真是喜,自是府上天大的喜事。只是目今尚未确认,你切记不可在外头传扬,免得徒生是非。”

莺儿忙道:“姨奶奶放心,我省得的。”

薛宝钗轻轻一叹,起身站在窗边,目光望向窗外,虽神色平静,内心却是百感交集,暗叹道:“不知何日我才能有喜呢?”

同样是在这日,景晴处也得了消息。原是丫鬟绿漪听到了风声,又暗中打听了一番,回禀了景晴。

景晴正在临帖,听绿漪回禀后,笔下一顿,“宜尔室家”的“家”字便多了一撇。她搁下笔,嗔道:“这等大事,岂是你能妄加猜测的?”

绿漪凑近些,低声道:“奴婢仔细打听过了,想来夫人多半真有喜了。”

景晴怔了怔,轻轻抚过自己平坦的小腹,既羡慕元春,又期待着未来。

她年纪比袁易还长一岁,早已宜于有喜,袁易却一直故意防着此事。她知道,是因袁易希望夫人元春先有喜。此番若元春果真有喜了,往后袁易便不会防着她有喜了。

是夜,元春坐在妆台前,抱琴为她卸妆,见她眉间锁着,问道:“夫人为何又忧心起来?”

元春对镜自照,轻抚脸颊:“唉!这才短短两个时辰的工夫,府中上下便都盯上了我的肚子,若真不是喜,倒叫她们看笑话了。”

抱琴笑道:“夫人多虑了。便不是喜,四爷对夫人的心意也是不变的,况且,来日方长,早晚都会有的。”

正说着,忽见镜中多了一人,却是袁易不知何时站在了身后。

元春忙要起身,被袁易轻轻按住肩膀。

袁易笑道:“我方才听见你们说话,什么笑话不笑话的?在这府里,谁还敢笑话你不成?”

元春垂首道:“我是怕让四爷失望。”

袁易轻笑:“傻话。有没有喜,你都是我的夫人。”说着,从抱琴手中接过玉梳,亲自为她梳理一头青丝。

元春忽地站起身,给了抱琴一个眼色,抱琴会意,悄步退了出去。

元春随即倚在了夫君肩头,心中满是暖意。

镜中映出一对璧人身影。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