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8章 御前陈策(2/2)
“新式农具制造,需熟练工匠与合格铁料,初期成本不菲。新法推行,更需懂得其中原理的吏员下乡指导,改变百姓千百年来的耕作习惯,绝非易事。”
户部尚书林文博点头赞同:“叶侯爷所言极是。臣以为,骤然全国推行,风险太大,恐劳民伤财,反失其利。”
李君泽沉吟片刻,看向叶明:“叶卿既知其中艰难,可有稳妥之策?”
“臣以为,当以‘试点’先行,步步为营。”
叶明斩钉截铁地说道,“可于京畿、江南、中原等有代表性之区域,择数县乃至数府为‘新政试点’。”
“由朝廷派遣精通农事之干吏,携安阳提供之良种、农具图纸及技术指南,驻点指导。安阳亦可派员协助。以三年为期,观其成效,总结得失,摸索出适合当地之模式。”
“期间,所有投入、产出、遇到的问题,皆详细记录,形成规范。成功后,再以点带面,向周边辐射。如此,虽慢实快,可最大程度降低风险,确保实效。”
“试点……”李君泽喃喃重复,眼中光芒越来越盛,“好一个‘试点先行’!此策老成谋国!既不冒进,亦不蹉跎!”他看向林文博和工部尚书,“二位爱卿以为如何?”
林文博拱手:“臣以为叶侯爷此策甚妥。可选择基础较好、民风驯良之地先行试点,朝廷给予一定钱粮、政策扶持,成功几率更大。”
工部尚书也道:“臣附议。工部可抽调能工巧匠,学习消化安阳农具制法,于各试点设立官营工坊,负责制造维修,亦可降低成本。”
“那便如此定了!”李君泽一锤定音,“农事推广,便依叶卿之策,先行试点。林爱卿,工部配合,尽快遴选试点州县,拟定详细章程呈报于朕!”
“臣等遵旨!”
李君泽心情大悦,又看向叶明带来的其他箱子:“那这教化与医事,叶卿又有何良策?”
叶明知道,这才是更复杂、涉及利益更深的部分。他深吸一口气,打开了装着蒙学教材和公共卫生手册的箱子。
“陛下,教化与医事,关乎民智与民健,其推行之难,尤在农事之上。因其不仅需物力投入,更需观念转变及大量合格师资、医师。臣同样建议,试点先行,且需与农事试点相结合,相辅相成……”
暖阁内的讨论,一直持续到宫门下钥。叶明详细阐述了他在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方面的理念与安阳实践,同样提出了谨慎的、分阶段的试点推广策略。
李君泽听得极其专注,不时发问,顾长青也在旁补充说明。
当叶明最终告退离开养心殿时,夕阳已将紫禁城的琉璃瓦染成了金红色。他虽然感到一丝疲惫,但心中却颇为振奋。
新皇的务实与开明,超出了他的预期。推广的种子已经播下,虽然前路必然充满挑战,但至少,第一步已经稳稳地迈了出去。
他知道,很快,关于试点州县选择的博弈,关于教材编订的标准之争,关于医馆模式的利弊之辩,都将在朝堂之上陆续上演。
但他并不畏惧,因为在他身后,是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安阳模式,和他那颗希望改变这个世界的、坚定不移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