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8章 御前陈策(1/2)
叶明一行人抵达京城时,正值盛夏。京城的繁华与喧嚣,较之安阳的井然有序与蓬勃朝气,别有一番气象。
他没有惊动太多人,低调入住驿馆后,次日便接到了宫中传召。
紫禁城,养心殿东暖阁。
比起庄严肃穆的金銮殿,这里更显清雅静谧,是新皇李君泽日常处理政务、召见亲近臣子的地方。
叶明在内侍的引导下步入阁内,只见李君泽并未身着龙袍,而是一袭澹青色常服,正与同样便装的靖北王顾长青坐在窗下的茶几旁交谈。
见到叶明进来,两人都露出了笑容。
“臣,安阳知府叶明,叩见陛下,吾皇万岁。”叶明依礼参拜。
“爱卿平身,看座。”李君泽声音温和,抬手虚扶,“一路辛苦了。在朕这里,不必过于拘礼。”
他仔细打量着叶明,见他风尘仆仆,但眼神清澈,神态从容,并无寻常臣子初见天颜的紧张局促,心中不由又添了几分好感。
“谢陛下。”叶明谢恩后,在太监搬来的绣墩上坐下,与顾长青交换了一个眼神。
“叶卿,”李君泽开门见山,“靖北王想必已在信中与你说明。朕召你入京,实因安阳治理,成效卓着,尤以农桑、教化、医事为最。朕心向往之,欲闻其详,更思量着,如何能将此等善政,推而广之,惠及我大庆万千黎庶。”
叶明微微躬身:“陛下心系万民,实乃大庆之福。安阳微末之绩,皆赖陛下洪福、朝廷支持及安阳上下军民戮力同心,臣不敢居功。陛下垂询,臣自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好!”李君泽抚掌,“那便先从农事说起。朕闻安阳去岁大旱无饥馑,新式农具、优选粮种功不可没。卿可细细道来,此等事物,若欲推广,当从何处着手?”
叶明早有准备,从容应答:“回陛下,农为国本。安阳农事改良,其核心在于三:一曰良种,二曰利器,三曰新法。”
他示意随行的书记官将带来的资料和几件小型农具模型呈上。“此乃安阳格物院农科所历年选育之耐旱、抗病、高产之小麦与粟米良种,已在安阳本地试种三载,成效稳定。”
“相较于传统种子,亩产平均可增两至三成。”他捧起一个装有饱满麦粒的玻璃罐。
李君泽和顾长青都凑近观看,只见罐中麦粒颗颗饱满,色泽金黄,远胜寻常。
“增产两至三成?”李君泽眼中闪过震惊,若真能在大庆主要产粮区推广,国库岁入和民间存粮将得到何等巨大的提升!
“然良种需配合新法。”叶明继续道,“安阳推行‘合理轮作’与‘套种’之法,以养地力;推广‘堆肥沤肥’之术,替代部分昂贵粪肥;并辅以新式水车、深井,保障灌溉。”
他指着带来的龙骨水车和风力翻车模型,“此等器械,可有效提升汲水效率,缓解旱情。”
工部尚书不知何时也被召来,此刻正拿着那风力翻车模型仔细端详,啧啧称奇:“巧夺天工!若能在黄河、淮河沿岸推广,于农田水利,善莫大焉!”
“然则,”叶明话锋一转,神色变得凝重,“陛下,良种选育非一日之功,需持续投入,且各地水土气候不同,需因地制宜进行适应性试种,不可盲目引种,否则恐适得其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