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松间细语(2/2)
“王公子有心了。”我接过竹篓,道了谢,却并未立刻请他入内,“先生刚服了药睡下,不便打扰,还望公子见谅。”
“无妨无妨,让老先生好生休息最重要。”王珩连忙摆手,目光却落在我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与一丝担忧,“苏娘子面色似有倦意,可是连日照料辛苦?也要多保重自身才是。”
“多谢公子关怀,我还好。”我语气平和,保持着适当的距离。
王珩似乎并不在意我的疏离,反而就着这站在院中的机会,与我闲聊起来。他先是问了问先生的病情,得知已无大碍,便松了口气。随后,话锋一转,又提及那日诗会联句,赞我应对机敏,意境高远。
“那日与娘子联句,恍如昨日,每每思之,仍觉齿颊留香。”他笑道,眼神明亮,“不知近日娘子可又有新作?或是于音律上,可有新的体悟?那日闻娘子清音,至今难忘。”
他的热情与直接,如同这早春的阳光,带着不容忽视的温度。我知他并无恶意,只是性情使然,加之确实欣赏才学。但经历过阮郁那封冷静权衡的信笺,面对王珩这般毫不掩饰的接近,我心中反而更加清醒。
“劳公子挂念,近日琐事缠身,并无新作。音律亦是日常练习,不敢懈怠而已。”我淡淡回应,将话题引开,“公子远道而来,不如进屋喝杯热茶?”
这只是客套,王珩却也识趣,笑道:“不了,不了,既然老先生安歇,王某便不久留了。只是……”他顿了顿,从袖中取出一本装帧雅致的诗集,“这是家父近日刊印的《吴郡诗钞》,收录了江南诸多同好之作,其中亦有王某几首拙作,斗胆请娘子闲暇时斧正。”
我迟疑片刻,见他目光真诚,便双手接过:“公子厚赠,小小拜谢。斧正不敢当,定当拜读学习。”
王珩见我收下,脸上笑意更浓,又寒暄几句,方才告辞离去。
看着他挺拔的背影消失在巷口,我低头看了看手中的诗集,心中并无多少波澜。王珩的欣赏是真,他的家世、才学亦是不凡,若在旁人看来,或许是一段良缘的开端。
但我只是转身,将那人参交给贾姨收好,将那本诗集置于书案一角,然后重新坐回窗边,继续揣摩那未尽的《松涛》曲谱。
指尖虚按,心神沉静。
陈老先生在榻上翻了个身,发出轻微的声响。我放下曲谱,走过去看了看,见他睡得安稳,呼吸平稳,便也安心。
倒了一杯温水放在他触手可及的矮凳上,我回到窗边,就着午后渐暖的天光,翻开了王珩赠与的那本《吴郡诗钞》。
读诗,是学习,是交流,与风月无关,与门第无涉。
如此,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