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晓渡钱塘:我的苏小小人生 > 第105章 尘外清音 (下)

第105章 尘外清音 (下)(2/2)

目录

空留一盏,芽色的清茶……”

这部分的词句,带着对世俗繁华的淡淡回眸与释然,几位女郎听得尤其专注,神色间若有所思。

最后,歌声与琵琶声一同沉静下来,余韵却仿佛凝滞在水轩之中,久久不散:

“倘若我心中的山水,你眼中都看到……

我便一步一莲花祈祷……”

一曲终了,满座寂然。

过了好几息,那位沈姓士子才猛地抚掌,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妙!妙极!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苏娘子,此曲……此词……清新脱俗,意境高远,尤其是这‘一笑尘缘了’,‘一步一莲花’,豁达通透,直叩心扉啊!”

他这一开口,如同打破了魔咒,众人纷纷回过神来,赞叹之声四起。

“非琴非筝,这琵琶竟能奏出如此空灵之音!”

“词更是绝妙!看似浅白,却蕴含禅机,将放下与超脱说得如此淡然又深刻!”

“苏娘子年纪轻轻,竟有如此胸怀与悟性,实在令人惊叹!”

一位一直沉默寡言、气质清癯的老者缓缓开口,他是席间最为年长、也最受尊敬的一位隐士,缓缓道:“此曲此词,已非技艺高低可论。其神韵超然物外,非深得老庄之三昧,难有这般境界。小姑娘,你……很好。”

能得到这位长者的肯定,其分量不言而喻。我起身,向众人盈盈一礼,神色依旧平静:“诸位先生、娘子谬赞了。小小不过是心有所感,信手涂鸦,难登大雅之堂。”

我的谦逊并未减弱众人的热情。整个聚会的后半段,话题几乎都围绕着这首《半壶纱》。他们探讨着曲中的转音与意境,品味着词句里的哲理与美感。没有人追问它的具体来历,或许在他们看来,这样的作品,本就该是灵光一现,妙手偶得。

我安静地坐在一旁,听着他们的讨论,心中一片安然。我知道,这首来自另一个时空的清音,已经在这个时代的知音者心中,留下了它的印记。它不再仅仅是我个人的慰藉,而是成了可以与人分享、引发共鸣的“尘外之音”。

聚会散时,月已中天。湖面波光粼粼,映着满天星子。云娘子与我一同登车,在车上,她握着我的手,轻声道:“小小,今日之后,你的名字,怕是要以另一种方式,传遍钱塘了。”

我靠在她身侧,感受着马车轻微的摇晃,望着窗外流淌的月色,轻轻“嗯”了一声。

若能以这样的方式,留下一点超越浮华的声音,似乎……也不错。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