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尘外清音 (下)(1/2)
机缘来得比预想中更快。
几日后,我收到了一份颇为特别的请柬。并非来自官宦人家的夫人小姐,也非城中常见的诗社,而是由几位醉心音律、性情疏放的文士发起的小聚,地点设在西湖僻静处的一座水轩。送帖之人言明,此乃私人之会,不论身份,只论知音,旨在切磋技艺,陶然共醉。
贾姨有些犹豫:“小小,这般聚会,怕是……”
我明白她的顾虑。这类文人雅士的私下集会,虽更重才情,不拘俗礼,但对女子而言,仍需格外谨慎。然而,看着请柬上“不论身份,只论知音”八字,再想到云娘子那句“不该只囿于小院之内”,我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贾姨放心,”我安抚道,“既是切磋技艺的雅集,又有云姨相熟的朋友在列,无妨的。我自有分寸。”
聚会那日,我依旧是一身素净衣裙,只比平日稍显郑重。抱着用青布仔细包裹的琵琶,乘着油壁车前往。水轩临湖而建,四面轩窗敞开,湖风裹挟着湿润的水汽穿堂而过,带着莲叶的清香。轩内已有十数人,多是青衫文士,亦有几位气质沉静的女郎,气氛果然比官家宴席轻松许多。
云娘子已在座中,见我到来,含笑点头示意。引见我的是其中一位姓沈的士子,性情爽朗,精于琴艺。众人见我年纪虽轻,却举止沉静,目光中多是纯粹的好奇与善意,并无轻慢之色。
先是几位擅琴的文士轮流演奏,或激昂,或幽咽,各展其才。接着又有人吹笛,有人抚筝。轮到我时,我并未选择那些烂熟于胸的古曲,而是深吸一口气,将指尖落在了《半壶纱》的旋律上。
当清越空灵的琵琶声响起时,原本还有些细微交谈声的水轩,瞬间安静下来。那不同于任何传统曲调的旋律,仿佛自带一种奇异的魔力,抓住了所有人的耳朵。
我微启唇,歌声清缓流淌,与琵琶声丝丝入扣:
“墨已入水,渡一池青花……
揽五分红霞,采竹回家……
风卷残花,谁为谁牵挂……
烟雨小桥,我等你归家……”
我能感觉到,一道道目光聚焦在我身上,那目光中的惊异越来越浓。当我唱到“怎知那浮生一片草,岁月催人老。风月花鸟,一笑尘缘了”时,席间几位年岁稍长的文士,眼中已流露出深刻的触动与共鸣。
“十里桃花,待嫁的年华……
凤冠的珍珠,挽进头发……
檀香拂过,玉镯弄清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