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晓渡钱塘:我的苏小小人生 > 第50章 湖心清音

第50章 湖心清音(2/2)

目录

·“水国春阴护短篷”点明环境(湖上春日)与人物(舟中之人,暗含“行”之意)。

·“烟波深处觅仙踪”写出了西湖的缥缈与文人向往的隐逸之趣。

·“青山似黛频临镜,白鸟如云忽破空”对仗工整,画面感极强,动静结合,色彩清雅,是诗中亮眼之句。

·“意态悠悠随去棹,心光寂寂映垂虹”由景入情,将自身的情思与天地景象融合,意境开阔而略带禅意。

·“何须更说人间事,且枕清流听晚钟”收束全篇,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洒脱心境,格调高远。

更重要的是,我的吟唱与琵琶伴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诗句的节奏、平仄,与琵琶的旋律、轻重、缓急紧密结合。吟到“青山似黛”时,琵琶用柔美的轮指和揉弦;吟到“白鸟破空”时,乐音陡然清越上扬;吟到“枕清流听晚钟”时,旋律渐缓,以几声悠远、空灵的泛音作结,余韵袅袅,仿佛真的将人带入了那暮色钟声、万籁俱寂的意境之中。

诗、乐、景、情、人,在此刻浑然一体。

一曲终了,我怀抱琵琶,微微喘息,亭内陷入了一片长时间的寂静。

落针可闻。

我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也能听到亭外湖水轻轻的拍岸声。

然后,如同积蓄已久的春潮,赞叹之声轰然爆发!

一位一直闭目养神的老翰林猛地睁开眼,击节而叹:“妙哉!此诗清丽空灵,不落俗套,更难得的是诗与乐合,乐与景融,景与情通!老夫许久未曾听到如此浑然天成之作了!苏小娘子真乃灵慧天成!”

另一位名士激动地补充道:“‘青山似黛频临镜,白鸟如云忽破空’!此联何其工整,意境何其鲜活!更可贵的是那份超然物外的心境,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感悟,难得,实在难得!”

“非止诗佳,乐更妙!”一位精通音律的先生高声道,“此琵琶曲,绝非寻常古调,似是自度新声?与诗意完美契合,相辅相成!苏娘子于音律一道,竟也有如此造诣!”

所有的目光都变了。从最初的审视、好奇,变成了毫不掩饰的惊艳、赞赏与叹服。郑先生与栖霞子相视一笑,眼中满是欣慰与“果不其然”的神情。

我知道,我成功了。

不是靠抄袭,不是靠侥幸,而是靠这数月来真正的学习、沉淀、感悟与创造。我以一首属于我苏小小的、完整的、诗乐结合的原创作品,彻底征服了在场这些眼界极高的钱塘名士。

“湖上诗社”的社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亲自起身,向我敬了一杯茶:“苏小娘子今日之作,当为此次雅集魁首。‘钱塘苏小小’之名,自此当不胫而走。望娘子再接再厉,莫负此身才华。”

我恭敬接过,一饮而尽。茶水温热,直暖到心底。

离开湖心亭时,夕阳正好,将西湖染成一片金红。我知道,从这一刻起,“苏小小”将不再只是一个名字。她是一首诗,一曲歌,一个与西湖春色一同被铭记的,鲜活而灵动的传奇。

而这一切,仅仅是一个开始。她的名声,将如同这湖面的波纹,由这湖心亭为中心,一圈圈,不可阻挡地,荡漾开去,直至传遍整个钱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