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晓渡钱塘:我的苏小小人生 > 第46章 弦歌初成

第46章 弦歌初成(2/2)

目录

“‘心随流水净’,节奏在此处可稍作放缓,运用泛音与轻柔的轮指,营造空灵流转的意境……”

“‘目送晚云迟’,此是收束,乐音需渐慢、渐弱,余韵袅袅,仿佛目光随云影远去,思绪飘向无尽……”

我们便这样,一句诗,一段乐,反复推敲,细细雕琢。时而我觉得某个音处理得不够满意,便停下来重新尝试;时而云娘子会提出新的可能,让我比较抉择。这个过程远比单纯学习一首现成的古曲要耗费心神,但也充满了创造的乐趣与探索的惊喜。

炭火静静燃烧,光影在屋内缓慢移动。我全部的心神都沉浸在诗与乐的融合之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也忘记了外界的寒暖。指尖在弦上移动、按压、拨动,不再仅仅是执行命令,更像是在用乐音作画,描绘着心中的荷塘,抒发着胸中的逸气。

不知过了多久,当我们将这四句诗对应的乐段重新串联起来,完整地弹奏一遍时,一种前所未有的圆融之感涌上心头。乐音不再是与诗句生硬的拼接,而是化为了诗句的延伸与升华。弦上流淌出的,是雨声、是风吟、是水净、是云迟,更是我此刻沉淀后的、宁静而悠远的心境。

一曲终了,余音在暖融融的空气里缓缓消散。

云娘子静默了许久,方才轻轻吐出一口气,目光复杂地看着我,其中有惊叹,有欣慰,更有一种近乎于“得遇知音”的激动。

“此曲……可成了。”她声音微哑,带着难以掩饰的喜悦,“虽仍有些许稚嫩处,但诗乐相融,气韵已通。尤其是这后半段,‘心随流水净,目送晚云迟’,那份由动入静、由景入情的转换与升华,已然有了境界。小小娘子,你果真……未曾让我失望。”

我放下琵琶,指尖因长时间的专注而微微颤抖,心中却被巨大的成就感与纯粹的喜悦填满。这不再是模仿,也不是借壳,而是真真正正,由我苏小小的诗心与琴音,共同孕育出的、独一无二的《雨荷》。

“多谢云娘子悉心指点。”我起身,郑重地向她行了一礼。

云娘子扶住我,笑意盈然:“是你自已的悟性与努力。假以时日,你或可自成一家,于这诗乐相和之道上,走出更远的路。”

送走云娘子,我独自坐在窗边,怀中依旧抱着琵琶,指尖无意识地轻抚过琴弦。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温暖的橘红色,远山如黛,西湖如镜。

这首初步成型的《雨荷》,像一颗悄然落地的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它让我看到,属于“苏小小”的才情,并非虚无缥缈的传说,而是可以通过实实在在的学习、思考与创造,一点点生长出来的真实存在。

冬尽春来,万物复苏。而我,似乎也在这弦歌初成的喜悦中,感受到了自身生命内部,那同样在悄然萌动、蓄势待发的、新的力量。前路依旧未知,但手中有了琴,心中有了诗,便觉得步履从容,无所畏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