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晓渡钱塘:我的苏小小人生 > 第21章 文会初啼

第21章 文会初啼(1/2)

目录

那封写给柳茵的信,果然在隔日便由孙阿茂顺利带去。不过两日功夫,柳茵的回信便到了,依旧是托孙阿茂送来。信写在一张散发着淡淡花香的粉霞笺上,字迹虽不及陈老先生要求的那般工整,却自有一股活泼泼的生气。她在信里叽叽喳喳地说收到信时如何惊喜,又说阿萝和青娥知道后如何羡慕,并迫不及待地约定了下次一同去品尝李婆婆新出的桂花定胜糕,还附了一小枝自家院中初开的栀子花,虽经传递已有些蔫软,但余香犹存。

这种以文字为媒介的往来,带来了一种不同于面对面交谈的、延迟的满足感和别样情趣。我将那页信纸看了又看,才小心地依着贾姨教的法子,与那枝栀子花一同收在了一个小巧的木匣里。

就在我以为日子将继续这般平静流淌时,一个意想不到的邀请,经由郑家书铺的郑先生,递到了我的手中。

那是一个傍晚,郑先生亲自来了小院,手里拿着一张素雅的花笺。他依旧是那副平和的样子,对贾姨和我说道:“三日后,有几位相熟的文友,欲在孤山脚下的‘放鹤亭’小聚,品茗清谈,亦会有些即景的诗文唱和。皆是些性情散淡、不拘俗礼的同道。郑某冒昧,想邀苏小娘子一同前往,不知可否赏光?”

我愣住了。文会?与那些文人雅士一同品茗清谈,诗文唱和?这于我而言,是全然陌生的领域。属于林晓的记忆里,只有公司团建和外卖员偶尔的聚集,与这风雅的文会相去何止万里。心中不免生出几分怯意。

贾姨亦是有些犹豫,看了看我,又看向郑先生:“郑先生美意,我们心领了。只是小小年纪尚幼,学识浅薄,只怕去了,反倒扫了诸位雅兴。”

郑先生却微微一笑,语气诚恳:“贾嬷嬷过谦了。小娘子灵慧娴静,近日在书铺所见,知其涉猎颇广,并非寻常闺阁。此次小聚,并非科场较技,不过是以文会友,陶冶性情罢了。与会者如栖霞子、梅溪散人等,皆是鄙人多年好友,性情高洁,最是随和。小娘子但去无妨,只当增长见闻便是。”

他提及的“栖霞子”,正是我那日在书铺翻阅的诗集作者。能见到心仪诗文的作者,这个诱惑实在不小。我看向贾姨,见她神色间虽仍有顾虑,但似乎也被郑先生的诚意打动。

“贾姨,”我轻声道,“郑先生如此盛情,且只是小聚……我想去看看。”

贾姨沉吟片刻,终是点了点头,对郑先生道:“既如此,便有劳郑先生多多照应了。”

郑先生含笑应下,留下请柬,便告辞了。

他走后,小院陷入一种微妙的氛围中。贾姨开始忧心我三日后穿什么衣裳,戴什么首饰,生怕失了礼数。而我,则陷入了另一种茫然。文会上,我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若是真要作诗,我又该如何应对?我腹中所学,不过是这数月来陈老先生所授及自行翻阅所得,如何能与那些专研此道的文人相比?

这种忐忑,在次日陈老先生来授课时,达到了顶点。我犹豫再三,还是将收到请柬之事告诉了他。

陈老先生听罢,沉默片刻,并未立即表态,只是问道:“你心中可是畏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