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提出“微生物改造方案”:让细菌分解污染物(2/2)
她把胶囊放进水里,演示给两人看:“你看,水面不破,到1米深的河底才开始溶解,不会飘去上下游,精准待在污染最严重的区域。”
李工接过胶囊捏了捏,又看了看水里的样子,点头:“这个好!之前我们担心细菌飘走,还想过围栅栏,现在有这个胶囊,省事多了!”
“第三步是监控阶段,”秦翡指着第三个图标——细菌身上连了根细天线,旁边有个小屏幕,“风启的微型传感器,比头发丝还细,已经提前嵌在胶囊里了。”
“细菌到了河底,传感器会实时传数据——比如它们的位置、分解污染物的速度。”
“要是发现细菌往治理区外飘,我们就投点它们喜欢的营养液当‘吸引剂’,把它们拉回来;要是分解效率变慢,就补喂改性淀粉,让它们有力气继续干活。”
这时,弹幕里“微生物研究员阿凯”发了条留言:【担心细菌饿极了吃水草!怎么确保它们只吃污染物,不吃河里的水草和有益微生物?】
秦翡看到留言,立刻拿起桌上的改性淀粉瓶,对着镜头晃了晃——里面的白色粉末像细盐。
她倒了一点在培养皿里,细菌很快围了过来:“大家看,这个改性淀粉有个特殊结构,只有和污染物结合,才会释放能量,就像钥匙和锁。”
“污染物是‘锁’,淀粉是‘钥匙’,没‘锁’的话,‘钥匙’打不开能量盒,细菌吃了也没用。”
她又指了指旁边有水草的培养皿:“这是昨天放的水草,里面的细菌没接触污染物,根本不碰水草,只在淀粉周围活动,水草叶子一点损伤都没有。”
李工拿着方案纸,手指反复划着步骤,声音都有点发颤:“我现在就上报局里!这个方案成本太低了——改性淀粉一斤才五块钱,可降解胶囊一毛钱一个。”
“村民们自己都能帮忙投放,还不占河边的农田,张村的王大爷之前还担心设备占他家的玉米地,现在完全不用愁了!”
小陈突然拍了下手:“秦翡,分两组培养吧?一组专门分解有机物,一组专门吸附重金属。”
“各干各的,效率更高,也不会互相抢食。”
“正有此意。”秦翡从抽屉里拿出两个培养皿,分别贴了“有机组”和“重金属组”的标签,“有机组的培养基里多加点酶制剂,让它们的分解能力再强点;重金属组多喂改性淀粉,把‘小外套’养得更厚。”
“今天下午就开始分养,下周就能一起投放。”
李工把方案纸叠得整整齐齐,放进内侧口袋,还拍了拍口袋:“我现在就回局里,争取明天就能批下来!”
“等你培养好细菌,我们就找村民们帮忙——上次去张村取样,李大叔还拉着我说‘要是能让河水变干净,我天天来帮忙’,现在终于能给他们答复了!”
秦翡把分好组的培养皿放进恒温培养箱,手指在显示屏上按了几下,把温度调到22c:“先培养一周,每天增加污染物浓度。”
“等加到1g\/L的重金属和1.6g\/L的有机物,它们还能正常分解,就说明合格了。”
“下周今天这个点,咱们就能去河边投胶囊,让它们正式‘上岗’。”
弹幕里,“青川河村民老李”发了张照片——照片里是他家干枯的玉米地,叶子卷得像纸团,文字透着激动:【秦小姐!二十多个壮劳力随时来!不怕累,凌晨干活都行!】
秦翡看了照片,语气软了下来:“李大叔别着急,我们尽快。”
“等河水干净了,您家的玉米地就能浇上水,今年还能赶上个晚收成,比什么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