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提出“微生物改造方案”:让细菌分解污染物(1/2)
李工看了眼手机,小王发消息说已经到实验室楼下了。
他赶紧起身:“我去接小王,把淤泥拿上来,顺便把无菌操作台也搬过来,省得等下麻烦。”
说着就快步往门口走,脚步比来时轻快多了。
没几分钟,李工就拎着三个无菌容器回来,容器外壁沾着点河底的湿泥。
他掏出纸巾,一边小心擦着泥渍,一边念叨:“可别蹭到衣服上,这泥洗不掉——上次取样沾了点,工装洗了三次还有印子。”
秦翡已经戴上一次性手套,指尖捏着根无菌牙签,从容器里挑了点发黑的淤泥。
她把淤泥轻轻放在载玻片中央,抬头提醒:“小心点,别弄散了,等下看不清楚细菌。”
小陈凑过来,想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帮忙。
秦翡立刻出声:“轻点盖,从一侧往下放,别留气泡。”
“上次你盖太快,气泡挡着细菌,白做了一次涂片。”
小陈放慢动作,盖玻片慢慢贴合载玻片,他松了口气:“这次应该没气泡了,你看看?”
秦翡把载玻片放在光学显微镜下,手指拧着微调旋钮,眼睛贴在目镜上。
过了几秒,她抬头招手:“过来看看,就是它们。”
屏幕上很快显出细小的生物——浅褐色小杆子一扭一扭地蠕动,半透明小皮球在原地打转。
秦翡指着小杆子:“这是‘枯草杆菌青川亚种’,本来就能分解淤泥里的落叶碎屑。”
“那个球状的是‘酿酒酵母变异株’,能吸点重金属,下游淤泥里之前也见过。”
她拿起笔,在白纸上画了三个小图标:“我们分三步做,让它们变成合格的‘清洁工’。”
“第一步是培养阶段,”秦翡点着第一个图标——小杆子和小皮球围着苯环符号、金属小球,“用青川河水做培养基,今天加0.1g\/L重金属、0.2g\/L苯类。”
“明天各加0.1g\/L,每天加一点,就像人慢慢吃辣,从微辣到中辣,不会呛到。”
“再喂改性淀粉和酶制剂——淀粉让它们‘小外套’(细胞壁)变厚,装更多重金属;酶制剂帮它们‘消化’有机物更快。”
小陈突然指着图标问:“培养时要控氧吗?河底是厌氧的,实验室氧气多,细菌会不会不适应?”
“问得好。”秦翡从柜子里拿出一个黑色的厌氧培养盒,“我准备了这个,里面放了厌氧包,能模拟河底的低氧环境。”
“昨天已经试过了,放进去的细菌蠕动得更欢了。”
“第二步是投放阶段,”秦翡拿起桌上的淡黄色软胶囊,“这是玉米淀粉可降解的,丢进河30分钟溶解,刚好送细菌到河底淤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