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潜鳞1937:我在敌营当大佬 > 第216章 “影子”供应商

第216章 “影子”供应商(1/2)

目录

瑞士银行的“关切”如同一声警钟,提醒陈晓资本扩张带来的能见度风险。他需要更多像“非洲之星”和“专利捕手”那样深藏于水下的稳定财源。这一次,他的目光越过冷战的铁幕,投向了物资匮乏的东方集团。

“铁幕两边,一边生产过剩,一边物资短缺,这就是最大的商机。”陈晓在地图上那道无形的界限前,对科尔和怀斯说,“我们不是要挑战铁幕,而是在上面钻几个看不见的洞,做那个悄悄递东西的人。”

他内心不由自嘲:从前在oSS琢磨怎么给苏联放血,现在却琢磨怎么给东欧输血赚钱。立场转换虽显魔幻,但赚钱嘛,不寒碜。只要不碰军火和核心技术,只卖点生活用品和“落后”工业设备,两边都会念我的好。

目标很明确:成为东欧国家可靠而隐蔽的“影子”供应商。

难点在于绕开“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的贸易禁运清单,躲避美国及其盟友的情报监视,同时确保交易安全与利润。

这活儿,简直是为“远航”与其“幽灵”网络量身打造的。

科尔麾下一位代号“鼹鼠”、常驻中立国奥地利维也纳的运营官被激活。他的任务是利用维也纳作为东西方交汇点的地理优势,建立与东欧国家贸易代表团的“非正式”联系。

“鼹鼠”并未直接接触官方,而是从匈牙利一位轻工业部司长的儿子入手——这位青年对西方爵士乐和牛仔裤情有独钟。几次“偶遇”、几瓶稀缺的苏格兰威士忌、几张绝版唱片,再加上“远航”旗下离岸公司提供的、一笔恰好能满足这位公子哥挥霍需求的“咨询费”,一条隐秘渠道就此建立。

需求清单很快通过加密方式传来:并非敏感的军事技术,而是巴统严格限制的高级医疗器械、精密轴承、特种化工原料,甚至西方先进的食品加工生产线图纸。

“看看,一边是‘土豆加牛肉’的苏联共产主义,一边是渴望牛排和洗衣机的生活。”陈晓看着清单,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想开瓶香槟,“这落差,就是我们的利润池。”

一套复杂的“洋葱式”交易结构被怀斯团队设计出来:

1.最外层(采购):由巴拿马注册的A公司,向瑞士或西德的合法供应商下单采购清单上的“非违禁”商品,部分设备拆解为工业零部件出口。

2.中间层(转运与洗白):货物运至奥地利或南斯拉夫(与东方集团关系相对缓和)后,由列支敦士登的b公司接手,更换包装、伪造最终用户证明,指向南美或中东国家,并支付“合法”的转口贸易费用,抹去原始来源痕迹。

3.核心层(交付与收款):最终由一家塞浦路斯、与“远航”毫无明面关联的c公司,在公海或东欧港口的外锚地完成与东欧代表完成实物交割。货款通过层层嵌套的信托与匿名账户,最终汇入“远航”在瑞士的秘密金库。

整个过程如同剥洋葱,每一层都隔绝调查视线。所有参与者只了解自己负责的环节,真正的幕后控制者“远航”始终隐于幕后。

……

例如,一次典型交易:一批“特种工业用高精度传感器”——实为禁运清单上的航空仪表配件。

采购由A公司在慕尼黑完成,文件显示最终用户是“阿根廷国家矿业公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