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叔叔的新课题(1/2)
就在林雪和徐航逐渐在707所找到节奏,开始体会海归与本土思维碰撞融合的微妙化学反应时,一个来自家族内部的、带着南方商业市场鲜活气息的访客,为他们打开了观察中国经济发展的另一扇窗口。
一个周五的傍晚,林雪接到了叔叔林向洋打来的电话,声音洪亮,透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雪儿!听说你和徐航都回国了,还进了那么厉害的研究所!太好了!叔叔明天到北京出差,晚上有空吗?一起吃个饭,咱们好好聊聊!”
第二天晚上,在预定的一家颇具老北京风味的餐馆包间里,林向洋早早就在等候了。他比几年前看起来更加富态,穿着质地精良的poLo衫和休闲裤,手腕上戴着一块价值不菲的名表,典型的成功商人派头,但眉宇间似乎比从前多了几分思虑。一见到林雪和徐航进来,他立刻站起身,张开双臂给了林雪一个大大的拥抱,又用力拍了拍徐航的肩膀。
“好!好!真好!”林向洋上下打量着他们,眼中满是欣慰和自豪,“咱们林家,真是人才辈出!你爸在西北搞大国重器,你们俩现在也进了顶尖的研究所,搞最前沿的科技!你爷爷要是知道了,不知道得多高兴!”
寒暄落座,点完菜,林向洋关切地问起他们在研究所的情况。林雪和徐航大致讲了讲工作内容和初步感受,略去了那些磨合中的具体挫折,更多强调了所里承担的国家重大项目和先进的科研条件。
林向洋听得啧啧称奇,眼神发亮:“了不得!真是了不得!北斗导航!通信卫星!这都是能在新闻联播里听到的大事!你们能参与进去,了不起!”他话锋一转,语气带上了几分自嘲和感慨,“跟你们这些搞高科技、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业比起来,叔叔我这整天琢磨着进口点音响、灯光,倒腾来倒腾去的小生意,真是有点拿不出手喽。”
林雪连忙说:“叔叔您别这么说,您做生意,搞活经济,解决就业,同样是为社会做贡献。”
“是啊,林叔,行业不同,贡献都一样。”徐航也附和道。
林向洋摆了摆手,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露出商人特有的精明和一丝忧虑:“雪儿,小徐,你们是自家人,叔叔就不跟你们绕弯子了。这次来,一是看看你们,二是……确实有点事情,想听听你们这些‘高参’的意见。”
他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神色变得认真起来:“你们也知道,我做了这么多年进口贸易,主要是高端音响和专业灯光设备。前几年靠着信息差和渠道,生意还不错。但中国加入wto以后,关税降了,国外的品牌进来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容易,竞争是越来越激烈,利润空间被压得越来越薄。光靠做‘二道贩子’,这条路眼看是越走越窄了。”
林雪和徐航对视一眼,都想起了几年前入世时,叔叔在电话里就曾提到过的担忧,如今果然成为了现实。
“那您有什么打算?”林雪问道。
“转型!必须转型!”林向洋语气坚定地吐出了这两个字,“不能再满足于简单的贸易了。我跟你陈静婶婶商量了很久,觉得未来的机会,还是在实体经济,在高科技制造业。咱们国家现在发展这么快,到处都在建设,对高端装备、核心部件的需求肯定会越来越大。老是买国外的,不仅贵,关键时刻还可能被人卡脖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