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蜗牛壳里的星光剧场 > 第130章 会说话的咸菜缸

第130章 会说话的咸菜缸(2/2)

目录

他立即向康熙皇帝禀报了这个发现,可惜当时并未引起重视。

玉海在星光中感慨:“那一刻,我以为重见天日的时刻到了。却不知,还要等待四十余载。”

剧幕六:盛世重光

星光的轨迹描绘出希望的曙光。1745年,乾隆皇帝巡视真武庙。

这位酷爱艺术品的帝王,一眼就看出了咸菜缸的不凡。

“十万两白银,朕要赎回这件国宝。”乾隆当即下令。

宫廷玉匠们花了三个月时间,小心翼翼地清理玉海表面的污垢和盐渍。每天都有新的纹路显现,乾隆连续三日亲临观赏。

“看这海犀的眼睛,终于重见天日了。”老玉匠激动地说。

剧幕七:宝器归位

星光的色调变得辉煌而庄严。乾隆在北海团城承光殿建玉瓮亭,专门安放玉海。

他亲自题写《玉瓮歌》,刻在殿壁。又命人制作金丝楠木底座,四角装饰纯金兽首。

“设立玉瓮值守,日夜守护。”乾隆吩咐内务府。

从此,渎山大玉海结束了近三百年的咸菜缸生涯,重归国宝之列。

玉海在星光中欣慰地说:“那一刻,我知道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剧幕八:永恒传奇

星光收敛,变得通透而恒久。时光流转,渎山大玉海被评为中国“九大镇国之宝”。

1950年代,文物专家对它进行了全面修复。国际专家团队前来研究它的雕刻工艺,它被列为“世界十大玉器珍品”之首。

一个小女孩在玉海前好奇地问:“爷爷,它真的当过咸菜缸吗?”

老人慈祥地回答:“是啊,但它从未因身处困境而失去价值。真正的珍宝,经得起任何考验。”

玉海在星光中沉默,那沉默里蕴含着跨越时空的智慧。

幕灵:【叙述完毕。是否消耗‘守望能量’,回溯‘真实之影’?】

“是!”我渴望感受那份从尊贵到平凡再到重光的完整历程。

回溯的景象更加深刻:雕琢时的艰辛;宫宴时的辉煌;隐匿时的落寞;道观中的平凡;重见天日时的喜悦;归位后的尊荣。

幕灵:【真相已明。此剧目诠释坚韧与希望。是否固化此“玉海之影”?】

“固化。”我感受到掌心那银色光晕中蕴含的历史厚重与希望不灭的深刻智慧。

星光收敛,凝聚成一枚内部仿佛有玉海巍峨、清辉流转的微小水晶,散发着坚韧、希望与守望的温暖光晕。

【剧目《会说话的咸菜缸》上演完毕。】幕灵宣布,【剧场吸收“坚韧之念”与“希望之悟”,空间更为沉静深邃。】

渎山大玉海的虚影在星光中缓缓淡化,它回望那枚水晶,目光深邃满足。它证明了真正的价值从不因外表而减损,经得起时光的考验。这份跨越朝代的守望,已融入星光,成为永恒。

蜗牛壳内的光芒恢复了平静,但那守望的余韵,那历史的重重,却烙印在我心中。

《会说话的咸菜缸》让我明白,真正的价值往往藏在最平凡的外表下。是玉海历经沧桑而不改其质的坚韧,是识宝者不离不弃的执着,是历史长河中不灭的希望,共同谱写了这首湮没与重光的诗歌。在这个常常以貌取人的时代,这份穿越时光的永恒价值,如同玉海最温润的光泽,提醒着我们关于本质、坚韧与希望的更深层含义。

星光剧场再次静谧,等待着下一个故事的开启。而我知道,在那北海团城里,那玉瓮亭中的守望已化作无形的纽带,其中的坚韧与希望,已如同历史最恒久的低语,永远诉说着价值的真谛与时光的尊严。

目录
返回顶部